倩玉小说网

那先比丘经【9 / 17】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又问道:“那种证得解脱在后世不再投胎的人,在今世其智慧有与人不同的地方吗?”那先说道:“的确如此。有异于他人之处。”王说道:“明达与智慧有什么不同?”那先说道:“明达与智慧是同义词。”王说道:“人有明达的智慧,能够全部知晓各种事情,做成一件事,成就五件善事吗?”那先说:“可以做各种事,其成就不限于一种。就像某一块土地种上谷物,当其生成之时,各自按照其种类之性生长。人身五种善事,都是因为不同的事情,而各自成就其功德的。”王说道:“说得妙啊!说得妙啊!”

第十五问世间人为何生而有所不同?

原典

王复问那先:“世间人头、面目、身体、四支皆完具1,何故有长命者,有短命者?有多病少病者?有贫者富者?有长者有卑2者?有端正者,有丑恶者?有为人所信者,为人所疑者?有明者,有暗3者?何以故不同?”

那先言:“譬若众树木生果,有酢4者,有苦者,有辛者,有甜者。”那先问王:“此等树木,何故不同?”王言:“不同者,本栽各异。”那先言:“人所作,各各异不同。故有长命,有短命;有多病,有少病;有富,有贫;有贵,有贱;有端正,有丑恶;有语用者,有语不用者;有明者,有暗者。”那先言:“佛经说豪贵、贫穷、好丑,皆自宿命5。所作善恶,自随行6得之。”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1完具:完备、完好。

2卑:卑贱也。

3暗:愚昧、不聪明。

4酢:音zuò,酸也。大酸曰酢。是醋之本字。

5宿命:以前的命运。

6行:各种意志活动。

译文

王又问那先道:“世间之人头、面目、身体、四肢都是完好的,为什么有的人寿命长,有的人寿命短?有的人多病,有的人少病?有的人贫穷,有的人富贵?有出身尊贵的,有出身卑贱的?有面貌端正的,有形容丑陋的?有的人得到他人相信,有的人被他人所疑?有明达者,有愚暗之人?因为什么缘故而不同?”

那先说道:“就像众多树木所生的果子一样,有酸的,有苦的,有辛辣的,有甘甜的。”那先问王说:“这些树木,为什么不同呢?”王说道:“不同的原因,在于其所栽的树种及其土壤不同罢了。”那先说道:“人们因宿世所作的业种,各各并不相同。所以有长命的人,有短命的人;有多病的,有少病的;有富贵的,有贫穷的;有尊贵的,有卑贱的;有面貌端正的,有形容丑陋的;有言语他人信用的,有言语他人不信的;有明达的人,有愚暗者。”那先说道:“佛经上说,这些都是以前的造作决定的。人所做的善恶之事,自然跟随自己的神识而在不同的时候得到报应。”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十六问为善应预先做或事后做呢?

原典

王复问那先言:“人欲作善,当前作之,须后作之?”那先言:“当居前作之,在后作者不益1人。”那先言:“王渴时乃掘地作井,能趣渴2不?”王言:“不能趣渴。当居前作井耳。”那先言:“以是故,所作当居前。”那先问:“王饥时乃使人耕种,须谷熟乃食耶?”王言:“不。当先储偫3。”那先言:“人如是,当先作善。有急乃作善者,无益于身。”

那先问王:“譬若王有怨,当临时出战斗具4?”王言:“不。当宿有储偫。”那先言:“佛说经言:‘人当先自念作善,于后作善无益。莫弃大道就邪道,勿效愚人弃善作恶,后坐啼哭无益。’人弃捐中正,就于不正,临死时乃悔耳。”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1不益:不能给人带来好处。

2趣渴:当作“去渴”,解决渴之意。

3储偫:储藏、储备。偫,音zhì,具备之意也。

4战斗具:武器。

译文

王又问那先道:“人要想做好事,是该预先做呢,还是事后做呢?”那先说:“应当预先做,在事后做就没有益处了。”那先说:“王在口渴时才挖地打井,能够解决口渴吗?”王说道:“不能解决口渴。应当事先打井才是。”那先说:“因此,做善事应当预先做。”那先问:“王到饥饿时才使人耕种,一直等到谷熟时才吃吗?”王说道:“不。应当先储备好谷子。”那先说:“人也是这样,应当先做善事。遇到急事再去做善事,对自身没有益处。”

那先问王道:“假如王有仇敌,是临时制作战斗工具吗?”王说道:“不是。应当在以往就储备着。”那先说道:“佛阐述经义时说道:‘人应当事先自己考虑到做善事,在事后做善事没有好处。不要离弃大道而靠邪恶之道,不要效法愚喑之人抛弃善德而做恶事,后来因果报来临而啼哭是没有用的。’人们若捐弃中道,靠近邪佞之道,临死的时候便会只有后悔的份儿了。”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十七问地狱中人经万年为何不消亡?

原典

王复问那先:“卿曹诸沙门说言,世间火不如泥犁1中火热。复言,持小石着2世间火中,至暮不消。取大石着泥犁火中,即消。是故,我不信。复言,人作恶,死在泥犁中,数千万岁,其人不消死。是故,我重3不信是语。”

那先问:“王宁闻见水中大蟒、蛟龙、鱼鳖以沙石为食不?”王言:“然,实以此为食。”那先问王:“沙石宁消不?”王言:“皆消。”那先言:“其腹中怀子宁复消不?”王言:“不消。”那先问王:“何故不消?”王言:“相禄独当然,故使不消。”那先言:“泥犁中人,数千万岁,不消死者何?所作过恶未尽,故不消死。”

那先问王言:“师子、虎狼皆肉食、啖骨,入腹中时宁消尽不?”王言:“消。”那先问王:“其腹中怀子宁复消不?”王言:“不消。”那先言:“用何故不消?”王言:“独相禄4,故不消死。”那先问王言:“牛马、麋鹿皆以草5为食不?”王言:“然。”那先言:“其草宁于腹中消不?”王言:“皆消。”那先言:“其腹中怀子宁消不?”王言:“不消。”那先言:“何以故不消?”王言:“独以相禄当然,故使不消。”那先言:“泥犁中人亦如是,过恶未尽,故不消死。”

那先问王言:“世间女人,饮食皆美,恣意食,食于腹中,宁消不?”王言:“皆消。”那先言:“腹中怀子,宁消不?”王言:“子不消。”那先言:“何以故不消?”王言:“独相禄当然,故使不消。”那先言:“泥犁中人亦如是。所以数千万岁不消死者,用先作恶未解6,故不消死。”那先言:“人在泥犁中生,在泥犁中长,在泥犁中老,过尽乃当死。”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1泥犁:地狱。

2着:放。

3重:又。

4独相禄:各以前世宿业相报,互不干扰。

5草:疑为“苢草”之误,或为“苕草”之误。

6未解:没有消除干净。

译文

王又问那先道:“你们这些沙门之辈都说,世间的火不如地狱中的火温度高。又说道,拿一颗小石子放在世间火中,从早到晚都烧不了。拿一块大石头放到地狱的火中,顷刻即被烧掉。因此,我不相信这些话。你们又说,人作恶后,死后堕在地狱之中,几千万年,这个人都死不了。因此,我更不相信这些话了。”

那先问:“王是否听说或见过水中大蟒蛇、蛟龙、鱼鳖以沙石为粮食吗?”王说:“的确有这回事,它们确实以沙石为食粮。”那先问王:“这些沙石是消化了还是不消化?”王说道:“都消化了。”那先说道:“它们腹中怀孕的胎儿消化了还是不消化?”王说道:“不消化。”那先问王:“这为什么又不消化?”王说道:“它们各有宿因,所以能使胎儿不消化。”那先说道:“地狱中的人,为什么几千万年都不消亡?是因为他们所作的罪恶没有消除的缘故,所以不消亡(死去)。”

那先问王道:“狮子、虎狼都以肉为食,吃骨头,这些东西吞到肚里能不能消化?”王说道:“消化。”那先问王道:“它们腹中怀孕的胎儿难道也消化吗?”王说道:“不消化。”那先说道:“因为什么缘故不消化?”王说道:“它们之间每一位都各有宿因,所以不消化死去。”那先问王道:“牛马、麋鹿都以苢草作为食料吗?”王说道:“是的。”那先说道:“它们吃下的苢草在腹中能消化吗?”王说道:“都消化了。”那先说道:“它们腹中怀孕的胎儿难道也消化了吗?”王说道:“不消化。”那先说道:“为什么不消化掉呢?”王说道:“它们之间每一位都各有宿因,所以能使它不被消化掉。”那先说道:“地狱中的人也是这样,罪过与罪恶没有消除干净,所以不消亡(死去)。”

那先问王道:“世间的女人,饮食都精美,恣意放纵地去吃,吃到肚中,都能消化吗?”王说道:“都能消化。”那先说:“腹中怀孕的胎儿,难道也消化了吗?”王说道:“胎儿不会被消化。”那先说:“为什么不被消化呢?”王说道:“每一部分各有宿因,之所以不致使胎儿被消化。”那先说道:“地狱中的人也是这样。所以几千万岁不消失死亡,是因为先前所作的罪恶还没有消除,所以地狱中人也不消失死去。”那先说:“人在地狱中生出来,在地狱中长大,在地狱中老死,直到罪过消尽才会死去。”王说道:“说得太好了!说得太好了!”

第十八问地在哪里?

原典

王复问那先:“卿曹诸沙门言,天下地皆在水上,水在风上,风在空上,我不信是。”那先前,取王书水,适以指撮之。问王言:“风持水,若此。”王言:“善哉!”

译文

王又问那先:“你们这些沙门之辈说,天下所有的陆地都在水上,水又在风上,风又在空中之上,我不相信这些话。”那先走上前,拿取王书写的水钵,恰好以手指撮取水钵加以旋转。问王道:“风承住水,就像我刚才所做一样。清楚了吗?”王说道:“好啊!好啊!”

第十九问涅槃后还有境界?

原典

王复问那先言:“泥洹道皆过去,无所复有耶?”那先言:“泥洹道无所复有。”那先言:“愚痴之人,贪身爱惜,坐1是故,不能得度脱生、老、病、死者。”那先言:“智者学道,内外身不爱惜,便无有恩爱;无有恩爱者,无贪欲;无贪欲者,无胞胎2;无胞胎者,不生;不生者,不老;不老者,不病;不病者,不死;不死者,不忧;不忧者,不哭;不哭者,不痛;便得泥洹道。”

注释

1坐: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