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58章 纺织可不是轻松的事【2 / 3】

你很会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哈哈。”

夏白朗声大笑,道:“周知事过虑了。”

“古语云,各司其职,以周知事之才,屈居工部未免可惜。”

“世间广阔,才是周知事施展抱负之地。若非置身工部,又怎会见识民间智慧?”

“学识终归要付诸实践。”

周宁指着夏白,无奈地摇摇头,道:“夏进士此番切莫再刁难老夫,送来一台仿制机器,让我亲眼看看如何改进,不然又要我凭空看图纸摸索,实在是力不从心啊。”

夏白闻言大笑,急忙点头答应。

奉天殿内,朱元璋正专注批阅奏折。

忽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却沉稳的脚步声。

即便未抬眼,朱元璋已猜到来者是谁——太子朱标。

朱标入殿,恭敬地拱手道:“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说吧。”

朱元璋手中的毛笔不停,目光始终锁定在奏折上。

朱标沉声说道:“禀告父皇,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寿州与滁州的赈灾工作已接近尾声。不过两地受灾严重,儿臣恳请父皇下令,免除两地两年的田租。”

朱元璋点点头,道:“这种小事,你自行决定即可,不必来问我。”

朱标又道:“儿臣遵旨。”

朱标近来令翰林院诸多编纂核查寿州与滁州赈灾账目,却发现账目存在诸多问题,赈灾并未如预期般落实,最终致使灾情恶化,百姓流离失所。因此,他已下令彻查寿州和滁州的相关官员。

对于知情却隐瞒不报的官员,一律遣往云南充军。

待账目彻底核查后,若有重大问题,即刻交由刑部审理,秋后处决。

朱标的眼神中透出凛冽之色。

他虽心存仁慈,但与朱元璋相比,却显得更为强硬。

无论是平庸、昏聩还是的官员,在他眼里绝无容身之地。

只有一个字。

杀。

朱元璋抬头注视着他,眸光冰冷,冷声问道:“此次赈灾是否出现了状况?”

朱标拱手答道:“回禀父皇,确有此事。”

朱元璋冷哼一声,目光中闪过一丝寒意,又略显疑惑:“赈灾刚刚结束,你怎么就能察觉到其中的问题呢?”

朱元璋开始对此事产生了兴趣。

朱标说道:“并非儿臣发现,而是翰林院的人。”

翰林院通过对寿州、滁州各县官员呈报的数据及朝廷拨付的粮款进行细致比对,最终发现有几个县上报的数据与其他县差异巨大。朱标心生疑虑,于是派遣锦衣卫秘密调查,果然查明了问题所在。

地方官员虚报和谎报的情况相当严重。

当时朝廷正忙于赈灾,朱标便未及时上报。

如今赈灾结束,是时候予以整治了。

朱元璋眼神深沉,冷冷地说:“看来我们对地方官员确实过于宽容了。他们的胆子可真不小,表面上哭穷诉苦,好像不赈灾就会天下大乱,实际上背后却在想方设法我们。”

“我们费尽心血治理国家,只为让百姓安居乐业。寿州滁州遭遇洪灾,我们迅速派员赈灾,源源不断地运送粮款,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只顾私利,根本不听从指示。”

“既然他们不听劝,那就不用再听。”

“告知刑部,不必再查了。”

“直接满门抄斩!”

“我大明朝不缺少这几个官员。”

朱标的面色微微变化,他还想试着劝阻,至少等事情查清楚后再让他们明明白白地付出代价。然而,面对朱元璋锐利的目光,他将要说出口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父皇对污吏向来毫不宽容,也不会留任何余地。

“儿臣明白了。”朱标点头说道。

朱元璋对此事并不在意,杀掉几个污吏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大事。

他注视着朱标,开口问:“你之前提到翰林院的人发现的问题,看来这些老学士确实没闲着。”

“总算没白白养他们这些年。”

朱标略作迟疑,随后说道:“回禀父皇,此事并非那些老学士所查。”

“而是新科进士发现了端倪。”

朱元璋微微一怔,心中亦感意外。

他笑着回应:“看来这一届的科举,确实是选出了一些可用之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