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小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的中餐厅里,水晶吊灯将暖黄的光洒在铺着雪白桌布的圆桌上。杨龙看着父亲用微微颤抖的手夹起一块龙井虾仁,突然发现父亲的手背上已经布满了老人斑。
\"爸,您慢点。\"杨龙下意识地伸手扶了一下父亲的胳膊。
\"没事没事。\"杨父笑着摆摆手,\"这虾仁做得嫩,比上次来的时候更入味了。\"
豆豆细心地帮杨母把松茸鸡汤里的浮油撇去,轻声问道:\"妈,您最近睡眠还好吗?\"
\"挺好的,就是\"杨母看了眼丈夫,\"你爸最近总念叨着哈尔滨的老房子。\"
杨龙手中的筷子微微一顿。他抬眼看向父亲,这才注意到父亲原本只是鬓角斑白的头发,如今已经全白了,连眉毛都变成了银白色。记忆里那个能单手把他举过肩头的父亲,现在连夹菜时手臂都在轻微发抖。
\"爸,妈,你们是不是\"杨龙斟酌着用词,\"在杭州住得不习惯?\"
杨父放下筷子,擦了擦嘴角:\"小龙啊,杭州什么都好,就是\"老人望向窗外,仿佛透过西湖的夜色看到了千里之外的松花江,\"我和你妈都快七十了,总想着落叶归根。\"
餐厅里悠扬的古筝声突然变得清晰起来。杨龙感觉胸口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撞了一下。他转头看向豆豆,发现妻子的眼眶已经微微发红。
\"爸,妈,你们要是想家了,我们可以经常回去看看。\"豆豆轻声说,\"豆苗明年就大学毕业了,我们可以一起\"
\"豆豆啊,\"杨母温和地打断她,\"我们不是来做客的。这些年,多亏你们照顾,我们过得很好。但现在,我们想回家了。\"
杨龙看着父母布满皱纹却异常坚定的脸,突然想起二十多年前,他第一次带豆豆回哈尔滨见父母时的场景。那时候父亲还能一口气喝半斤白酒,母亲在厨房里忙活一整天都不喊累。
\"房子我已经看好了。\"杨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就在中央大街附近,离老房子就隔两条街。\"
杨龙接过纸条,上面工整地写着一个地址。他注意到父亲的字迹比去年颤抖了许多。
\"爸,这小区太旧了,电梯都没有。\"杨龙皱眉,\"我在松北区有套新房,去年刚装修好的,离医院也近\"
\"小龙,\"杨父摇摇头,\"我们就想住老城区。早上能去红专街早市买豆浆,傍晚去江边遛弯。你李叔、王姨他们都还在呢。\"
杨龙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他想起上周陪父亲体检时医生说的话:\"老爷子骨质流失比较严重,得注意防跌倒。\"
\"那这样,\"豆豆突然开口,\"爸妈回去住可以,但得答应我们几个条件。\"她掰着手指数道,\"一,住杨龙在中央大街那套带电梯的公寓;二,现在的保姆阿姨得跟着回去;三,每周必须跟家庭医生视频问诊;四\"
杨母笑着握住豆豆的手:\"好孩子,都听你们的。就是\"她犹豫了一下,\"保姆能不能换成哈尔滨本地的?小陈是四川人,跟着我们回去太委屈她了。\"
杨龙看着母亲小心翼翼商量的样子,鼻尖突然一酸。父母一辈子都在为他考虑,就连要回家乡这种理所当然的事,都生怕给他添麻烦。
\"行,都听您的。\"杨龙声音有些哑,\"但我得先让人把房子重新检查一遍,地暖、防滑垫这些都得准备好。\"
\"不用那么麻烦\"杨父话没说完,就被杨龙打断。
\"爸,这事必须听我的。\"杨龙放下筷子,语气是从未有过的坚决,\"您要是不答应,我就不让您二老回去。\"
杨父愣了一下,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好小子,现在学会跟你爹讨价还价了?\"老人笑着摇摇头,\"行,都听你的。\"
服务员端上一盘西湖醋鱼,杨母习惯性地把鱼肚子最嫩的那块夹到杨龙碗里。这个动作让杨龙想起小时候,家里每次吃鱼,最好的部分永远都是他的。
\"对了,\"杨父突然说,\"豆苗知道我们要回去吗?\"
\"她下周回国实习,正好可以送你们。\"豆豆说,\"那丫头昨晚还跟我视频,说想吃奶奶做的锅包肉呢。\"
\"让她来哈尔滨,我给她做最地道的!\"杨母眼睛一亮,\"用老式铁锅做,比这些高级饭店的香多了。\"
杨龙看着母亲说起锅包肉时神采奕奕的样子,突然明白了什么。父母要的不只是家乡的街道和空气,更是那种\"被需要\"的感觉。在杭州,他们是需要被照顾的老人;而在哈尔滨,他们还能是给孙女做拿手菜的爷爷奶奶。
\"爸,您回去后,每周至少给我发三次步数记录。\"杨龙给父亲倒了杯温水,\"还有,降压药必须按时吃。\"
\"知道啦,杨总。\"杨父故意用调侃的语气说道,\"你现在管公司管上瘾了,连老爹都要管?\"
豆豆扑哧一声笑出来,餐桌上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杨龙看着父母的笑脸,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他们全家在杭州吃的最后一顿团圆饭了。
\"我安排小张下周一陪你们回去。\"杨龙说,\"先把房子收拾好,等豆苗回来了,我们再一起送你们。\"
窗外,西湖的夜色温柔地笼罩着这座城市。杨龙想起二十年前,他第一次把父母接到杭州时的情景。那时候父亲还嫌弃南方的菜太甜,母亲总抱怨听不懂杭州话。而现在,他们却已经在这座异乡城市留下了大半人生的足迹。
\"小龙,\"杨父突然正色道,\"这些年,你做得很好。\"老人举起茶杯,\"辰星做得这么大,豆苗也出息,我和你妈很骄傲。\"
杨龙喉结滚动了一下,端起茶杯的手有些不稳。这一刻,他突然无比清晰地意识到,父母是真的老了。那个曾经能把他扛在肩头看冰灯的父亲,现在连茶杯都端不稳了;那个曾经能在厨房忙活一整天不喊累的母亲,现在走几步路就需要休息。
\"爸,妈\"杨龙声音哽咽,\"谢谢你们。\"
简单的五个字,却包含了太多说不出口的感情。谢谢你们的养育之恩,谢谢你们支持我创业,谢谢你们把豆豆当亲生女儿一样疼爱,谢谢你们把豆苗宠成了小公主
豆豆在桌下轻轻握住了杨龙的手。她懂他此刻所有未说出口的话。
\"傻孩子,\"杨母抹了抹眼角,\"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
服务员端上最后一道甜品——龙井茶酥。杨父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夹起一块,却在中途掉在了桌上。
\"老了,不中用了。\"老人自嘲地笑笑。
杨龙突然站起身,走到父亲身边,亲手夹了一块茶酥放到父亲碗里:\"爸,您尝尝这个,用的是明前龙井,特别香。\"
就像小时候父亲总是把最好的菜夹给他一样,现在轮到他来照顾父亲了。
离开餐厅时,杨龙坚持要搀扶父亲。杨父起初还推辞,但在下台阶时一个踉跄,不得不抓住了儿子的手臂。
\"爸,小心。\"杨龙紧紧扶住父亲,突然发现父亲的胳膊已经这么瘦了,隔着毛衣都能摸到骨头。
夜风吹过西湖,带着初秋的凉意。杨龙看着走在前面的母亲和豆豆,两个他最爱的女人正亲密地挽着手臂说着悄悄话。父亲靠在他身边,脚步缓慢却坚定。
这一刻,杨龙突然明白,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孩子会长大离家,父母会老去归乡,而能一直陪在身边的,只有那个愿意和你共同面对所有离别的人。
\"豆豆,\"他轻声唤道,\"我们周末带爸妈去拍张全家福吧。\"
豆豆回过头,月光下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好啊,就去我们结婚时拍婚纱照的那家。\"
杨父突然拍拍儿子的肩膀:\"记得把我那套中山装找出来,要藏青色的那件。\"
\"知道,配您那双老北京布鞋。\"杨龙笑着说。
一家人的笑声融入了西湖的夜色中。在这告别的季节里,爱让离别也变得温暖。
晨光透过纱帘洒进卧室时,豆豆已经醒了。她侧卧着,静静看着身旁还在熟睡的杨龙。四十岁的男人,眼角已经有了细纹,鬓角也冒出几根白发,可睡颜依然像个孩子。她忍不住伸手,轻轻拨开垂在他前额的一缕黑发。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豆豆连忙按掉闹钟,却发现是豆苗发来的消息:【妈!我的毕业设计被蔡叔叔看中了!他说可以直接用在《原神》里!】后面跟着一连串欢呼的表情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