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35章 明朝科举的好处【2 / 2】

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举人的福利真的很好,怪不得在古代,穷人抢破头也要寒窗苦读。

颜羽中举后,他接受了官职,成为一县主簿。

本来,他是不想再考的,觉得举人也挺好的。

只是,朝廷的政策改变,大幅度提高官员收入,被民间学子得知后,掀起了一阵科举热潮。

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决定再冲击一次。

中举后,可以不用再参加乡试,能直接报名参加会试。

功名终身有效,即使会试屡次落第,仍可保留特权。

又要拿海瑞做例子了,他中举后考了三次会试,都没考上,只好以举人身份入仕。

那么问题来了,颜羽已经入仕当官,他还能参加会试吗?

朝廷并未明令禁止已授官的举人参加会试,理论上他们可申请“请假应试”。

《明会典》就有记载,地方教官(如县学教谕)若为举人出身,可申请参加会试。

比如说,王阳明最初以举人身份担任兵部主事(正六品),请假考试,在弘治十二年中了进士。

中举就像是考上了事业单位,依旧可以保留职务,半工半读参考公务员。

会试的录取率很低,只有5-10。

而当官后事务繁杂,备考时间不足,因此许多举人选择安于现状,放弃科举。

如果你请假多次,还没考中进士的话,还会影响到你现在的仕途,那就得不偿失了。

颜羽也是偶然知道天书阁的存在,刚走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块牌匾,上面刻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里的读书氛围十分浓厚,几乎每一名书生都会自觉的降低音量,避免吵到他人。

而天书阁分店的开放时间是十二时辰连开的,通宵达旦都不关门。

即便到了半夜三更,里面依旧有许多学子在挑灯夜读。

每到酉时,靖安卫就会入店,站在楼梯上将油灯全部点亮。

忙完一切后,又无声无息的离开,不打扰苦读书生。

也许,“卷”可能早已刻在华夏人的基因里。

颜羽从此加入了备考大军,下班后立即扎根在天书阁里。

他只是简单的买了些馒头,喝着天书阁免费提供的热水,一边啃着一边翻书。

如果人太多没有座位,他就靠在墙上,忘情的在书海中畅游。

像颜羽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他们都怀揣着同一个梦想,在努力的奋斗中。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

就在景泰二年,三月十五日殿试结束的五个月后。

礼部,突然发布一条公示。

“什么?日后科举要改题?还好只是先在江南地区试行。”

“那我过去背了那么多古籍,算什么?”

“算你(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