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45章 于谦得了,MVP!(4000字)【3 / 3】

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成化九年,内承运库太监统计国库后上奏:“本库自永乐年间至今收贮各项金七十二万七千四百余两,银二千七十六万四百余两。累因赏赐,金尽无余,惟余银二百四十万四千九百余两。”

才过多少年呀,这么多钱直接就败光了。

朱祁镇略微沉思,开口问道:“王卿,可有办法?”

“这”户部尚书王佐还在思考,结果另一边,监察御史蔡愈济就发言了。

“万岁爷,请出榜禁止铜钱流通,仅可使用宝钞交易,命令锦衣卫、五城兵马司日常巡视,若发现有以铜钱交易者,擒治其罪,罚以十倍。”

王佐吓了一大跳,赶紧出来制止:“万岁,不可呀!”

“有何不可?”朱祁镇皱了皱眉,“就如此下令吧。”

对于市场经济,他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想着用战争胜利来证明自己,于是直接跳过议题。

关键是,朱祁镇十分同意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朕把铜钱都给禁了,你们就不得不用宝钞了吧?

他似乎忽略了另一种物质,那便是白银。

明朝虽然缺铜,但是银矿还真的不少,如此一来,直接加速了白银货币化的进度。

货币体系的崩溃,加剧了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经济问题。

朱祁镇这项“英明”决策,成为明朝由盛转衰的重要因素之一。

并不单单是“土木堡之变”,死了那么多精兵强将,大明精锐。

客观来说,明朝的由盛转衰不完全是朱祁镇的锅。

仁宗宣宗在位期间,给他们的“好圣孙”“好大儿”埋了不少雷。

因此,什么“仁宣之治”,真的名不副实。

领土大幅缩减,市场经济混乱,社会矛盾激化,民间起义频频,边疆斗争恶化请问,配得上盛世之名吗?

感觉就像是史官为了对标汉唐,别人有的我也要有,所谓矮个子拔高,从而美化出来的。

同样是王朝初期,“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哪个不比“仁宣之治”强?

正统十四年,正月。

今天是春节,朱祁钰和吴宛筠赶赴顺天府,在皇宫里过年。

朱祁镇仰望着比自己高出半头的皇弟,他神色一滞。

坏了,怎么变化那么大?

朱祁钰本来遗传了吴宛筠的美貌,相对来说较为俊朗。

若是旁人不知,还以为他才是一国之君。

孙太后见到,她脸色一黑。

自家儿子看起来就像是个矮胖挫,别人家的孩子如此英武帅气,心中顿时不快。

朱祁镇如今方才22岁,已经是一个两百斤胖子了。

根本原因就是,在皇宫里吃太好。

来看一下明朝的菜单。

早餐,“皇帝早膳,粥品、面点、小菜、汤类必备。”——《明会典》;

午膳,“皇帝午膳,必有肉食、海鲜、蔬菜、汤类,品类繁多。”——《明史·食货志》,“皇帝午膳,燕窝、人参等滋补品必不可少。”——《明宫史》;

晚膳,“皇帝晚膳,菜品较午膳为简,但仍需滋补。”——《明会典》,“皇帝晚膳,多以炖品为主,辅以水果、点心。”——《明宫史》。

一日三餐,顿顿大鱼大肉。

看明朝皇帝皇后的画像,几乎一个个都是大胖子,除了武宗朱厚照。

有没有一种可能?明朝皇帝短命,真不一定都是被文官集团或者宦官害的,照这个吃法,能长寿才是奇事。

嘉靖帝朱厚熜,半路修仙去了,每日饮食寡淡,一颗仙丹顶三碗饭。

即便如此,他还是大明相对长寿的皇帝,活到了60岁高龄。

朱祁钰注意到他们异样的眼光,不慌不忙的拜道。

“皇兄乃有福之人,心宽体胖,古人言: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皇兄之姿,莫过于此。”

“皇兄之威严,远胜于我,乃顶天立地之圣君,定能再造大明!”

这番马屁,拍得朱祁镇舒畅得很,差点就想当面赏赐皇弟。

果然有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