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元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道清家坐落于黑石镇郊外,一处还算僻静的普通老旧宅院。
附近邻居不多,张家就属于其中一户。
除了这里宅子便宜外,当初张家搬过来,也是听说李道清当过官、颇有才华,想让儿子近距离接受他的教导。
李道清收徒条件苛刻,近几年来,也就挑中了一个意外遇到的落难前任解元——就这位曾经在京城获得盛赞的才子,他还总是鸡蛋里挑骨头,嫌他的文章太过飘逸华丽、不够接地气,为此直接把人扔去给郑锐当小吏磨砺呢——自然更看不上资质平平的张凌云,却也看在邻居的份上偶尔指点两句。
总之,张母时常打着感激他指点张凌云的名义,送些吃食过来。
今天李道清钓到几尾肥鱼,就提了两条去张家还情,看过张凌云的文章,嫌这小子比谢琢还不接地气,甚至连世间疾苦、柴米油盐都没个清晰概念,干脆顺手把人带上去山上打柴。
以至于,谢琢找老师路上听到了这么一番算计满满的对话。
而后,谢琢若有所思走回李家,半路上撞见两个文人打扮的“樵夫”,正是一脸坦然的李道清和束手束脚的张凌云。
“回来了?这几日公务上可还顺利?”
有外人在,谢琢只说了些尚可的虚话,又主动接过老师手中的大捆干树枝。
旁边的张凌云倒是有些好奇,主动问起他前段时间的“游学”收获,以及近来去衙门当差的经历。
谢琢心底莫名烦躁,只板着脸挑了一两样可说的勉强应付。
张凌云并没察觉他的不喜,还听得津津有味,甚至在分开时感慨。
“白兄真是博闻强识、颖悟绝伦,怪不得能被李公收为关门弟子。我原先还有几分嫉妒,如今看来,我确实远不如您,实在惭愧。只是,白兄有这样的才华,只做个书吏实在可惜——”
他真诚地希望“白兄”能弃暗投明,尽快回到科举正路上来,并表示今后想找他切磋文章共勉共进的心愿。
顶着李道清的注视,谢琢干巴巴地答应了。
人走后,李道清没急着问他在外有何收获,反倒是光明正大地打量他好几眼。
“张家小子怎么得罪你了?前几日,你跟他说话相处可不是这样。”
谢琢面皮一僵。
他怎么好意思把偷听到的女眷私房话告诉老师,对水秋梅口中跟姜鱼是“天造地设一对”的张凌云生出些古怪心思,也就更不能宣之于口了,只能用正经事来转移老师注意力。
谢琢道出县衙那边查到的最新情报,和郑县令做出的诸多准备。
“眼下看来,早些时候我想不通的那些问题,如今倒是不重要了。老师您说,咱们坐着的这辆马车,真就到了快要散架的地步吗?”
李道清自嘲一笑。
“世道如何,不是一两个人所能改变。我年轻时也不认命,想要做些什么,名留青史。后来才知,我也不过是个眼高手低的凡夫俗子。我老啦,不过你还年轻,想做什么就去做吧。至少到了我这样的年纪,不会懊悔当初畏缩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