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先对王说道:“佛经上说道:‘人心安稳,是为最大好处;人若知道满足,是为最大的富贵;人若有所诚信,便是最大的厚道;人证涅槃,是最大的快乐。’”王便问那先:“卿尊姓大名如何称呼?”那先说道:“父母给我取名为那先,人们叫我为那先,有时候父母也叫我为首那先,有时候又称我为维迦先。因为这一缘故,人们都能够认识我,世人都像我这样,有个名字,那不过是方便称呼的假名罢了。”
王问那先:“那先是指什么呀?”王又问道:“是头叫那先吗?”(那先回答道:)“头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耳、鼻、口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颈项、肩臂、手足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腿脚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颜面容貌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苦乐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善恶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身躯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肝肺、心脾、肠胃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颜面容貌是那先吗?(此语为衍文,上已问过)”“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苦乐、善恶、身心,共同合起诸件物事,能否成为那先吗?”那先说道:“不是那先。”王又说道:“没有苦乐,没有颜面容貌,没有善恶,没有身心,没有这五种物事,能否成为那先吗?”那先说道:“不是那先。”王又说道:“声响、喘息,是那先吗?”那先说道:“不是那先。”王问道:“那么究竟什么东西是那先呢?”
那先问王道:“什么是车呢?车轴就是车吗?”王回答道:“不是车。”那先说道:“辇是车吗?”王说道:“辇不是车。”那先说道:“辐是车吗?”“不是车。”那先说道:“辋是车吗?”“不是车。”那先说道:“辕是车吗?”“不是车。”“轭是车吗?”“不是车。”那先说道:“舆是车吗?”“不是车。”那先说道:“盖是车吗?”“不是车。”那先说道:“共同将这些材木的某一方面特点加起来,岂就是车了吗?”“不是车。”那先说道:“轮子滚动所发出的音声是车吗?”“不是车。”那先说道:“那么什么才是车呢?”弥兰王一时语塞,沉默不言了。
那先接着说道:“佛经上说道:‘综合这些材质的功能因而成为车之功能,因而得到我们想要的完整之车。’人也是这样,必须综合头、面、目、耳、鼻、口、颈项、肩臂、骨肉、手足、肺、肝、心、脾、肾、肠胃、颜色、声响、喘息、苦乐、善恶,然后才合聚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8 以智者提问便与王对答
原典
王复问言:“那先能与我难经说道不?”那先言:“如使王作智者问,能相答;王作王者问、愚者问,不能相答。”1王言:“智者问、王者问、愚者问,何等类?”那先言:“智者语,对相诘,相上语,相下语。语有胜负,则自知,是为智者语;王者语,自放恣2,敢有违戾3不如王言者,王即强诛罚4之,是为王者语;愚者语,语长不能自知,语短不能自知,戾5自用,得胜而已,是为愚者语。”王言:“愿用智者言,不用王者、愚者言。莫持王者意与我语,当如与诸沙门语,当如与诸弟子语,如与优婆塞语,当如与给使者语,当以相开悟。”那先言:“大善!”
王言:“我欲有所问。”那先言:“王便问。”王言:“我已问。”那先言:“我已答。”王言:“答我何等语?”那先言:“王问我何等语?”王言:“我无所问。”那先言:“我亦无所答。”
王即知那先大明慧。王言:“我甫始6当多所问,日反欲冥7,当云何?明日当请那先于宫中善相难问。”沾弥利望群即白那先言:“日暮,王当还宫。明日,王当请那先。”那先言:“大善!”王即为那先作礼,骑还归宫。于马上续念那先至。
明日8,沾弥利望群及傍臣白王言:“当请那先不?”王言:“当请。”沾弥利望群言:“请者,当使与几9沙门俱来?”王言:“自在那先与几沙门俱来。”主藏者,名悭,悭白王言:“令那先与十沙门共来可。”如是至三。王嗔恚10,言:“何故齐令那先与十沙门共来?”王言:“汝字悭,不妄。强惜王物。自汝物,当云何?汝逆我意,当有诛罚之罪。可。言可哀,赦汝过。今我作国王,不堪飰沙门耶?”悭大恐怖,不敢复语。
沾弥利望群到那先所,为作礼,白言大王请。那先言:“王当令我几沙门共行?”沾弥利望群言:“自在那先与几沙门共行。”那先便与野惒罗八十沙门共行。沾弥利望群旦欲入城时,于道中,并问那先:“往日对王言‘无有那先’何以?”那先问沾弥利望群:“卿意何所为那先者?”沾弥利望群言:“我以为喘息、出入、命气为那先。”那先问言:“人气一出,不复还入;其人宁复生不?”沾弥利望群言:“气出不复还入者,定为死。”那先言:“如人吹笳,气出不复还入。如人持鍜金吹火,气一出时,宁得复还入不?”沾弥利望群言:“不复还。”那先言:“同气出不复入,人何故犹不死?”沾弥利望群言:“喘息之间,我不知。愿那先为我曹解之。”那先言:“喘息之气,皆身中事,如人心有所念者。舌为之言,是为舌事;意有所疑,心念之,是为心事。各有所主,视之虚空无有那先。”沾弥利望群心即开解,便作优婆塞,受五戒。
那先便前入宫,到王所,上殿。王即前,为那先作礼而却。那先即坐,八十沙门皆共坐。王手自持美飰食,着那先前。飰食已竟,澡手(水)毕讫。王即赐诸沙门,人一张叠袈裟,草屣各一量;赐那先、野惒罗各三领袈裟,各一量草屣。王语那先、野惒罗言:“留十人共止,遣余人,皆令去。”那先即遣余沙门去,与十人共止留。王敕:“后宫诸贵人、伎女悉出,于殿上帐中听我与那先共难经道。”时贵人、伎女悉出,于殿上帐中听那先说经。
时王持座坐于那先前。王问那先言:“当道说何等?”那先言:“王欲听要言者,当说要言。”
注释
1此段显示了那先过人的智慧。智者能以智护其身,不遭王权的迫害。
2放恣:恣意妄为。
3违戾:违拗、违背、不顺从。
4诛罚:杀戮惩罚。
5戾:暴戾之意。
6甫始:开始、刚开始、起初。
7日反欲冥:反,通“返”。
8明日:第二天。
9几:多少。
10嗔恚:圆睁双眼而发怒。恚,音huì,愤怒。
齐:总是。
不妄:的确不错。
强:固执地。
可:此处译文似有漏译之嫌。“别本”作“可去”。意畅通。
不堪:不能承受。
自在:随便。
何以:为什么用……,此乃倒装句,原句语序应为:“何以‘无有那些’对王言?”
笳:一种乐器,与笛子类似。
鍜金:,音wò,竹筒。鍜金,盖为金属做的吹火筒。
此句“别本”译作“分别视之,皆虚空,无有那先也”。意思通畅,当依“别本”。
却:离开。
手:亲手、亲自。
着:放。
水:此“水”当为衍字。
一量:丽刻本写作“一”,一双之意。后“一量”同此。
遣:遣散、遣回。
伎女:“别本”作“妓女”,歌伎是也,非今人商业化之妓女也。类似中国古代的嫔妃。
持座:搬个座凳。此句极写弥兰王对那先的尊敬,由于前番折服了他。
译文
王又问道:“那先还能与我共同辩难经义阐述大道吗?”那先说道:“假如大王能作为一个智者来提问,我就能够与你对答;大王若是以王者的身份来提问、以愚者的身份来提问,我就不能与你对答了。”王说道:“聪明人之问、帝王之问、愚蠢人之问,各是什么意思?”那先说:“智者之间对话,相互诘难,语有上等,语有下等之分。对谈中有了胜负结果,则双方自己知道,这便是智者的对话;王者的对话,是自我放纵恣肆,若有敢于违拗,不听从王者之言的人,王便强行诛杀勿论,这便是王者的说话方式;愚蠢之人的对话,其话语太长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其语句很短也不知说了些什么,暴戾自大,仅仅是追求胜利的结果而已,这便是愚蠢之人的说话方式。”王说道:“愿以智者的方式对话,不会用王者、愚者的方式对话。你不要用对待王者的心态与我说话,应该像与诸沙门在说话,应该像与诸弟子在说话,就像与优婆塞在说话,应该像与使者在说话,最终目的是应当相互启发开悟。”那先说:“太好了!”
王说道:“我有个问题要问。”那先说:“王便问罢了。”王说道:“我已经问过了。”那先说:“我已回答了。”王说道:“用什么语言回答了我?”那先说:“王又问了我什么问题?”王说道:“我没有什么可问的。”那先说:“我也没有什么可回答的。”
王因此立刻明白那先是特别明达智慧之人。王说道:“我刚才本有许多问题要问的,日落天暗,怎么办呢?明天应该请那先到宫中好好地相互驳难辩论一番。”沾弥利望群立即告诉那先道:“日已傍晚,大王应当回到宫中。明天,王定当请那先去宫中。”那先说:“那太好了!”王立即向那先施礼,骑马回宫而去。王在马上继续考虑第二天那先来到的时候如何提问。
第二天,沾弥利望群以及旁臣们都向王启奏道:“请还是不请那先呢?”王说道:“理应当去请。”沾弥利望群说道:“如果请的话,应当请多少沙门一起来到呢?”王说道:“由那先自己决定与多少沙门一同来。”这时,旁边有另一主藏大臣。立于主藏地位的这个人,名字叫悭。他向王启奏道:“让那先与十位沙门一起来就行了。”像这样启奏了三遍。弥兰王生气地说道:“为什么老是说让那先与十位沙门一起来呢?”王又说道:“你名字叫悭,的确不错。固执地悭惜皇家的财物。要是你自家的财物,那还不知如何得了?你触犯我的意志,该有杀头之罪。你可以走开了。愍念你悭吝无知,特赦免你的罪过算了。现在我身为一国之王,难道不能承受供养沙门的饭食吗?”悭十分恐惧害怕,不敢再说一句话了。
沾弥利望群来到那先住的地方,向那先施礼,并告诉了大王请那先去的话。那先说:“王要求我与几位沙门同去?”沾弥利望群说道:“随便那先与多少沙门一道前往。”那先便与野惒罗等八十位沙门一起前往。沾弥利望群在即将进城时,于道途之中,便问起那先昨日回答王说“没有那先”一语的意思。那先便问沾弥利望群道:“您的意思那先究竟应该是什么呢?”沾弥利望群说道:“我认为喘息、出入,生命之气便是那先。”那先问道:“人的气(流)一旦呼出,就不再回到本身,那么这个人还是活的吗?”沾弥利望群说道:“呼气出而不再有气进入的人,必然就会死去。”那先又说道:“像有人吹奏笳乐,气出就不再回来了。像那些手持鍜金吹火的人,气流一旦吹出时,岂还能回去否?”沾弥利望群说道:“不再回去。”那先说道:“同样是气流涌出而不再回去,这些人为什么还不死呢?”沾弥利望群说道:“喘息之间的深奥道理,我不知晓。但愿那先替我辈解说清楚。”那先说:“喘息的气流,都是身中的固有物事,就像人心总会有所思念一样。舌头将心念说出,是舌头的特殊功能;意有怀疑的对象,心中对此对象加以考虑,这便是心的特殊功能。每一部位都各自有自己的特殊功能,分开来看它们,都是四大皆空的而并没有那先在其中。”沾弥利望群当下心意立刻就开通领悟了,便成为在家修行的优婆塞,并受了五戒。
那先便走进宫中,来到了王的居处,走到宫殿之上。弥兰王立即迎上前来,向那先施礼然后便退回原位。那先便就座,八十位沙门也都坐下了。王亲手捧着精美的饭菜,放到了那先面前。吃完饭以后,漱口洗手完毕。王便供养众沙门,每人一件双层袈裟,皮革制鞋一双;供养那先、野惒罗每人三件袈裟,一双皮革制鞋。王又对那先、野惒罗说道:“留下十个人共同在一起就座,其余的人让他们回去。”那先立刻遣回其余的沙门让他们回去,与十位沙门一同留在王宫。王又下诏:“后宫诸贵妃、乐伎都出来,在殿上帐中倾听我与那先论说经义。”当时,后宫的贵妃、乐伎都出来,在殿上帐中听那先论说经义。
这时,王亲自搬着座位坐在那先面前。王问那先道:“应该辩论什么呢?”那先说道:“王若想倾听核心之言,就当说核心言语。”
第一问因何缘故做沙门呢?
原典
王言:“卿曹道何等最为善者,用何故作沙门?”那先言:“我曹辈欲弃世间苦恼,不复更后世苦恼,故作沙门。”王言:“沙门者,悉尔1不?”那先言:“不悉用是故作沙门。中有负债作沙门者,中有畏县官作沙门者,中有贫穷作沙门者。”那先言:“我但说欲脱爱欲、苦恼,灭今世勤苦,至心求道作沙门者耳。”2王言:“今卿用是故作沙门耶?”那先言:“少少3作沙门。有佛经道是故:‘欲弃今世、后世苦恼,作沙门。’”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1尔:代词,“这样”之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