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那先比丘经【17 / 17】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6刎:丽刻本作“吻”,亲自尝一尝。

译文

王又问那先:“人的神识、智慧、自然,这三种事情,是同还是不同?各各相异吗?”那先说:“人的神识这个东西啊,是产生觉悟的本体;智慧呢,是知晓大道之能力;自然呢,是虚空的,没有人的主体意识的躯壳。”王又问那先道:“人们都谈论获得灵魂。怎么样才能称之为获得灵魂呢?用眼睛来观看颜色,用耳朵来倾听声音,用鼻子闻香臭之气,用口去体知味道,用身躯去感受软硬与粗细,用心志去辨别善恶。那么对于人而言,什么叫作获得灵魂呢?”

那先问王:“现在可以分析来看,用眼睛看东西,撇开瞳子,不要瞳子,视力能够更加广远吗?摧裂某人的耳朵,听力能够更加广远吗?撕开鼻(孔)让它变得更大,那么它闻到的香气是多还是不多?割开嘴巴使它变得更大,看其分辨的味道,是不是能够更加地多样化些?如果我们要剥去割下某人的肌肤,看他是否还知道粗细软硬的区别不?清除某人的意志,看其载承的心念是不是会更多?”王说道:“那就不会如此了。”

第五十三问佛所作所知甚难甚妙吗?

原典

那先言:“佛所作甚难,佛所知甚妙。”王复问那先:“所作何等甚难?何等甚妙?”那先言:“佛能知人腹中,目所不见事,悉能解1之。能解目事,能解耳事,能解鼻事,能解口事,能解身事,能解贩事,能解所念事,能解神事。”

那先言:“人取海水含之,宁能别知2口中水是某泉水,是某流水,是某河水不?”王言:“众水皆合为一,难各别知。”那先言:“佛所作为甚难,皆能别知。今人神不见人身中有六事不可见。”那先言:“是故,佛解之。从心念至目所见,从心念至耳所听,从心念至鼻所齅3,从心念至口知味,从心念至身知苦乐、寒温、粗坚,从心念有所向,佛悉知分别解之。”王言:“善哉!善哉!”

注释

1解:理解、剖分。

2别知:区分出来。

3齅:“嗅”之异体字。

译文

那先说:“佛所做的事情非常困难,佛所知道的东西很微妙。”王又问那先:“佛所做的事是什么样的难法?又是什么样的微妙法?”那先说:“佛能够知道人心中的事情,一般人眼睛看不到的事,都能剖解它的微妙。能够剖解眼睛所见之事,能够剖解耳朵听到的事情,能够剖解鼻子闻的东西,能够剖解口舌辨别的东西,能够剖解身躯感受的东西,能够剖解一切败坏的事,能够剖解疑虑之事,能够剖解所想念的事,能够剖解神识体悟之事。”

那先说:“人取海水含在口中,能不能分辨出口中所含之水是哪条泉源之水,是哪条溪流之水,是哪一条大河之水?”王说道:“众多之水合而为一,难以分别知晓区分。”那先说:“之所以说佛所做的事很困难,就是因为他对任何事物皆能一一分别了知。人身中之眼等六识皆不可见,但佛却能了知。”那先说:“因为佛所作甚难的缘故,因此能剖解出来。从心念以至于眼睛所看见的,从心念以至于耳朵所听见的,从心念以至于鼻所闻到的,从心念以至于口中所辨别的滋味,从心念以至于身体所感知的苦和乐、寒冷与温暖、粗糙与坚硬,从心念以至于思考趋向,佛都知道并能析出各种感觉的特征。”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原典

那先言:“夜已半,我欲去。”王即敕傍臣:“取四端叠布,揾1置油麻中,持以为炬2,当送那先归。恭事3那先,如事我身。”傍臣皆言:“受教。”王言:“得师如那先,作弟子,如我,可得道疾。”王诸所问,那先辄4事事答之,王大欢喜。王即出中藏好衣,直十万以上那先。王语那先:“从今以去,愿那先日与八百沙门,共于宫中饮食5,及所欲,皆从王取之。”

那先报王:“我为道人,略无6所欲。”王言:“那先当自护7,亦当护我身。”那先言:“何等当自护,护王身?”王报言:“恐人论议,呼王为悭,那先为解诸狐疑而不能赐与。或恐人言:‘那先不能解王疑,故王不赏赐。’”王言:“那先受者,令我得其福;那先亦当护其名。”王言:“譬若师子在金槛中,由8为拘閇,常有欲望去心。今我虽为国宫省中9,其意不乐,欲弃国去而行学道。”王语竟,那先便归佛寺。

那先这去,王10自念:我问那先为何等事?那先为我解何等事?王自念:我所问,那先莫不解我意者。那先归佛寺,亦自念:王问我何等事?我亦报王何等事?那先自念:王所问者,我亦悉解之。念此事至天明。

明日,那先被袈裟,持钵,直入宫,上殿坐。王前为那先作礼已,乃却坐。王白那先:“那先这去,我自念:问那先何等语?那先报我何等语?我又自念:所问那先,那先莫不解我意者。念是语,欢喜安卧,至明。”那先言:“我行归舍,亦自念:王为问我何等事?我亦为王解何等事?我复自念:王所问,我辄为解之。用是故,欢喜至明。”语竟,那先欲去,王便起,为那先作礼。

注释

1揾:揩也。

2炬:火把。

3恭事:恭敬地侍奉。

4辄:立刻。

5饮食:丽刻本作“饭食”。意同。

6略无:一点也没有。

7护:维护、保护。

8由:“别本”写作“犹”。

9为国宫省中:“别本”译作“国王在宫省中”。语意顺畅。宫省中,即宫廷中。

10:“窃”字,私下里。

被:通“披”。

这:丽刻本作“适”。刚才之意。

莫:没有哪一个。

译文

那先说:“夜已经很深了,我要回去了。”王立即敕令旁边大臣:“拿出四匹折叠布匹,浸渍在麻油之中,拿住作为火炬,去送那先回去。恭敬侍奉那先,就像侍奉在我的身旁。”旁臣都齐声说:“受教了。”王说道:“能够得到像那先这样的人做老师,成为他的弟子,像我这样的人得道就快了。”王各种所问,那先立即就每件事给予了回答,王十分地欢喜。王立刻拿出宫中贮藏的精品衣服,价值十万以上给予那先。王对那先说道:“从今以后,但愿那先每天与八百沙门,共同在宫中就餐,及其他所需之物,都可以从王宫中拿取。”

那先说:“我是修道之人,没有一点额外的欲望。”王劝说那先道:“您应当爱护自己的名声,也应当保护我的身名。”那先说:“什么叫作应当自我保护,也保护王之身名呢?”王回答道:“恐怕他人议论,称呼王是悭吝之人,那先替王解答了各种狐疑而不能够获得赐予。或者又恐怕其他人说:‘那先不能解释王的疑问,所以得不到赏赐。’”王说:“那先接受了这些,使我得到其接受行为中的福报;那先也应当保护自己的名声。”王说道:“我现在就像狮子在金笼子之中,就好像被拘禁一般,经常有想逃出去的想法。现在我即使是处在国家的宫廷之中,但我的情怀并不快乐,想要抛弃国家而去学道。”王说完了,那先便归佛寺去了。

那先这样一走,王私下思念道:我问了那先些什么事呢?那先为我解答什么?王自己想道:我所问的问题,那先没有一个不能理解的,并且都给予了解答。那先回到佛寺之中,也自己想道:王问了我些什么事情呢?我又是如何回答王的呢?那先自己想道:王所有的提问,我也都予以解答了。思念这些事情一直到天亮。

第二天,那先身披袈裟,手持钵盂,直接走入宫殿,到正殿里坐下。王走上前来向那先施礼完毕,便退回到自己座中。王告诉那先:“那先您昨晚一离去,我便自己想道:我问了那先什么话?那先又回答了我些什些话?我又自己想道:我所有向那先提问的,那先没有一个不替我解答了的。想着这些话,心中欢喜睡觉安稳,一直到天亮。”那先说:“我走回佛寺的寮舍之中,也自己思念道:王向我问了些什么事情?我又替王解答了什么事情?我又自己想道:王所有的提问,我则立刻替他解答了。因为思念这些的缘故,一直欢喜直到天亮。”说完了这些话,那先便要走了,王便站了起来,向那先施礼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