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头数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管理者、指导者、沟通者,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扮演的主要角色。
三、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从教育目标和组织目标出发,依据国家和政府的有关规定,我们可以把中学班主任的职责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面了解全班的每个学生,尊重和关心他们,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引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力求做到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是班主任的根本职责。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既要及时、全面、准确把握班级整体情况,对班级实施有序、有则的管理,又要密切留意每个学生的身心变化,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尽可能以学生乐于
接受的方式对他们施加教育影响,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
2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做好班级的计划和总结;做好学籍管理工作;做好考勤、值日、晨(夕)会和早(课间)操的组织、课堂内外的秩序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针对《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注意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努力使各种日常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准则,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3组织和指导各类班级活动的开展
关心学生的课余生活,支持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和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发展正当的兴趣和特长;指导班委会和本班的团、队工作,培养学生干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建设,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行动能力;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4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经常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并及时掌握他们的课业负担量;主动会同各科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密切与学校团、队组织的联系,协调团、队活动与班级活动;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注意争取社会力量对班级管理的支持和配合。
四、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班主任工作的方法,是为完成班主任工作任务和实施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手段。也可以说,它是班主任为进行班级教育而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总和。班主任在工作中基本的教育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以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是调节班主任与学生、学生与集体、学生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重要方式,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的一种方法。
它的特点在于教育者要十分重视向受教育者进行正面教育,循循善诱,启发自觉,以理服人,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二)陶冶教育法
陶冶教育法是利用教师的爱和各种情境中的教育因素对学生实行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的一种教育方法。陶冶教育的方法主要有班主任的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
陶冶教育方法的最显著特点首先是它体现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无私的真诚的爱,对受教育者的理解、尊重、关怀和信任。其次是使受教育者于一种活动情境中,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在有意识与无意识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犹如身临其境、心人其情、全神贯注、进入角色,经过较长时间的定熏陶,最后渐渐地达到陶情冶性之目的。
(三)实际锻炼法
实际锻炼法是班主任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锻炼思想、培养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运用这一方法时,要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参加实践锻炼的意义的认识,使其产生自觉锻炼的要求;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和督促检查,使他们严格按照组织活
动的要求去行动;要求学生实际锻炼后进行总结,以巩固学生已获得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激发积极投入行为实践的再要求;要从小抓起,从日常行为抓起。
(四)奖惩激励法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表扬、奖励时要恰如其分,收到夸而有信,夸而得体的效果。表扬的语言应该是容易为听者接受、理解和受到感染的;要着眼于发展变化。横向比,考虑受表扬的学生的实际表现要比班里一般同学突出一些,付出的努力多一些;纵向比,考虑到该学生的前后变化即他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步;要及时,即学生取得一些进步时,马上给予表扬,尽可能在公众场合进行表扬;要创设条件,发挥表扬奖励法的积极作用,对于有些学生在他们身上一时难以找到值得称赞的品质,这时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创造环境和条件,使这样的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某些优点;要善于运用背后表扬。
批评惩罚是通过否定学生的某种行为使他情绪上受到一种被罚的体验,而抑制原有的反应,禁止他的不良行为。惩罚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