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涛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这个问题,换来了贾诩一个看傻子的眼神。
“缺粮主要是因为没人重粮食了,而现在吃的粮,都是去年产的。
打仗是今年才开始打,又不影响去年的粮食收成,粮价可能会在打仗的时候涨,但是真的缺粮食是在去年的粮食吃完之后。
算算时间,差不多就是下半年。”
“所以,老师才让董太守关注那些朝草原运粮食的人?那些人手里肯定屯了大量的粮食?”
顺着贾诩的解释,温良强忍尴尬,说出了自己的理解,试图转移话题。
因为在贾诩提醒后,温良才意识到,粮价涨,并不意味着粮食短缺。
实际,有人在公开的卖粮食,那说明粮食其实还是不那么缺的。
起码卖粮食的那个人,不缺粮食。
“对,但还是不够全面。
为什么要盯那些粮食商人呢?
能做粮食买卖的商人,背后都是有一定势力的,买卖做的越大,背后的势力也就越大。
而且,有了足够多的商人去活跃市场,那才能让商品流通起来,为当地查漏补缺。
不管是商人背后的势力,还是商人本身的作用,都意味着,不到特别关键的时刻,最好是不要动那些商人的。
现在,我却主动的说出要准备对那些商人下手,足以让太守和李儒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同时,点名控制往草原的梁商,也是一种暗示。
李儒肯定能明白,一旦朝廷这边给草原那边的粮食少了,那边会很快乱起来的。
他知道,我肯定是知道这其中的关系的,那就能明白,我是故意要让草原那边乱起来。
再加之前的话,李儒便知道,我是想让凉州和并州乱起来,这样太守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去并州或者凉州之一平叛,回到自己的地盘。
至于怎么让并凉两州乱起来,又在可控范围内,熟读历史的李儒点子可多着呢,足够他表现的了。
那,为什么要想办法让太守回到自己的地盘呢?”
贾诩又提出一个问题后,温良没有继续保持沉默,而是顺着贾诩的话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世家会趁着黄巾军四散作乱的时机,趁机要好处。
这个好处,可以是钱,可以是粮,也可以是权。
钱,朝廷都开始卖官了,肯定是要不来的。
粮,看现在的局势也够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