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87章 远程火箭炮研究生退学恐怖人形超级【1 / 6】

葫芦村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有什么不知道的?年龄大一点的都知道。当初南迁的可不只是哈军工……如果哈军工不拆分,计算机技术最强的应该是他们……通讯跟电子、计算机等领域有着很大关联,尤其是随着技术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

孟坤脸上浮现出回忆的神色。

“您也是哈军工的老师?”

谢威看着他的神情,下意识地问道。

“确切地说,我最早是哈工大的……”

“800壮士?”

谢威更是诧异。

他见对方脸上浮现回忆神色,本觉得对方有可能是当年哈军工南迁的老师,所以试探地问道。

没想到对方说是哈工大的老师。

哈工大的800壮士,目前留在学校的已经不多了,不过都是各科系的核心骨干,最低级别都是副教授。

野心不小的李瑞一直心心念念地想要把曾经的800壮士召集回来。

“你连这段历史都知道?”

这下轮到孟坤好奇了,看着谢威的目光,不由带着欣赏:“即使你们学校年轻一些的教师,可能都不知道800壮士的事情。”

“什么是哈工大800壮士?难道当年哈工大组织师生参加了战争?”

莫灵羽惊恐地瞪大了眼睛。

要真的如此,把大学老师送到战场上,损失得多大?

看孟坤的年龄,该不会是参加了当年在半岛上单挑17个堂口的战争吧?

“想啥呢!别说当年,就是现在,大学老师也宝贵的不得了。”

谢威看着莫灵羽的表情就知道她想啥,哭笑不得,“哈工大的800壮士,是50年代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为解决国家工业化专业人才不足,在李昌校长推动下,800多名青年教师响应号召,从全国各地齐聚哈工大,创办新专业、编译教材,白手起家,边学边教……当时,这群青年教师的平均年龄只有275岁……”

“在他们的努力下,到1957年,哈工大已经建成一所有7个系、23个专业、57个教研室、76个实验室和资料室,拥有近8000名学生、800多名教师的新型的多科性的社会主义工业大学。”

“到1958年,哈工大发展到12个系、43个专业,航空工程、工程物理、计算机、自动控制、无线电等专业相继建立……”

“60年,哈军工300多位苏联教师撤离,为了补足哈军工的师资力量,从哈工大抽调大量教师,加上70年高校南迁,学校大部分核心专业跟着南迁最终被整合在长沙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国防科大……随着国际局势变化,74年哈军工原子工程系北返回归学校……”

“我们学校有原子工程系?”

莫灵羽瞪大了眼睛。

根本就没听说过。

谢威顿时闭口不言,学校有不少专业并没有公开招生,却也没断传承。

这年头的大学,学生报考的专业,可不一定是就读的专业,学校会根据学生成绩及学校专业所需安排。

都是国家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看来,你对你们学校了解得确实不少。”

意识到谢威说漏嘴,孟坤也帮着他遮掩。

谢威对学校的历史了解得如此清楚,也让孟坤对他的看法提升了不少。

一直都没说话的黄慧勤,对谢威更是好奇。

车内一时间变得沉寂。

还好,车子已经到了土木楼后面的宿舍。

因为谢威的关系,尤其是谢威透露出即将给校企办一栋办公楼,设计项目交给建筑系,在多方面的因素以及谢威的钞能力下,建筑系的宿舍即使已经满了,系里也让学生挤一挤,腾出了两间宿舍。

“孟教授,条件艰苦了一些……”

“现在条件比当年好了不知道多少!当时我们刚到学校读研究生时,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下,30多人挤一个学生宿舍,暖气供应也不稳定……很不错了!”

对于住学生宿舍,孟坤并不在意。

何况作为副教授,给他一个人安排了一间宿舍。

其他三名青年教师的宿舍就在孟坤的隔壁,教授都不嫌弃环境差,他们即使有意见也只能憋着。

“莫灵羽,麻烦你带黄老师去安顿一下。”

“我不住宿舍吗?”

黄慧琴开口问谢威。

“这里原本是建筑系的宿舍,女生宿舍少……我们宿舍倒是能住,这里走过去有点远,冬天外面太冷了,班长就让人腾出了一间办公室……”

莫灵羽解释着。

“啊?我一个人搞特殊,不太好吧?”

黄慧勤有些忐忑,看着谢威的目光不由多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成分。

“黄老师,别听莫灵羽瞎讲。项目上其他女生都住主楼那边,冬天外面气温太低,不回去时,她们也会在那房间里休息。”

谢威瞪了莫灵羽一眼。

这女人,有这样在别的女人面前夸一个男人的好的么?

“这样啊。”

黄慧勤的眼神里透露着失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