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28章 内耗【1 / 1】

饭碗114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年三十后,张荣英的情绪萎靡了两天。

她陷入了内耗之中,她想不明白,好好的一家人,在后面短短二十多年,怎么就变得面目全非了。

后面,她总结了几点。

第一,几个孩子各自成家后,角色的转变,他们从兄弟姐妹转成为了大家庭的家庭成员,他们也要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同时私心也更多的往自己的小家庭倾斜。

第二,随着责任的加大,生活成本的增加,在涉及大家庭财产利益分配以及付出,责任的承担等问题出现分歧。

第三,攀比,上辈子李保国就嫌李保军被骗,家里为他还债花钱了,嫌李保军离婚入狱花家里钱了,所以心里不平衡使劲的吸大家庭的血,他认为他吃亏了。

李保国夫妻这么干,李保海夫妻也有样学样,都是家里的儿子,两个哥哥都这么干,他凭啥不这么干?

三兄弟争的面红耳赤,都觉得父母偏心,后面甚至对父母供保喜这个妹妹上大学也有了意见。

而李保喜因为自己的合法利益被侵占,也跟父母生出了隔阂,认为父母太惯着哥哥们。

第四,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差异,下面几姊妹,不同的经历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在处理家庭矛盾不理解,不认同而引发出的冲突。

第五,配偶因素影响,几个儿媳妇都是率先考虑小家庭,因为一些利益关系争吵而加深本就紧张的大家庭关系。

第六,缺乏有效的沟通,大家各自忙碌,全都一肚子怨气,相互仇视,觉得自己的利益被侵占,遇到问题不沟通,一个个的相互猜忌和误解,最终积怨越来越深,弄的反目成仇。

弄到最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吃亏了,谁都觉得父母偏心,觉得自己被亏待被伤害。

大家攀比着得到的,衡量着付出的,觉得对方得到的更多,对方应该管父母,既然对方也不管父母,那他们也不管。

而其实呢,张荣英和李金民只是跟大多普通父母似的,不管哪个孩子有困难都想伸手拉一把。

他们不可能看着李保军被追债入狱不管。(南下被骗,离婚入狱)

他们也不可能看着李保国和李保海有大好的前途不支持。(一个调去沪市定居,一个出国。)

更不可能看着孩子打光棍不管。(李保军结婚一次又一次)

也不可能在他们把孙子孙女丢过来的时候丢出去。(老三老四都攀比着老大家的孩子是爷爷奶奶养大的,自己家的不管就是偏心。)

可上辈子张荣英和李金民都没明白,这一切都是恶性循环的源头,没完没了。

他们没有很高的文化,也没有很大的见识,只跟大多父母似的,在孩子朝自己求助的时候拼尽全力。

他们忘记了,他们不止一个孩子,也没有考虑到,那些没有朝着自己求助的孩子,心里会不会平衡。(李保凤姐妹)

明明她跟李金民辛苦了一辈子,为孩子奉献了一辈子。

结果孩子们一个个的都对父母心生不满,滋生怨恨,甚至产生抵触,最后一个个的都有样学样以消极怠慢甚至逃避的态度来对待孝敬父母的义务。

“姑姑,你怎么样了?好点了吗?”

初二一早,金枝便小心翼翼的守在张荣英床边,忐忑的看着张荣英。

昨天初一,姑姑一整天精神都不好,情绪萎靡,安静的过分。

这让本就寄人篱下心思敏感的金枝很不安,姑姑是她唯一的依靠了。

张荣英感受到金枝的不安,连忙打起精神,“姑姑没事,姑姑就是前几天累到了,休息一会就好了。”

金枝松了口气,“那就好,刚才姑父还在说呢,待会保霞姐跟姐夫她们要回来拜年了,姑姑,你快起来吧,表嫂给你做了早饭,再不起来要冷了。”

在金枝小声的劝慰下,张荣英起来洗漱,精神头也好多了。

李保军朝着张荣英看了两眼,小声嘀咕道,“我还以为你中毒了,说要给你弄两颗牛黄解毒丸,爸还骂人,说我大过年的说屁话,我那是关心你。”

李保喜把早饭给张荣英端出来,问了声,“是不是冻到感冒了?”

唐红梅在心里嘀咕,“这感冒感的好,耳朵好不容易清净了一天,最好感到年后,少找点事,让大家也安生的过个年。”

张荣英一边吃着早餐一边吩咐,“李保军,待会你跟你爸骑着自行车上车站等保霞他们老两口子,这大过年的,蹬三轮的都放假了,这么冷的天气,他们还带着孩子呢,接去。”

李保军有点不服,“为什么又是我?”

张荣英眼皮子都没抬,“让你干个活哪那么多为什么?因为你吃的多行了吧?小时候不想上学,长大后不想上班,我也没问你为什么啊。”

李金民见张荣英精神头不是很好,接过了张荣英平日的唠叨,“养你这么大高个,让你接个人你还叽叽歪歪,那可是你亲姐,你个没良心的。

忘记你小时候都是你姐带你照顾你的啊?把她当妈孝敬都是你应该的,之前那些年,她给家里扛回来的粮食你没吃啊?”

李保国在旁边接了一句,“对,你吃最多。”

李保军站起来,“哎哟,烦死了,我去行了吧。”

两父子戴着帽子围巾出门后,张荣英安排大家干活了。

李保海听到又叫他炒菜,黑着脸抱怨,“凭啥又是我下厨?不能因为我是国营饭店的学徒你们就使劲用我吧?好不容易放个假,那大哥信贷部的,也没见你让他贷款回来给家里人花啊。

爸爸在发电站也没见家里不交电费啊,妈你在鞋厂,家里的鞋不也得花钱买吗?凭啥我在国营饭店上班,家里的菜就要我炒?”

李保国语重心长道,“保海,你这就不明白妈的一番苦心了,这不都是为了你好吗?你不多干干,怎么把这个技术提上去?

你在饭店连上灶的机会都不多,那菜做坏了要客人不付钱谁来承担,不得从你工资扣?

你在家里练,自己家人吃,你就算做咸了淡了,我们最多给你把意见指出来,下次你改正,这对你来说是好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