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73章 税制【2 / 3】

你很会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也不敢如此。”

“若要改革,必然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与时间,还可能调动许多官吏,甚至极有可能对盐法作出大幅修改,谁能确保改动之后一定优于从前?”

“又有谁敢承担这份责任于陛下面前?”

“况且盐法的变动必定涉及费用支出。”

“大明一年的税收本就有限,朝廷早已捉襟见肘,即便陛下同意,一旦亏损,以陛下‘恩怨分明’的性格,只怕立刻便会以之名将这些官员处死。”

“在这种情形下,官员又能有多少实际作为?”

“能够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尽量满足陛下的要求,做些小修小补已经算不错了。”

我今日得以毫无顾忌地站在这里向您陈述盐政的缺陷,并非因为我胆大无畏,而是我确实实现了三个月盈利的目标,也为盐政改革指出了一个全新的路径。

然而,即便如此。

在我眼里至关重要的账本,在您看来不过区区四千两。

您心中惦记的依旧是那借出去的五万两。

您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却忽视了长远的变化。

或许在您眼中,商贾皆为逐利之徒,既经商便需速见成效,最好是立竿见影,立刻回本,甚至希望能投入五万便收回十几万,这样才算没有亏损。可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其规律,岂能轻易一蹴而就?

就像耕种庄稼,需要翻地播种施肥,还需数月精心养护,才能在秋天收获。

您于农事上无所不知,却不愿在其他领域付出耐心。

表面上看是在守护朝廷的利益与威严。

实际上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得不偿失。

朱元璋冷眼相对,对这番言论嗤之以鼻。

他构建的这套体系,难道夏白能真正理解吗?

夏白转移视线,瞥了几眼大殿,笑道:“经济乃政治之根本,战争是政治之延伸。”

“我在开封时,曾深入研究过大明的赋税体制。”

“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内,您堪称卓越且富有远见。”

“您确实怀有仁民爱物之心。”

“自始至终坚持低税率的农业税与商业税,以贯彻您的仁政理念。”

“在这种较低的税收水平下,既能维持明朝庞大的财政开支,甚至还能略有盈余,这实在令人钦佩。”

“然而这一切的背后却是劳民伤财。”

“您通过均工夫、轮班应役、减免部分徭役、避开农忙时节等方式,将沉重的徭役分摊到百姓身上。”

“您的眼光很长远,深知如此高强度的徭役会让百姓不堪重负。”

“所以在建立起一套低税制后,您马上着手打造了一整套节约税收支出的辅助体系,比如军屯、民屯、庄田、职田等高租额的官田制度。”

“陛下对地方豪强的打压,限制大地主兼并土地的政策,以及推行的军役、匠役、灶役子孙世代承袭的户籍制度,还有罪犯以劳役抵罪的制度,商人在军镇纳粮换取盐引的盐法开中制,以及就近转运税粮的对拨制等,都在全国范围内施行。”

朱元璋听罢,脸色骤变。这整套制度是他深研古籍、汲取前人经验后精心设计的,他对此一直颇为自豪。他认为这套体系无懈可击,无需任何修改。

即便朝中有大臣曾提出异议,他也从未放在心上,甚至觉得这些人根本不理解这套制度的伟大之处,也不知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查阅了多少典籍。在他看来,这套体系正是奠定大明基业千秋万代的关键。

夏白内心感叹,朱元璋确实堪称天才。他从无到有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并亲自构建了如此完善的税收体系。然而,这一切并非没有代价,代价便是对百姓无休止的榨取与压迫。

夏白目杂地说:“在我看来,陛下所创这套制度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强权。”

稍作停顿,他又补充道:“具体来说,就是借助朝廷的强权,无偿占有民众的劳动力,或是通过高额掠夺他们的劳动成果,从民间获取大量‘非税收入’,用来弥补因税率较低导致的财政缺口。”

“我说得对吗?”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