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54章 原因【2 / 3】

你很会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科举是士人追求的终点。”

“翰林院任职,则是进士的新起点。”

“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翰林院是个好地方,却也是个坏地方。”

“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接触各种政务,耳濡目染之间,对处理事务会积累一定经验,日后无论在朝为官还是外派地方,处理各类事务都会游刃有余。”

“然而它的劣势也在这里,位于应天府,接触的政务过多,看到的奏折太多。”

“递交奏折的官员,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浑身带着官僚习气。”

“而问题恰恰就出在这个官僚习气上。”

花纶的目光微微波动。

这是他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新奇见解。

他正襟危坐,认真倾听,想知道夏白接下来要说些什么。

夏白接着说道:“作为官场老手,大明的许多官员都有官僚习气,所谓官僚习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遇到事情不主动承担责任,天塌下来时首先考虑的是掩盖问题、推卸责任,注重表面形势而非实际情况。”

“就拿最近寿州洪水来说吧。”

“你可以回顾一下,或再查阅一番,便会发现,许多官员呈递奏章时,开头往往是一段冗长的议论。”

“他们一开始谈的不是灾情本身,而是先数落前朝的失误与混乱,导致堤坝多年失修,接着又对大明和圣上大加颂扬,声称地方施行了诸多有益国家安定、惠及民生的政策,修缮堤坝,然而话锋一转,就说尽管努力,仍未能弥补前朝留下的隐患,最终酿成溃堤。”

“之后便草草提及灾情。”

“然后直奔主题,索要钱粮。”

“这样的奏疏在朝中十分常见。”

“当初圣上不止一次对此表示不满,但群臣依然故我。”

“这是因为官场风气使然。”

“他们惧怕承担责任,也畏惧受到惩罚。”

“一旦出现状况,他们的第一反应便是将责任推给他人,推给前朝,推给百姓,甚至推给地方官员,总之绝不会落在自己身上,只有保住了自己的官职,才会考虑赈灾救灾。”

“对于这种情况,圣上追求的是‘实事求是’!”

“回归根本!”

“你在翰林院读了这么多奏疏。”

“不知不觉中,你已沾染了这种习气,自然难以获得圣上的欢心。”

听罢此言。

花纶不禁冷汗直冒。

他之前并未察觉到这一点。

事实上,他也确实如此行事。

因为他不敢得罪同僚,又要顾及各方利益,只能在奏疏中为其他官员说些好话,但这无意间却与圣上期望的官员形象背道而驰,这又怎能博得圣上的赏识?

花纶目光深邃地注视着夏白。

眼中满是戒备。

夏白虽不在朝中,却对朝中事务如此洞若观火。

着实令人胆寒。

即便如此,他又该如何应对呢?

他不过是一名翰林院编纂,手中并无实权。

岂敢轻易招惹朝中权贵?

夏白说道:“在这种情况下,要学会迎合上意。”

“揣摩上意,在某些时候会惹上位者不悦,但有时也能得到他们的青睐。”

“既然当今圣上希望官员脚踏实地。”

“那么你也应如此。”

“只是以你的处境,恐怕不愿与朝臣交恶,所以只能另寻出路。”

“用事实和数据来说话。”

夏白用手指轻点桌上的奏折。

花纶眉心微蹙,疑惑地盯着手中的纸张,满眼迷茫。朝廷的数据?以数字呈现?他自己能懂,皇帝能懂吗?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夏白轻笑着,用茶水在纸上画了一条线,然后又加上两条带箭头的横竖线,形成了一幅“折线图”。他将图推至花纶面前,让他仔细观看。花纶凝神细看,却依旧不明所以。然而,当数字与线条结合时,他的脑海中灵光乍现,精神大振,紧盯着图纸思索。

许久,花纶抬头,震惊地看着夏白。

“这是……”他开口问道。

“我教你的方式。”夏白解释道,“用折线图展示数据比单纯的数字更直观,更能让人理解,也更容易被当今陛下接纳。”

“当今陛下出身平民。”

“他对数字并不敏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