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会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经济是政治的根基。”
“陛下抑制商业,又对沿海实行海禁。”
“然而,与此同时,陛下却长久以来欢迎各国前来进行外交性质的朝贡,并对朝贡国带入的额外商品给予免税待遇,不仅如此,还对他们进行大量赏赐。在陛下的统治下,安南、占城、真腊、暹罗、爪哇、大琉球等三十多个国家频繁来大明朝贡,使者络绎不绝,商贾随之涌入。在这种情形下,本应是国际贸易繁荣昌盛,但实际上,这种繁荣只是单方面的。”
“仅限于海外各国。”
“对大明毫无实际益处。”
“甚至大明需要为此付出巨大的财政开支。”
“一方面积极鼓励海外各国进行朝贡贸易,另一方面却严厉打击本国居民参与海外贸易。”
“这种矛盾现象古今少见。”
“究其根本原因。”
“在于陛下不懂经济规律,也不懂经济背景下的政治规则。”
“陛下看待商业的态度,总是简单且粗俗,只认为能从中收取一些商税,可经济贸易真的如此简单吗?真的只能从中获得商税吗?”
“答案显而易见。”
“并非如此。”
“若是我举别的例子,陛下想必不会认同。”
“那我就继续以盐业为例。”
“在我的账簿里,其实记录了许多数据,某种程度上,这些数据可归入地方资料之中,这是一种不同于陛下掌握的民间资料。通过对比某一地区一年或连续几年的食盐销售状况,能够对该地区的实际发展水平作出一定判断。”
“盐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品。”
“若逢丰收之年,百姓生活宽裕,自会改善生活条件,而对食盐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如遇灾荒,需求量则会显着下降。”
“通过对历年食盐数据的分析,可大致掌握地方的生产状况。”
“再者。”
“从食盐销量入手,与地方官员上报的数据相对比。毕竟人人都需要食盐,如果某个地区的销量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并且在相同生产条件下销量更高,那就可以推测该地区可能存在隐藏的人口。”
“反之,若某地人口众多却食盐销量明显异常,就说明该地可能私盐泛滥。”
“仅做表面数据对比还远远不够,还可借此监督地方官员,防止他们欺瞒朝廷。”
“朝廷获取地方信息的途径十分有限,几乎只能依赖地方提交的报表。”
“然而,像京都盐业这种扎根于地方的企业,却相当于朝廷多了一双眼睛,也开辟了一条新的情报来源,有助于朝廷全面了解地方实情。有了横向对比后,也可大大减少被地方蒙蔽的可能性。”
听完夏白的话,朱元璋目光微凝,眼底闪过一丝惊讶和疑惑。夏白所言完全超出他的预料,这也是他未曾想过的视角。一直以来,他对民间事务始终抱有好奇,但由于国库紧张,无法扩充官僚体系,此事便始终搁置。
如今,夏白给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让他耳目一新。
朱标也是一副震惊模样,眼中闪烁着惊喜。他已看过夏白递上的奏章,原本并未太过重视,但经由对方阐述后,才发现账簿中竟然蕴含如此丰富的信息。
甚至
这些数据还能成为朝廷监察天下的工具。
朱标心中一凛,默默将此想法记录下来,准备待空闲时召集众臣商议可行性。
夏白神情严肃,续说道:“食盐只是其中之一,民生相关的方方面面,朝廷都应有所掌控,但目前大明的情况是,朝廷只垄断了生产环节,对流通状况却全然不知,这无疑形成了巨大的监管盲区。”
“另外。”
“道路、驿站等基础设施同样重要。”
“大明的驿站,利用率实在不高。”
“除了与递送公文,几乎完全不涉足民用领域。”
“这种做法并不妥当。”
“实际上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驿站占据了全国最优质的道路,本应成为货物流通的核心枢纽,却仅发挥了很小一部分功能。若能将部分驿站转为商用,必将带来巨大益处。”
“这对朝廷来说也是有力的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