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会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放下笔,抬头望向高墙。
庄严的高墙上,透过窗户洒入一抹红色的阳光,这鲜红的颜色在这压抑的考场里显得尤为醒目。
他从未否认过。
明朝是一个伟大的朝代。
重铸山河,再塑中华。
兴盛超越唐宋,远超汉唐盛世。
明太祖朱元璋于紫禁之顶,创立大明,定年号洪武,此等伟业,当永载史册。
一个出身贫寒之人,凭手中利剑,成就非凡功勋,团结南北,如此丰功伟绩,应被世代铭记。
然而,明朝体制扭曲,经济与文化受压制,重农轻商,对华夏长远发展造成了极大损害。
明朝建立正当其时,因朱元璋本为平民;明朝衰败亦由此起,皆因这位平民出身者。
朱元璋统一全国后,仍抱持平民思维,视百官为自家佃农,视万民为私产奴隶。
夏白同样是平民出身。
不同的是,他来自未来。
身为同为平民,他不愿屈从于现世皇权之下,更不甘心沦为旧制度帮凶。
他决心挺直腰杆,不负先人期待,照亮旧时代,引领新时代。
他希望当代人也能挺身而起。
历经穿越,他需具备应有的傲气,亦需展现现代人的骨气,怎可趋炎附势,为一时利益放弃原则?
初临此世,他便立下誓言:
这一生,宁做乞丐,不做奴仆!
他参与科举,只为改造明朝,即便失败,也要成为黑暗时代中的一束光,守住穿越者的信念。
浩瀚华夏,千秋江河。
如日东升,似月恒久。
他回过神来,凝视面前宣纸,眼中闪烁着雄心壮志。
夏白执笔,开始书写,所答并非策问内容,而是开辟了一个全新主题。
“借鉴往昔,有益治理之道。”
“自宋代始,国家兴衰逐渐趋同。”
“宋朝因幼主得国,又因幼主失国;元代以武力夺天下,亦以武力失天下。”
“大明一代,因农事兴起,也必将因农事衰亡。”
“因其不恤民情!”
---
考场中其他举子还在思考如何下笔、如何通过策问展示治国才能时,夏白已运笔如飞。
片刻后,他搁下笔,轻轻吹干墨迹,简单浏览一遍,满意地点点头。
他知道。
夏白将自己撰写的这份“策问”卷呈上之后,必定会在礼部乃至整个天下引起轩然,他也因此将在京城声名鹊起。
然而,究竟是何种名声,他并不知晓,也毫不在意。
自从来到大明,目睹了当代种种暴虐无道与昏暗,他的心中早已只剩下一个念头——改变历史的轨迹。
即便是在大明,封建制度巅峰时期、洪武朝这样的背景下,他依旧无所畏惧。
穿越至此,总该为世间做些事情,总该具备一种舍我其谁的豪情。
他的决定,是与历史上那些先贤并肩而立,纵有分歧,但只要目标达成,便是坦途一条。
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彻底改造大明!
即便失败,葬身于这腐朽的社会,他也毫无遗憾和愧疚。
他来过,抗争过,已然足够。
夏白抬起头,望向透过高窗洒入的阳光,忽然想起曾在电影《建军大业》中看到的一句台词。
“那些经历战火洗礼的灵魂,将与人民的命运融为一体,我们如今所做的一切……”
“无比荣耀!”
如今,他渐渐明白了这句话的深意。
他低下头,眼中光芒闪烁,内心热血沸腾,说道:“逝者的价值由生者赋予,我此刻的努力同样意义非凡!”
夏白嘴角浮现一丝笑意,继续在宣纸上书写着对朱元璋而言是逆向内容的“策问”。
……
“洪武帝出身卑微,看似最体恤百姓,实则对民众最为冷漠。”
“他对天下百姓缺乏真正的理解。”
“洪武帝仅有爱民之心,却无实际行动,将天下据为己有,打着爱民的幌子,实则施行虐民的政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