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酸黄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的大脑消化这些记忆耗费不少时日。
重生后的前几天,他一直神思恍惚,不敢外出,唯恐因分神发生意外。
直至今日,这种迷惘才消散,他终于迈出家门。
身为二十一世纪的成功人士,又融合众多超级精英的记忆,他对情报与商业资讯的价值了然于胸。
而在这个时代,除了电视,时效性强的报纸无疑是了解现状的最佳途径。
于是他来到这家报刊亭,先选了《明报》。
他曾为内陆人士,对港岛报纸熟悉者,多推崇这份由武侠小说家查包衣创立的刊物。
日期是1983年5月6日,周五。
《明报》头版以醒目感叹号标示:“房价何时止跌!”
社论详列数据:
“自七十年代末经济危机起,港岛房价连续三年下滑。”
“观塘区九龙湾工业用地,楼面地价从1980年12月的每平方尺360元跌至21元,降幅达93。”
“港岛南湾道高档住宅用地,楼面地价从每平方尺1500元降至390元,降幅74。”
“跑马地、何文田、赤柱、太平山及浅水湾等住宅区房价几乎腰斩,平均跌幅五十。”
“市场冷清楼宇闲置,加之中英谈判启动,未来不明致移民业务激增……”
吴耀祖看完轻笑一声:
“发达城市?房价跌得只剩深渊,快完蛋了吧!”
随后他取出《星岛日报》,发现股市行情同样堪忧。
1981年7月,香港股市恒生指数攀升至历史最高的18102点,但年底收于14058点,全年微跌46。
1982年,恒指持续下滑,年底定格在7838点,全年暴跌442。
今年的股市因香港前途问题备受困扰,恒指在676点到970点间剧烈震荡。
中英谈判的进展带动指数上扬,而谈判僵局则让指数迅速下跌,市场剧烈波动。中英谈判未结束,香港难以迎来平静……
身为一名成功企业家的吴耀祖,对投资颇有心得。
看到关于香港股市的新闻,他思绪翻涌。
股市崩盘无疑是抄底的绝佳机会。
然而抄底需要雄厚的资金,否则收益寥寥。
他得先筹措一笔钱,有了足够的资本才能涉足股市。
随后,他翻阅了一份立场偏左的《香江商报》,其今日社论聚焦汇率:
“三年前,美元兑港币的汇率为4976;次年贬值10,平均汇率为5589。”
“去年港币贬值8,平均汇率达6086。”
“今年贬值幅度更大,截至昨日5月5日,汇率升至7175,贬值超过20。”
“投机性炒汇引发物价飙升、抢购潮起,现行浮动汇率机制显然不再适用,出台限制措施势在必行。若政府对民生问题无能为力,建议早日辞职归隐……”
吴耀祖接连阅读十余份报纸,发现头版多与经济形势、中英谈判相关。
唯一的娱乐新闻亮点,是两天后举行的港姐选美总决赛。
呼声最高的选手是留英高才生张曼钰。
这位未来的华人首位影后即将踏入演艺圈。
1983年的香港,因经济危机处于敏感时期,市民忧心忡忡,紧紧捂住钱袋。
股市下跌,楼市崩溃,港币大幅贬值。
不过……
吴耀祖脑中存着无数清晰的未来记忆,对此他十分清楚。
等到明年十二月,中英谈判结束,市场将迅速恢复平稳。
香江被普遍看好,随即迎来一波迅猛的经济增长。
直到1987年全球股灾爆发,香江经济才会再次走弱。
然而,那年的楼市依然坚挺。
从明年开始,香港房价每年都会迈上新台阶,持续十几年的大牛市即将开启。
吴耀祖看得津津有味。
报摊老板过来后并未催促,而是自己拿过一本咸湿杂志细细品味。
老板是个大胖子,眼神颇为色迷迷。
他所看的杂志封面上是一位丰满的女郎,露出大片肌肤,衣着极少。
吴耀祖看了几眼,心想这位“大熊姐”是谁?感觉陌生,不像记忆中的任何一位女星,怎么也想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