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章 沈舟【1 / 1】

夏天的蚂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景明十年。

苍梧王朝历经七代明君,终于在现任皇帝沈凛的领导下,灭大国有七,灭小国有五,结束了中原群雄争霸的局面。

原先的十二国故都皆被拆除,砖石瓦料被运往苍梧京城,耗费十多年,打造成现在的“十三国都”。

也难怪民间有言,说是如今的京城是自古史记录以来,土木最盛之地。

今天的皇宫极为不同寻常,处处张灯结彩,人影绰绰。

圣旨半月前就已经下达,为庆贺天下大定十年,以彰帝王功绩,宫内决定举办“万岁宴”,特邀周边郡县内,年过花甲的老者一同赴宴。

与民同乐,不过如此。

端坐于望景台的沈凛神色平静,但微微紧锁的眉头,还是暴露了这位人间帝王的心思。

一旁的内侍驱散了周围的宫女,省得打搅到陛下的思绪。

都说帝王身份尊贵,翻手云,覆手雨,将整个天下握在掌心,视为禁脔。

事实虽如此,但也不代表沈凛没有烦恼。

这位从十六岁开始掌权,浴血拼杀三十载,谋得锦绣山河,开创景明年号的男子,如今已有五十六岁了。

膝下虽有三子,但太子之位至今依旧是个悬念。

长子晋王沈承璟,素有贤王美名,风姿美仪,仁爱孝深,朝臣之中多有受其恩惠者,若能继承大统,定是一位守成明君。

次子秦王沈承烁,从小跟随在沈凛身边,熟读兵法,勇猛无畏,更是亲自带兵攻下不可一世的楚国都城,那年他才十四岁。

齐王沈承煜作为沈凛的三子,跟两位哥哥不同,整日与书为伍,被誉为能一肩挑起中原半条文脉的读书种子,时间对他的影响,只有笔杆上的凉与热而已。

三位皇子都有各自的支持者,六部官员中意晋王沈承璟,武将们更信任秦王沈承烁,而齐王沈承煜则是名流大家的心头好。

沈凛思索的则要更多些,虽然三个儿子都不错,但就算是最年轻的齐王沈承煜,现在也三十二岁了。

按照钦天监监正的占卜,他最少还有二十年的寿数,将来难道要传位给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这对于一个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而言,终归少了些锐气。

而且,天下太平一百年,是每一任王朝的目标,是盛世降临的象征。

要想完成这个目标,起码得保证三代内皇权的平稳的交接。

沈凛顶着多方压力,迟迟没有设立太子,也是因为以上两条原因。

按照他的设想,得先确立第三代太孙,然后根据太孙册立太子,到时候趁着自己手里还捏着权利,来一个史无前例的双禅让,既能保证王朝的新君是一位锐意进取的年轻人,又能避免皇位相争,天下大乱。

想到此处,沈凛在纸上写下了几个名字。

忽然,他手指一抖,思索再三后将最后“沈舟”二字抹去。

无他,皆因世子沈舟是齐王沈承煜的独子,这些年来不仅没有继承其父的文采,更是一心扑在吃喝玩乐上,每日飞鹰走马,雪月风花。

自从齐王府建成后,沈舟便成为了京城勾栏的常客,十数位花魁将其引为知己,夜夜笙歌,好不快哉。

如果不是齐王妃出自江南富商林氏一族,怕是整个齐王府都要被这位世子殿下挥霍一空。

他也被京城百姓尊称为“皇家百年一遇的奇才,天字第一号大废物。”

不仅如此,沈舟还痴心武学,多次在京城内挑拨外地游侠争斗,他则在一旁观摩记录,直至府衙派人抓捕,这才悻悻然离开。

等游侠们交了罚银,回过味来,想要找沈舟算账时,这位世子殿下又会发动他的“钞能力”,将一众人等请到京城最贵的青楼“骨瓷斋”,并送上亲手制作的“美人瓶”和大把银票。

“人道是,不打不相识。挑拨诸位非我所愿,只是生死之间见真章,还请诸位大侠原谅我的求学之心。”

“相聚就是缘分,来,杯酒泯恩仇,话就不多说了,都在酒里。”

“随便玩,今天都算我的!”

游侠们见少年衣着华贵,也不敢太放肆,况且还有美酒美人享用,怎么算都是赚的。

酒过三旬,沈舟便会掏出小本本,小心翼翼的套话。

一开始某些游侠还心怀谨慎,不愿意透露“底牌”,但看着身边喝多了同伴,随便一招就赢来了几百两的赏银,也不在故作矜持,纷纷吹嘘起自己的门派在江湖上有多厉害,开山祖师又是何等神仙人物,将少年唬的一愣一愣的。

后来这件事不知道怎么传到了宫里,引起雷霆震怒,之后京城武斗处罚就变成了发配三千里。

沈舟为此伤心了好久,甚至跑到刑部去喊冤,说什么律法严苛,苍梧以武立国,再这么倒行逆施下去,终将反噬己身。

刑部诸多官员对面这位齐王世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将其挡在门外,任由他耍小性子,反正用不了几个时辰,累了自然会离开。

沈凛叹了口气,对于齐王沈承煜,他内心是有亏欠的,当年江南林氏举一族之力资助苍梧王朝,最惨的时候家中的男女老少只能啃食树皮为生,可就算是这样,他们也没有短缺过一文钱军饷。

所以沈凛才让沈承煜娶了商贾之女,并保证林氏一族与国同富贵。

只是可惜了沈承煜,在朝中缺少妻族助力,威望远不如两位兄长,好在他志不在此,也不觉得失落。

而这份亏欠,沈凛将其弥补在了沈舟身上,不然就他这种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性格,哪里会让孙子这般胡闹。

黄昏中,一位相貌清秀的少年鬼鬼祟祟的溜进了齐王府。

门房见怪不怪,假装没有发现,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少年怀抱书籍,一路小跑,穿过廊桥,呼吸明显有些急促。

“回来了?”一道儒雅的声音从不远处的亭子内响起,“跑慢些。”

少年急忙将书籍放入怀中藏好,甩了甩手中马鞭,若无其事道:“今日京城里没有什么新鲜事,小爷先撤了啊。”

亭中男子轻抿了一口茶水,指着少年胸口道:“不会又是从宫里偷出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