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小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清晨五点,巴黎的天色还沉浸在靛蓝色的朦胧中。杨龙轻轻拉开窗帘,塞纳河上的晨雾像一层薄纱,缓缓拂过新桥古老的石拱。他蹑手蹑脚地洗漱,生怕吵醒还在熟睡的豆豆。当剃须刀滑过下巴时,他突然想起周老爷子说过的话——一个好厨子的刀工,要稳到能刮胡子。
楼下餐厅空无一人,只有守夜的服务生撑着下巴打盹。杨龙轻手轻脚地摸进后厨,借着应急灯的微光检查昨晚准备好的食材。装黄秧白菜的保鲜盒上凝着细密的水珠,指尖触碰时凉意顺着经络往上爬。他掀开炖着高汤的砂锅盖子,乳白色的汤面结着一层薄薄的胶质,这是老母鸡和火腿骨髓经过十二小时慢炖的证明。
\"就知道你在这儿。\"
豆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披着件浅灰色的开衫,发梢还带着枕头的压痕。杨龙注意到她手里端着两个保温杯,\"陈皮山楂茶,\"她递过一杯,\"老爷子昨晚特意嘱咐的,说巴黎湿气重。\"
保温杯旋开的瞬间,酸甜的蒸汽扑在脸上。杨龙小啜一口,温热的液体滑过喉管,让他想起成都雨季时老茶馆里卖的消暑茶。窗外,第一缕阳光正好穿透云层,给圣母院的尖顶镀上金边。
\"我做了个梦,\"豆豆突然说,\"梦见我们回到周记的后厨,老爷子正在骂你切的白菜丝不够细。\"她的指尖在案台上画着无形的图案,\"奇怪的是,案板上摆着的却是埃菲尔铁塔的模型。\"
杨龙正想回应,电梯\"叮\"的一声打开了。砂时计顶着一头乱发冲出来,睡衣外面套着件貂皮大衣——天知道她从哪搞来的。\"各位!\"她挥舞着手机,\"我刚黑进组委会的内网,搞到了今天的流程表!\"
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张详尽的日程安排:九点开幕式致辞,十点抽签决定操作台位置,十一点开始第一轮比赛杨龙的视线停留在评委名单上,除了已知的杜卡斯和山本雄二,还有个用红笔圈出来的名字——安东尼·贝尔纳,法国最严苛的美食评论家,外号\"味蕾暴君\"。
\"这老头去年把意大利队的提拉米苏批得一文不值,\"砂时计撇撇嘴,\"说人家用的马斯卡彭奶酪"像过期牙膏"。\"
豆豆接过手机细看:\"他的评分项里"传统纯粹度"占30,是所有评委里最高的。\"她抬头与杨龙交换了个眼神,周卓的策略似乎歪打正着了。
餐厅渐渐热闹起来。猫头鹰第一个下楼,手里拿着本写满公式的笔记本,说是计算出了最完美的蒸汽对流参数。接着是陆子浮和豆苗,两人争论着某种分子料理技术的应用场景。周卓最后出现,老爷子今天换了身崭新的白色厨师服,连那根从不离手的烟斗都擦得锃亮。
早餐时,杨龙注意到砂时计一直在观察邻桌的法国老夫妇。那对银发夫妻正在分享一份可颂,老先生把酥皮最金黄的部分掰给太太,自己吃剩下的边角。\"他们在吃早餐,\"砂时计小声说,\"但看起来像在举行什么仪式。\"
这句话让杨龙心头一动。他想起成都茶馆里那些老茶客,吹开茶叶沫子的动作都带着几十年养成的优雅。或许美食真正的魅力,就在于能把最平凡的日常变成仪式。
前往会场的路上,巴黎刚刚苏醒。面包店飘出黄油与面粉烘烤的香气,咖啡师正在擦拭铜制的意式咖啡机。一个骑自行车的邮差停在路边,从篮子里取出还冒着热气的长棍面包,掰下一截蘸着咖啡吃。这些画面像是一帧帧老电影,缓慢而精致。
会展中心今天戒备森严,入口处站着穿制服的安保人员。砂时计出示证件时,杨龙无意间瞥见日本队从vip通道入场。佐藤走在最前面,身后跟着六位年轻厨师,每个人都提着黑色的长方形箱子,像是某种精密仪器。
\"那是他们的刀具箱,\"豆豆低声解释,\"听说山本家的学徒出师时,会得到一套手工锻造的刀具,价值堪比跑车。\"
安检过程繁琐得出奇。组委会工作人员仔细检查每样食材的检疫证明,连一包花椒都要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周卓的老烟斗被反复扫描了三遍,老爷子气得直吹胡子。最麻烦的是那锅高汤,安检员坚持要取样检测,最后还是克莱尔赶来解围。
\"抱歉,\"她擦着汗解释,\"去年有人试图把鹅肝酱伪装成面霜带进来\"
主会场今天焕然一新。五十个操作台呈扇形排列,每个都配备了最先进的电磁炉和智能温控系统。中国队被分到了7号台,位置正对着评委席。杨龙试了试刀具架的手感,发现组委会有意把不同国家的队伍打散——他们左边是秘鲁队,右边是瑞典队。
砂时计正在检查设备,突然吹了声口哨:\"看看这个!\"她指着嵌入式冰箱的温控面板,\"精确到01摄氏度,比我们酒店的还高级。\"
豆苗和陆子浮忙着布置工作区。他们把带来的砧板按使用频率排列,调味料瓶按色系摆放,连擦手毛巾都叠成完全相同的长方形。这种近乎强迫症的整齐,引得路过的意大利厨师频频侧目。
周卓却对现代化设备嗤之以鼻。老爷子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个老式砂锅,小心翼翼地放在操作台角落。\"三十年前从景德镇定制的,\"他抚摸着锅壁上细微的裂纹,\"火候比那些电子玩意儿懂人心。\"
开幕式比预计晚了二十分钟开始。主持人是个戴圆框眼镜的美食作家,他的开场白夹杂着太多法语谚语,同声传译都跟不上节奏。杨龙的注意力全在评委席上——山本雄二坐在正中间,白发梳得一丝不苟,双手交叠放在桌面,像尊雕像。他右手边是留着山羊胡的杜卡斯,正用金丝眼镜布擦拭镜片;左手边则是传说中的\"味蕾暴君\"贝尔纳,老人满脸皱纹,但眼睛亮得吓人。
\"第一轮主题是"根源",\"主持人终于说到重点,\"请各位呈现最能代表本国烹饪文化本源的作品\"
抽签决定出场顺序时,豆苗抽到了18号,正好在中段。杨龙松了口气——太靠前容易被评委拿来当标杆,太靠后又会因审美疲劳吃亏。他环顾四周,发现大多数队伍都显得很紧张。挪威队的托尔森正在深呼吸,意大利主厨不停地在胸前画十字,只有日本队异常平静,佐藤甚至闭目养起神来。
准备时间还剩四十分钟。杨龙召集团队做最后确认。高汤已经重新加热到85度,白菜心在冰水中保持脆度,火腿丝切得能穿针每个细节都检查了三遍以上。周卓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倒出几粒暗红色的种子。
\"老家带来的,\"他把种子埋在砂锅底部的棉布包里,\"真正的川椒,巴黎买不到。\"
豆豆接过砂锅时,杨龙注意到她的手在微微发抖。这不是紧张,而是某种难以描述的期待,就像他们二十年前发布第一个游戏时的感觉。他轻轻握住妻子的手腕,感受到脉搏有力的跳动。
会场灯光突然暗了下来,大屏幕上开始播放往届比赛的精彩片段。当放到2019年中国队用豆腐雕刻的万里长城时,观众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杨龙在镜头扫过的角落里,看到了专程从成都赶来的周记老员工们,他们举着毛笔写的横幅,在法语环境中格外显眼。
\"接下来有请17号,泰国队!\"
随着主持人的宣布,会场气氛骤然紧张。泰国厨师们抬出一个巨大的石臼,开始现场研磨香料。青柠叶、香茅、鸟眼椒在石杵的碾压下释放出极具侵略性的香气,前排几位评委已经开始咳嗽。杨龙看到贝尔纳掏出块白手帕捂住鼻子,但眼睛却亮了起来。
\"他们在做冬阴功汤,\"豆苗小声解说,\"但用了分子料理技术,把汤做成了胶囊\"
泰国队的表演接近尾声时,周卓突然扯了扯杨龙的袖子:\"看日本队。\"
佐藤不知何时站了起来,正用一种古怪的姿势活动手腕。他的动作缓慢而精确,像是某种仪式前的热身。更奇怪的是,所有日本队员都保持着相同的呼吸节奏,仿佛被无形的丝线牵连着。
\"18号,中国队,请准备!\"
杨龙深吸一口气,最后检查了一遍刀具。刀刃在灯光下泛着青蓝色的光,像是渴望着与食材相遇。豆豆已经系好了围裙,她的厨师帽下露出几绺不听话的卷发,和二十年前一模一样。
\"记住,\"周卓在身后低声说,\"开水白菜不是做给评委吃的,是做给懂行的人吃的。\"
这句话像把钥匙,突然打开了杨龙心中的某个锁扣。他想起第一次看周卓做这道菜时,老人说过相似的话。那时候他还不懂,现在终于明白了——真正的美食超越比赛,超越评分,它只对懂得欣赏的人倾吐全部秘密。
会场灯光聚焦在7号操作台,上万双眼睛的注视像无形的重量压在肩头。杨龙拿起主厨刀,金属与磨刀石摩擦的声音在突然安静的会场里格外清晰。这一刻,他感觉不到紧张,只有一种奇异的平静,就像站在成都老茶馆的后院,准备做一道最平常的家常菜。
会展中心的空调发出低沉的嗡鸣,杨龙能感觉到后颈处有一滴汗正沿着脊椎缓缓下滑。他微微调整站姿,让白色厨师服的后领布料吸走那滴汗珠。面前的操作台被聚光灯烤得发烫,不锈钢台面反射的光斑在视野边缘跳动,像一群不安分的萤火虫。
豆豆正在整理刀具,她摆放刀柄的角度精确得像是用尺子量过——主厨刀与砧板呈四十五度,片鱼刀平行于台面边缘,雕刻刀单独放在绸布上。这个习惯从他们学厨就养成了,当时在周记川味馆狭小的厨房里,每寸空间都弥足珍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