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76章 勇气【1 / 2】

素小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初冬的杭州带着湿冷的寒意,杨龙站在辰星大厦顶层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玻璃上凝结了一层薄薄的水雾,他用指尖轻轻划过,留下一道清晰的痕迹。

办公桌上,一份来自斯坦福大学的学术报告静静摊开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勾勒出vr\/ar技术的最新突破。报告旁边是meta和苹果的发布会简报,还有几张索尼研发中心的内部照片——这些资料都是蔡浩宇通过私人渠道弄到的,上面还标注着\"机密\"字样。

\"看完了吗?\"豆豆推门走进来,手里端着两杯冒着热气的红茶。她今天穿了件深灰色的高领毛衣,衬得肤色越发白皙。

杨龙接过茶杯,温热透过陶瓷传递到掌心:\"看完了,比预想的进展快。\"

\"好消息?\"

\"也是坏消息。\"杨龙指了指报告上的一段数据,\"脑机接口的延迟已经降到11毫秒,触觉反馈精度提升了40,但\"

\"但还不够。\"豆豆接上他的话,目光落在报告最后的结论部分,\"离你们构想的"辰星ol"还差得远。\"

杨龙点点头,啜了一口茶。红茶醇厚的香气在口腔中扩散,带着淡淡的柑橘味——是豆豆最喜欢的伯爵茶。

\"蔡浩宇什么意见?\"

\"他建议我们去实地考察。\"杨龙放下茶杯,\"下周飞硅谷,已经约好了斯坦福和meta的人。\"

豆豆若有所思地靠在桌边:\"你觉得这次能看到实质性的东西吗?\"

\"难说。\"杨龙摇摇头,\"这些技术现在主要应用在军事和医疗领域,民用版本至少还要五年。\"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叩响,宋薇娜探头进来:\"杨总,蔡总到了,在会议室等您。\"

米哈游的会议室里,蔡浩宇正对着投影屏幕讲解一份技术路线图。他今天难得穿了正装,但领带依然松松垮垮地挂在脖子上,眼镜后的双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是索尼最新的vr头显原型机参数。\"他切换幻灯片,展示出一组令人咋舌的数据,\"单眼分辨率达到8k,刷新率120hz,fov扩展到150度\"

杨龙仔细查看着每一项参数,眉头渐渐舒展。这确实比市面上任何消费级产品都要先进,但距离他们构想的\"完全沉浸式虚拟世界\"还有不小差距。

\"延迟呢?\"

\"运动到成像延迟控制在15毫秒以内,但触觉反馈还有明显滞后。\"蔡浩宇推了推眼镜,\"最麻烦的是算力需求——要流畅运行这种画质的虚拟世界,至少需要目前顶级显卡三倍的性能。\"

杨龙沉思片刻:\"脑机接口那边怎么样?\"

蔡浩宇调出另一组数据:\"斯坦福的团队在非侵入式bci上取得了突破,现在可以通过头皮电极实现简单的指令输入,但精度远远不够游戏使用。\"

他播放了一段视频:一个瘫痪患者戴着布满电极的头盔,仅凭思维就能控制机械臂拿起水杯。虽然动作缓慢且不连贯,但已经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医疗级都这样,民用至少再等十年。\"杨龙一针见血地指出。

蔡浩宇苦笑:\"所以我们得做两手准备。\"

他切换到最后一页幻灯片——一个分阶段的开发计划。2024-2027年开发传统pc\/主机版的\"辰星ol\",同时持续投入vr\/ar和bci技术研究,待条件成熟时再推出完全沉浸式版本。

\"跟我想到一块去了。\"杨龙点点头,\"先确保核心玩法和内容质量,技术迭代可以慢慢来。\"

会议结束后,两人站在米哈游的天台上抽烟。冬日的阳光稀薄地洒在水泥地面上,远处的钱塘江泛着冷冽的波光。

\"说真的,\"蔡浩宇吐出一口烟圈,\"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可能这辈子都看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虚拟世界"?\"

杨龙望着天际线上模糊的群山轮廓,想起重生前那个时空中,直到2025年vr技术依然没有质的突破。但这一次,似乎有些不一样——科技进步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总会有人看到的。\"他最终说道,\"如果不是我们,那就是豆苗他们那一代。\"

蔡浩宇轻笑:\"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哲理了?\"

\"年纪大了。\"杨龙掐灭烟头,\"机票订好了,下周二飞旧金山。\"

出发前的周末,杨龙和豆豆去了西湖边散步。初冬的西湖游人稀少,残荷枯立在湖面上,勾勒出一幅水墨画般的景致。

\"这次去多久?\"豆豆挽着他的手臂,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凝结成小水珠。

\"一周左右。\"杨龙紧了紧她脖子上的围巾——是上个月新买的那条深蓝色羊绒围巾,\"先去斯坦福,然后去meta总部,最后到索尼研发中心。\"

豆豆点点头,突然停下脚步:\"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技术真的成熟了,"辰星ol"会是什么样子?\"

杨龙望着湖面上掠过的水鸟,思绪飘向远方:\"就像\"

\"就像《头号玩家》里的绿洲?\"

\"不。\"杨龙摇头,\"比那更真实,更\"他顿了顿,寻找着合适的词汇,\"更人性化。不是逃避现实的虚拟世界,而是拓展现实的可能。\"

豆豆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你最近说话越来越像哲学家了。\"

\"跟蔡浩宇学的。\"杨龙轻笑,揽住她的肩膀,\"走吧,天要黑了。\"

他们沿着湖边慢慢走着,身后是渐渐亮起的城市灯火。在这个平凡的冬日傍晚,关于未来虚拟世界的构想,似乎也变得触手可及起来。

旧金山国际机场,杨龙和蔡浩宇刚下飞机就被斯坦福派来的专车接走。车窗外,硅谷的阳光依然明媚,道路两旁是修剪整齐的草坪和低矮的科技公司办公楼,与杭州的都市景观截然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