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故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房遗爱稍作停顿,继续侃侃而谈:“我们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友好的种植方式,比如说推广间作套种,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种植不同作物,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减少病虫害。还提倡使用农家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外,我们还规划了一些生态保护区,严禁在这些区域进行开垦活动。目前来看,这些措施已经初见成效,生态环境破坏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听到房遗爱的回答,那位带头刁难的大臣也不得不暗自佩服,心中虽仍有不甘,但一时也找不出其他漏洞来刁难。
李世民听了房遗爱的应对,龙颜大悦:“房爱卿对改革中的问题了如指掌,应对之策也切实可行,实乃我大唐之幸。经济改革能有如今的局面,房爱卿居功至伟。”
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附和:“陛下圣明,房大人的确劳苦功高。”刚刚还暗流涌动的朝堂,此刻气氛缓和了许多。
然而,仍有部分大臣心有不满,却也不好再公然反对。其中一位大臣眼珠子一转,又想出一招:“陛下,房大人能力出众,为改革立下大功不假。但如今改革事务繁杂,若能多几位得力大臣协助房大人,想必改革能推进得更加顺利,也能让房大人不那么操劳。”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表面上是为房遗爱着想,实则还是想安插人手,分他的权。
房遗爱心里明白这大臣的心思,却也不好直接反驳。李世民何等精明,自然也听出了弦外之音,他看了看房遗爱,又看了看那位大臣,缓缓说道:“此事朕自有考量。改革至今,房爱卿尽心尽力,成绩斐然。至于协助之人,朕会谨慎挑选,确保改革稳步推进。”
李世民这话既没直接答应,也没完全拒绝,算是给了双方一个台阶下。
经过这场汇报会,房遗爱的地位暂时稳固了下来。而随着经济改革各项措施的持续推进,大唐的国力愈发强盛。长安城里一片繁荣景象,街道上熙熙攘攘,各国商贾云集。
“瞧一瞧看一看嘞,来自西域的精美香料,闻一闻提神醒脑哟!”“快来买大唐的丝绸咯,这手感,顺滑得像流水一样!”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商路贸易的繁荣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酒楼、客栈生意兴隆,工匠们的手艺愈发精湛,各种新奇的玩意儿层出不穷。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以前想都不敢想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这都多亏了房大人的改革呀!”一位卖菜的大爷笑着说道。
“是啊是啊,现在咱手里有钱了,想买啥就能买啥,这在以前可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儿。”旁边的大娘也跟着附和。
然而,房遗爱并没有被眼前的繁荣冲昏头脑。他深知,改革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虽说现在看着一片大好,但一些潜在的问题还是得提前考虑。比如商路贸易的进一步拓展,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贸易争端;货币体系虽然稳定,但随着经济发展,是否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还有农业方面,怎样持续保持生态与经济的平衡……”房遗爱时常在府中与幕僚们探讨这些问题。
“大人,依我看,商路贸易拓展可以尝试与更远的国家建立联系。但这路途遥远,风险也大,得想办法保障商队的安全。”一位幕僚说道。
房遗爱点点头:“没错,这确实是个难题。或许可以在沿途设立一些驿站,既能为商队提供休息补给,又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另外,加强与各国的外交沟通,签订贸易协定,保障双方的权益。”
就在房遗爱为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谋划时,朝堂上又有了新的动静。这次不是反对,而是有大臣提议为房遗爱加官进爵,表彰他在经济改革中的卓越贡献。
“陛下,房遗爱推行经济改革,使我大唐国富民强,理应加官进爵,以彰显陛下对功臣的嘉奖。”一位大臣上奏道。
李世民听后,心中也觉得房遗爱确实当得起这份殊荣,但他也担心此举会引起其他大臣的不满,于是说道:“房爱卿的功劳朕自然清楚。只是加官进爵之事,还需从长计议,以免寒了其他大臣的心。”
房遗爱得知此事后,赶忙进宫面圣:“陛下,臣推行改革,只为大唐繁荣,百姓安康,并非为了加官进爵。如今改革尚未大功告成,还有许多事要做,臣恳请陛下暂不考虑此事。”
李世民看着房遗爱,眼中满是赞赏:“房爱卿心怀天下,淡泊名利,实乃我大唐臣子的楷模。既然你如此说,那加官进爵之事暂且搁置。但你放心,朕心中有数。”
虽然房遗爱拒绝了加官进爵,但民间对他的赞誉却越来越高。街头巷尾都流传着房遗爱的故事,他成了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
“听说了吗?房大人又想出了新法子,要让咱们大唐的生意做到天边去呢!”一个年轻人兴奋地对同伴说道。
“那可不,房大人可厉害了。要不是房大人,咱们哪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同伴一脸敬佩地回应。
然而,树大招风,房遗爱的声望日隆,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这些人虽然不敢再公然反对改革,但却在暗中使绊子。
“哼,房遗爱不过是运气好罢了,把他捧得这么高,我实在不服气。”一个官员在私下里抱怨道。
“是啊,咱们得想个办法,让他出出丑,灭灭他的威风。”另一个官员附和着。
他们思来想去,决定在民间散布一些对房遗爱的负面谣言,企图破坏他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你们知道吗?房遗爱表面上为百姓谋福利,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政绩,那些改革措施都是花架子,根本没给百姓带来什么真正的好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集市上悄悄说道。
刚开始,百姓们并不相信这些谣言,还纷纷为房遗爱辩解:“你可别胡说,房大人的好我们都看在眼里,怎么可能是你说的那样。”
但谣言传得多了,难免会有人产生怀疑。“哎呀,会不会真有这种事啊?虽然现在日子是好了,但说不定房大人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一些意志不坚定的百姓开始动摇。
房遗爱得知这些谣言后,心里很是气愤,但他知道不能冲动行事。“这些人真是可恶,想用这种手段来破坏改革的成果和我的声誉。但我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得想个办法让百姓们看清真相。”
房遗爱决定召开一场公开的演讲,邀请百姓们参加,亲自向他们解释改革的初衷、过程和成果,让百姓们明白改革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演讲那天,广场上挤满了人。房遗爱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百姓,大声说道:“乡亲们,最近我听说了一些关于我的谣言,说我改革是为了自己的政绩,没给大家带来好处。我想问问大家,这几年咱们的日子有没有变好?”
“变好了!”百姓们齐声高呼。
“对呀,以前咱们吃不饱穿不暖,现在不仅吃得饱,还能穿得好,这都是改革带来的好处啊。我推行改革,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让大唐越来越强盛。那些谣言都是别有用心的人编造的,大家千万不要相信。”房遗爱诚恳地说道。
接着,房遗爱又详细讲述了改革的各项措施,以及这些措施是如何实施,如何给百姓带来利益的。百姓们听了,纷纷点头。
“房大人,我们相信你!那些造谣的人太坏了!”一个大爷大声说道。
“对,我们再也不信那些谣言了!”百姓们纷纷响应。
经过这场演讲,谣言不攻自破,百姓们对房遗爱的信任更加坚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改革的成果越发显着。大唐的影响力在周边国家乃至更遥远的地方都越来越大,各国纷纷派使者前来学习大唐的先进经验。
“大唐的经济改革实在令人钦佩,我们此番前来,就是想学习大唐的治国理政之法,还望陛下不吝赐教。”一位外国使者恭敬地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笑着说道:“大唐向来开放包容,欢迎各国使者前来交流学习。希望我们能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房遗爱作为经济改革的主要推动者,自然也参与到与各国使者的交流中。他详细地向使者们介绍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使者们听得如痴如醉,连连称赞。
“房大人,您的智慧和才能令人敬佩。若不是您,大唐怎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一位使者对房遗爱竖起大拇指。
房遗爱谦虚地说道:“这并非我一人之功,是陛下的英明领导,以及众多大臣和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房遗爱的努力下,大唐的经济改革圆满成功,国家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但房遗爱并没有骄傲自满,他深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等待着大唐。
“改革之路没有尽头,我们不能满足于现状,要不断探索,不断前进,才能让大唐永远繁荣昌盛。”房遗爱在一次朝堂会议上说道。
李世民点头赞许:“房爱卿说得对。大唐的未来,还需各位爱卿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