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34章 多措并举解难题【1 / 2】

北山故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房遗爱雷厉风行,迅速将稳定金融市场和保障粮食产量的措施付诸实施。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和给予种粮农民补贴的消息传到农村,农民们顿时炸开了锅。

“哎呀呀,房大人可真是咱的大恩人呐!这粮食收购价一提,补贴又给上,咱种粮也能过上好日子咯!”一位老农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都开了花。

“是啊是啊,这下咱也不用愁种粮不赚钱啦,还能在空地上种点茶树桑树啥的,多一份收入,美滋滋!”旁边的年轻后生也跟着乐呵。

在这些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农民们纷纷合理规划起土地,一部分继续种粮,一部分种上了与商路贸易相关的经济作物。一时间,田野里又恢复了生机勃勃的景象,粮食产量开始逐渐回升。

而在金融市场这边,统一通用票据兑换比率和发动百姓举报投机者的策略也成效显着。那些原本妄图通过套利发财的投机者们,瞬间没了操作空间,一个个如丧家之犬。

“这房遗爱太狠了,一下子就断了咱们的财路,现在可咋办?”一个投机者垂头丧气地抱怨着。

“哼,还能咋办?赶紧收手吧,再被抓到,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另一个投机者心有余悸地说道。

随着投机者们纷纷收手,市场上通用票据的供求关系逐渐恢复正常,物价也开始稳定下来。商人们的脸上又重新洋溢起了笑容。

“房大人这一招可真是厉害,市场终于安稳下来了,咱们的生意也好做啦!”一个绸缎庄老板高兴地说道。

然而,房遗爱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新的麻烦又找上门来。随着商路贸易的不断拓展,大唐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差异引发的贸易纠纷也越来越多。

“房大人,这次可麻烦大了!有个西域商队,他们觉得咱们大唐的度量衡和他们不一样,在交易的时候吃了亏,现在闹着要退货,还说以后再也不和咱们做生意了。”负责商路贸易管理的官员急匆匆地跑来汇报。

房遗爱一听,眉头紧皱:“这事儿确实棘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度量衡、交易习惯都不一样,这很容易引发矛盾。走,咱们去会会这个西域商队。”

房遗爱来到西域商队的驻地,只见商人们一个个面色不善,货物堆在一旁,气氛十分紧张。

“各位老板,我是大唐负责贸易事务的房遗爱,听说你们在交易中遇到了问题,咱们有话好好说。”房遗爱满脸笑容,试图缓和气氛。

西域商队的首领哼了一声:“房大人,你们大唐的度量衡和我们那儿不一样,我们按照你们的规矩交易,结果发现亏了不少。这生意没法做了!”

房遗爱连忙解释道:“首领,这确实是我们考虑不周。但大唐地域广阔,各地度量衡也存在差异,我们正在想办法统一。这次的事儿,我们一定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西域商队首领皱着眉头问:“那你说怎么解决?”

房遗爱思索片刻说:“这样,我们重新核算这批货物的价值,按照你们西域的度量衡和交易习惯来,该补给你们的,一文不少。同时,为了表达我们的歉意,大唐愿意在今后的交易中,给你们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西域商队首领听了,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房大人,你说话可要算数。”

房遗爱拍着胸脯保证:“首领放心,我房遗爱向来说话算话。”

经过一番协商,双方重新核算了货物价值,大唐这边补给了西域商队相应的货物,一场贸易纠纷暂时得以平息。

可这事儿刚解决,又传来一个消息,说是有一批运往西域的丝绸在途中遭遇了暴雨,部分货物受损。西域商人验货时发现了问题,要求大唐赔偿全部损失,否则就拒绝支付货款。

“房大人,西域商人这次可不好说话,他们非要咱们全赔,不然就和咱们翻脸。”负责押运货物的官员哭丧着脸说道。

房遗爱头疼不已:“这天灾造成的损失,让咱们全赔,确实有些不合理。但要是处理不好,影响了和西域的贸易关系,那可就麻烦了。”

房遗爱再次和西域商人展开谈判。

“各位老板,这次货物受损是天灾所致,并非我们有意为之。大唐愿意承担部分损失,但全部赔偿实在有些困难。咱们做生意,讲究的是长久合作,这次就各退一步,如何?”房遗爱诚恳地说道。

西域商人却不依不饶:“房大人,货物受损是事实,我们不管是不是天灾,我们只看结果。如果不全部赔偿,这生意以后就别做了。”

谈判陷入了僵局,房遗爱心里明白,不能轻易妥协,但也不能把关系闹僵。

“各位老板,这样吧,除了承担部分损失,我们再额外给你们提供一批优质丝绸作为补偿,而且下次交易,价格上再给你们优惠。您看这样行不行?”房遗爱抛出了新的方案。

西域商人们听了,交头接耳商量起来。过了一会儿,商队首领开口道:“房大人,看在你这么有诚意的份上,我们就同意你的方案。但下不为例,以后可不能再出这种事了。”

房遗爱连忙点头:“一定一定,感谢各位老板的理解。”

解决完这两起贸易纠纷,房遗爱深知,随着商路贸易的不断发展,类似的问题肯定还会出现。必须得建立一套完善的贸易纠纷解决机制。

“看来得召集各方人士,好好商讨一下,制定出一套大家都能接受的贸易规则,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纠纷。”房遗爱自言自语道。

然而,就在房遗爱准备着手建立贸易纠纷解决机制的时候,朝堂上又有了新的动静。一些保守派大臣认为房遗爱频繁与西域等国打交道,会让大唐的文化受到冲击,主张限制商路贸易的规模。

“房遗爱,你如此大力发展商路贸易,引得众多外邦之人涌入大唐,长此以往,大唐的礼仪文化将受到玷污,此风不可长啊!”一位保守派大臣在朝堂上慷慨激昂地说道。

房遗爱赶忙反驳:“大人此言差矣。商路贸易不仅能促进大唐经济发展,还能让大唐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只会让大唐更加繁荣昌盛,何来玷污之说?”

另一位保守派大臣也站出来说:“房遗爱,你不要强词夺理。外邦之人习俗各异,难免会带来一些不良风气,影响大唐百姓。”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看着朝堂上争论不休的大臣们,心中也是左右为难。一方面,他看到了商路贸易给大唐带来的经济繁荣,房遗爱为此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他也看在眼里;另一方面,保守派大臣们提出的文化冲击问题也并非毫无道理。

沉默片刻后,李世民缓缓开口:“各位爱卿,都先静一静。房爱卿大力发展商路贸易,其心可嘉,成果也显着,这一点朕是认可的。但文化传承与保护,同样至关重要。”

房遗爱赶紧说道:“陛下圣明。臣以为,文化交流是一把双刃剑,虽可能带来一些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我们可以在促进贸易的同时,加强对大唐文化的宣扬与保护,让外邦之人了解并尊重我们的文化。”

一位保守派大臣哼了一声:“说得容易,做起来谈何容易?外邦之人习性各异,谁知道他们心里怎么想的。”

房遗爱笑着回应:“大人,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比如在商路沿线设立文化交流场所,向外邦商人展示大唐的礼仪、文化、艺术等。同时,对于进入大唐的外邦之人,要求他们遵守大唐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李世民听了,微微点头:“房爱卿的提议倒是可行。既不能因噎废食,阻碍商路贸易的发展,也不能忽视文化保护。这样,房爱卿你负责制定一套具体的文化交流与保护方案,呈给朕审阅。”

房遗爱拱手领命:“是,陛下。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

解决了朝堂上的争议,房遗爱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建立贸易纠纷解决机制。他广发告示,召集了大唐各地的贸易行家、律法专家,以及一些熟悉外邦情况的人士。

众人齐聚一堂,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