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提河朔藩镇,单说淄青藩镇靠贩盐,每年就能获利七十万贯。
反观陇西镇,刘继隆这段时间好好算过,如果不算朝廷赏赐的绢帛,仅凭陇西自己的产出,每年收入仅够养军。
当然,这是此前的产出情况,而非如今。
收复岷州后,刘继隆得到了他最需要的一件东西,那就是硫磺。
岷州的硫磺矿并不大,每年产出不过三四千斤,用来制作黑火药,差不多能年产上万斤黑火药。
这黑火药,刘继隆主要用来攻城和采矿。
别的不提,单说陇西的金矿绝对不少,不然也没有办法每年上贡数百两麸金。
除此之外,铜矿和银矿也是重点。
依靠这些矿藏,刘继隆才能在养军之余壮大陇西。
想到这里,刘继隆开口说道:
“张昶,我需要招募一批耳聪目明的老鳏夫。”
“这些人我有用,你招他们前来,命人在凤凰山内修建一座石堡,日后他们便在石堡内生活。”
黑火药虽然还有几十年就会被发现并运用到战场,但在当下还是不传之秘。
何况刘继隆可不会像杨行密那样浪费火药,他手中的火药要用在关键处。
“节帅放心,这种鳏夫在境内很多,用不了几日我就能给你招来。”
张昶笑着应下,紧接着与刘继隆寒暄几句。
就在二人准备起身去内堂吃饭的时候,衙门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节帅!刺史!”
一名校尉急匆匆跑入其中,张昶皱眉道:“叫魂呢,你这杀才!”
“不是……”校尉急忙停下作揖,高兴道:“节帅、刺史,河西的高转运和崔县令带人来投奔我们了!”
“你说什么?”刘继隆扒开张昶,惊喜道;
“你说高进达和崔恕带人来投奔我们?他们在哪?”
“在五泉!”校尉急忙解释道:“窦县令派轻骑通传,询问将他们安置何处。”
“送到狄道来!”刘继隆高兴回应,随后便见校尉应了一声,急忙往外面赶去。
在他走后,刘继隆高兴地来回渡步:“好…好…好……”
他不停叫好,旁边的张昶也高兴道:“太好了,高转运和崔恕来了之后,临州事情就没有那么多归我管了!”
对于张昶而言,仅仅治理一个临州,他并不会感到头疼,毕竟他还是跟着刘继隆学过四年知识的。
可问题在于,随着陇西军不断扩展,如今八州十六万军民的事情都在往临州送,可把他难坏了。
以他那点墨水,现在还应付不过来这么多事情。
高兴之余,张昶也反应过来了一件事,急忙道:
“不对啊节帅,张节帅他们会这么轻松就放高转运他们过来陇西吗?”
“此外,广武那边的李仪中,似乎也有一整年没与我们联系了。”
“节帅……”张昶脸上浮现犹豫之色,扭捏道:“您说河西是不是出事了?”
“……”刘继隆沉默皱眉,片刻后摇头道:
“暂且不用管,等高转运他们来了,便知道河西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般说罢,刘继隆便带着张昶去内堂吃饭去了。
由于临兰官道修通,从兰州五泉县往临州狄道而来,也不过三日时间罢了。
若是轻骑疾驰,那一昼夜便能抵达,而高进达等人拖家带口,故此慢了些。
待刘继隆接到他们,已经是三月二十四日午后了。
刘继隆率昔日山丹军的二百余名老卒在狄道城北五里外迎接高进达他们,这二百余名老卒,昔日大部分都是兵卒、伙长和队正,官职最高的便是旅帅。
至于旅帅之上的那些老人,眼下已经成为各州的刺史、别驾、主薄和都尉、别将了。
一路走来,身边人死伤不少,尚铎罗的那一千人只有不到七百人还活着,而山丹和昌松招募的弟兄,只有不到一千人还活着。
狄道城东边的凤凰山国殇墓园内,又添了三百多座新坟,都是阵没于收复四州中的弟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