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祁钰想都没想,直接驳回,在他的规划之下,现有占地面积足够维持十年运转。
这群大臣整天想着扩建,无非就是以为面积大了,买的商品越多,他们的分红也会水涨船高。
倒是各大工厂,迫切需要扩建。
工部尚书石璞向户部尚书钱远鹤申请拨款一千万两,增建五期、六期工厂。
这一次,没有大臣出言反对。
甚至有人开口建议,让石璞的格局放大一点,直接申请拨款三千万两,多建几个工厂。
石璞无语的瞪了那人一眼,你以为我不想吗?
可这个扩建计划,是君父制定的,我只不过是代君发言。
如今,大明主要有制衣厂、炼钢厂、制纸厂、以及正在建设的车船厂。
一期工厂在永平府,二期工厂在顺天府,三期工厂在应天府,四期工厂在永州府。
五期和六期工厂,朱祁钰打算将其放置在汉中府和重庆府。
工厂虽然不在天子的眼皮底下,但是,朝廷的每一处工厂都有宋氏兄弟率领的京师八大营官兵,严加看守。
不说做到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严格控制出入人群,还是可以做到的。
朝廷工厂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促进当地百姓就业。
朱祁钰其实丝毫不担心技术外泄,即便你们知道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又如何?造得出来吗?
先不说主体材质耐高温钢,就说密闭性必需材料橡胶,让那群商人去琢磨,一辈子都搞不出来。
朱祁钰恨不得他们真的能整出来,他说不定还会大力扶持。
这就是技术牢牢掌握在手里,带来的安全感。
目前,朝廷的四期工厂,其实已经可以满足内需。
之所以还要扩建,是因为朱祁钰打算重启“下西洋”的计划。
先安排人去探探路,光明正大的赚他们的钱。
等到时机成熟,再用坚船利炮轰开国门,开启殖民时代。
一期车船厂已经快要完工,也许在景泰八年,十万吨级别的皇明宝舰就能下水了。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约长148米,宽60米)”
再看马欢《瀛涯胜览》记载,宝船共有“九桅十二帆“。
后世中科院依据明朝造船厂遗址的考古成果,合理推测,郑和船队的船只吨位大概在“5000-10000”吨级别。
朱祁钰就是要打破这个记录!
“朕要造十万吨的皇明宝舰!”
那么问题来了,十万吨级别的船,到底有多大呢?
由于大明目前已经掌握初代增程驱动技术,造船规格与后世相差无几。
长度380米,宽度70米。
科学的本质就是“烧开水”,老旧的航空母舰基本采用增程技术,核动力不过是将柴油机替换成更先进的核反应堆。
相比郑和船队,大约是2倍的庞大。
当然,只是主船才这么大,船队其他船,肯定会小一点。
不过,这个庞然大物要想顺利远航,增程技术必须要在五年内取得巨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