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水太凉”那是清朝书生造的梗,历史上的钱谦益,散尽家财资助反清复明的事业。
“臣,拜见君父。”钱远鹤恭敬拜道。
朝堂上的大臣,见到本人后,微微皱眉。
实在是年轻得有些过分了吧?
他真的能担当得起户部尚书这份重任吗?
最关键的是,钱远鹤在朝中一直是个小透明,从五品小吏直接提拔成正二品大臣,怕是有很多人心中不服。
不过,君父选人,自有他的道理,咱也不好说什么。
要说最不服的,莫过于户部左侍郎刘中敷,他勤勤恳恳的做了好多年户部侍郎,结果尚书捞不到也就罢了,还被调离京师?
原因就是,朱祁钰是个重生者。
在历史上的景泰三年,刘中敷因“怠职”被劾,降为广东参政。
他在财政改革的工作中,处理事情犹豫不决,缺乏应有的决断力。
对于这样的臣子,你说朱祁钰还有什么理由重用?
之所以选钱远鹤做户部尚书,源于对方的一封奏章,写了一大批关于“天市坊”后续的运营计划设想。
朱祁钰看了眼,非常认可,觉得这小伙子有前途,于是破格提拔。
有想法和干实事,是互不相干的。
钱远鹤能不能保持住户部尚书这个位置,后续就要看他自己的表现了。
营部初立,第一天就下达任务。
下朝之后,江渊被叫到乾清宫的偏殿喝茶。
“朕给你几个任务,你听好了。”
江渊脸色变得凝重,连忙抓起纸笔,认真聆听。
“首先,之前收购的湖州茅氏书肆,全部改造成天书阁。”
“其次,将没收的华亭徐氏布庄,三分一改造成天宝阁,三分二改造成天书阁。”
“内部装修,务必做到统一风格。”
本来,朱祁钰是打算将华亭徐氏的布庄/衣行,改造成天衣阁的。
但是转念一想,如此设置,太过分散,不便管理。
天衣阁目前是朝廷的招牌商铺,客户数量始终保持稳定,没必要新增分店去分流。
其次,绝大多数客户,都是冲着天衣阁才进去“天市坊”的,如果开设分店,他们不来“天市坊”,岂不是让天欢阁、天味阁的人流量减少?
这是得不偿失的一步棋。
除此之外,朱祁钰还想过。
自从华亭徐氏“低买高卖”的行为被曝光,他就在考虑,要不要发展下线经销商?
后来,他否定了这个想法。
一旦设立经销商,那朝廷就很难管控了。
谁敢保证下面的人,不会恶意加价,从而损坏天衣阁的声誉?
与其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不如保持正统。
朝廷下场经商,不能只以赚钱为目的。
而天书阁,就不存在这种烦恼。
经过调研,来天书阁的客户,绝大多数都不买书,而是进来白嫖的。
天书阁的主要盈利,来自于《天听录》这款八卦报纸。
将免费书店开遍天下,可以视作一项民生福利。
古代学子读书有多困难?在宋濂写的《送东阳马生序》有体现。
朱祁钰在现代社会留学过,他对照中外古今史料后,发现一个维持统治的绝佳办法。
“愚民”不如“娱民”。
难道百姓没读过书,他们就不会造反吗?
还不如让他们多读点书,明白一些仁义礼智信,安分一点。
义务教育,在明朝暂时是行不通的,条件不允许。
开设免费书店,同时也是对朝廷的一种颂扬。
如果你是一名穷书生,通过在天书阁苦读,最终考上进士。
你难道不会念皇帝的恩吗?
明朝虽然没有唐朝那么夸张,唐朝的世家是真的完完全全垄断了知识。
但是在大明,依旧有很多人读不起书,没有机会读书。
朱祁钰想要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天书阁至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