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10章 织女缝纫机【2 / 2】

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奇怪的是,棉花年产量提高,棉布非但没有降价,反而涨到300-500钱一匹?

归根结底,因为大明棉纺织业中心就在江南区域,市场价格一直被江南财团操控着。

他们买着更便宜的原材料,却卖出更高昂的价格,以此谋取暴利。

又因为“税粮可折收棉布”这项税收政策,以此可以抵税。

大明经济的崩溃,并非一朝一夕,纺织业只是一个缩影。

如果朱祁钰不下场解决这个隐患,真对不起他京大历史博士后的身份。

大明制衣厂,并非只是生产棉布,还有加工车间。

如果只是卖棉布能赚多少钱?加工产品才是利润。

可是,明朝并没有缝纫机,基本还是人工剪裁、缝制的流程。

别忘了朱祁钰的身份,他对明中期的历史研究极其专业,曾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但这并不代表,他不懂其他朝代的历史。

朱祁钰对明清、近代史极其感兴趣,研究也是最深的。

其中,近代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就曾经对缝纫机做过描述。

【“上有铜盘一,衔双翅,针下置铁轮,以足蹴木板,轮自旋转,手持绢盈丈,细针密缕,顷刻而长。”——《弢园文录外编》】

虽然朱祁钰不懂缝纫机,但是参考答案都出来了,能极大的降低研发难度。

众所周知,手工缝线的动作,是先将针从布的上方刺下,再从下方拉回,如此反复。

常规的缝针,针眼在上方,那如果针眼放到下方针尖处,是不是就不用反复翻转针头了?

但是,又会遇到另一个问题,如何将线固定在布的下方呢?

说起来挺简单,只需要穿布后,在下方留一个线圈,在下一次针脚穿刺后,也穿过这个线圈就能完成。

原理简单,那如何达成效果呢?

徐乐池与织布女工讨论的时候,有一名女工提出,能否像织布一样,增加一个类似“梭子”的装置?

当针穿过布料,梭针也同时穿过线圈,如此反复工作。

朱祁钰看了第一代缝纫机成品之后,建议他们将梭针改成旋转的轮子。

他虽然不懂缝纫机的工作原理,但是他曾经在博物馆见过成品啊,哪里少了零部件,他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最后,又增加了压脚和送布犬,能让布料在缝制时能自行移动,针脚整齐。

至此,脚踏缝纫机正式问世。

朱祁钰将其命名为“织女”,与蒸汽提花机的“牛郎”名称相对应。

当棉布从“牛郎”提花机生产车间出来后,会被拉到“织女”缝纫机生产车间。

然后,一万台缝纫机,日以继夜的工作,将棉布制作成平民百姓穿的服饰。

前面说过,景泰年间,一匹棉布可售300-500钱。

而一套男性穿的粗布短衣(裋褐),单件价格平均约为120钱;一套女性穿的棉布袄裙,因裙子耗布更多,单件价格平均为600钱。

一匹布,可以制作出4件裋褐,3套袄裙,无论怎么计算,都是赚的。

但是,朱祁钰会按照现有的市场价去售卖吗?

既然要向江南财团发起挑战,那就必须要制定下一个惊爆眼球的价格。

换种角度想,这是朝廷向平民百姓发的福利,变相的降低生活成本。

景泰二年,大明五十府的天衣阁,在元宵节当日,正式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