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06章 火轮司【2 / 2】

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另一边,徐乐池等人与众多女工在秘密研发蒸汽纺织机。

“我有个问题,现如今我们民间最先进的纺织车,是什么?”

一位纺织女工回答道:“回侍郎,是八锭纺车。”

后人只知晓珍妮纺织机,却极少有人听说过八锭纺车的赫赫大名。

在过去传统的纺织车多为单锭或三锭,到了明朝,纺织女工在元朝黄道婆的三锭纺车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发展出五锭、八锭甚至更高的纺车。

八锭纺车能同时驱动8个纱锭,效率成倍提升,并且采用脚踏板(连杆机构)带动轮轴,能让操作者解放双手,同时控制多个纱锭。

据《天工开物》记载,明朝1名纺织女工一天就能纺纱1-2斤。

明朝的八锭纺车领先西方200多年,巧合的是,18世纪的珍妮纺织机最初也是八锭版本,只不过将驱动方式从脚踏改成手摇。

多的就不说了,好吧。

学生都能搞得出来,老师凭什么不行?

在定制机械纺车的时候,他们遇到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难题,就是该如何分纱?

传统分纱都是人工的,整上蒸汽机后,就要尽量满足自动化生产需求。

那什么是分纱呢?

纺织工手里拿着缠绕着线圈的梭,在垂直的经纱之间来回穿梭,将横着的纬纱织进去,如此往复的动作,便叫分纱。

徐乐池对纺织工作不太了解,他暂时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不过,这时候有一位纺织女工说道。

“侍郎,既然分纱是横行,咱们是不是可以设置一条横杠,让它有秩序的穿梭在经纱里?”

徐乐池顿时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太妙了!确实可行!

有了想法,就立即实行。

在五十多名纺织女工的协助下,大明首台机械化纺车,成功问世。

朱祁钰被邀请到工部参观。

然而,皇帝看了却不太满意。

为什么呢?

因为这样简单的流程,最多只能织出样式简单,甚至没有图案的纱。

众所周知,市场上流通的高级纱布,都是色彩艳丽,且图案纹路优美华丽的。

机械化纺车织出来的纱,能卖几个钱?

没错,因为色彩图案单调,确实可以极大的改善贫民生活,能够让许多穷人买得起衣服穿。

但是,这不是朱祁钰的追求。

江南财团最大的王牌,就是他们已经垄断了高级纱布的市场。

朱祁钰想干掉的,正是这部分!

“有没有办法,能让纺车织造出好看的花纹?”

徐乐池犹豫:“这个”

一名纺织女工连忙抢答:“陛下,你说的花纹,都是在提花机织造出来的。”

提花机?朱祁钰觉得有点熟悉。

其实,哪怕到了现代,纺织工艺依然没有太多的进步,还在使用提花机生产衣服。

只不过,现代的提花机从手工变成机械电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