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蒋贵一众武将,在朱祁钰成功举鼎之后,心中产生了崇拜之情。
“陛下,神武!”这句话,发自内心。
朱祁钰重新回到皇位上,脚步沉稳,看不出来有任何负伤,只觉得酒醒了半分。
这个鼎其实也没多重,不至于受伤。
他只需要证明,自己比你们这群武将要强。
++++++++++
皇帝自带滤镜,哪怕再昏庸,下面的臣子依旧会尊敬。
若是,皇帝自身比你们强呢?又会如何看待?
朱祁钰缓缓坐下,他扫视一周,淡淡道。
“诸卿,为大明奋战半生,劳苦功高,朕都看在眼里。”
“念及诸卿年事已高,不妨,长江后浪推前浪?”
此话一出,众将感觉不妙。
原来,之前一切,都只是新帝的情绪铺垫罢了。
陛下之所以举鼎,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现在是年轻人的时代,你们这群连区区三百斤的鼎都举不起的老人,该退下了。
“只要尔等愿意解甲归田,朝廷不会亏待你们,人均爵升一级。”
升爵,不仅意味着社会地位的提高,还有更好的福利。
不少老将,其实早已萌生退意,现在正好有这个机会,他们没有多想,纷纷将将符留下。
蒋贵,就是其中之一,他甚至是最快交出将符之人。
他都七十岁了,真不想再奔波劳累。
而其他年龄在三四十岁的将领,表现得有些犹豫。
“尔等,不必感伤,若是感兴趣,可前往御武院教导新人,继续为大明发光发热。”
“御武院?”这群归京的将领,可不清楚什么是御武院。
兵部尚书于谦主动解释一番,他们终于明白了。
以前,朝廷不是没有类似的教育机构。
早在开朝初期,洪武年间便创立了“武学”,主要培养武官和军事人才。
后来在永乐年间,更加细分的开办了“京卫武学”,为京城卫所军官设立的军事教育机构。
而朱祁钰,将“武学”和“京卫武学”合二为一,甚至拔高了御武院的地位。
在过去,“武学”的地位比国子监(文官教育机构)要低得多。
现在不一样了,与翰林院平起平坐。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想在大明当将军,就必须要获得御武院的毕业证书。
更是引进了现代军事教育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军事人才。
在过去,武学的教育内容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兵法、骑射、个人武艺等方面。
以师徒传授和个人练习为主,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
而且,教育对象主要是贵族和军官子弟,普及率低。
朱祁钰既然下定决心要做,就要彻头彻尾的改变。
首先就要对“武举”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过去,明朝武科分“武科”和“文科”。
武科的考试项目分别是:“骑射、步射、刀法、枪法、举重、马术、拳脚”。
文科主要是考察兵法、策论以及默写武经七书。
不管是武科还是文科,光是看到这些考试项目就应该有自知之明,你家里没条件别来报考,跟你没关系。
都说穷读书、富学武。
农民的孩子,估计一辈子都没摸过刀枪箭,更别提骑马。
所以,朱祁钰为了招揽民间的人才,给予平民更多自我实现的机会。
新“武举”,考的是人人都会的运动项目,主要测试你的力量、耐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别跟我说,跑步你都不会?
至于刀枪箭、马术、兵法,可以在御武院培训。
别以为考进了御武院就高枕无忧了,如果学习成绩不及格,也是要被清退的,并且禁考两届。
蒋贵没有多想,立即拜道。
“陛下,臣愿意前往御武院担任教官。”
朱祁钰点点头,他淡淡的扫了眼其他将领。
“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