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搞不懂,到底是朱祁镇的人格魅力太大,还是瓦剌汉子太过重情重义?
本该重蹈“靖康之耻”悲剧的朱祁镇,活生生的扭转成个人喜剧。
等等,这时候应该会有人好奇,朱祁镇和伯颜帖木儿之间,是不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莫非,他是个?
还真有这个可能性,关于明英宗的特殊癖好,野史记载了,还不止一部!
【“天顺间,马良者,貌温严,少以幼童侍青宫,既即位,有龙阳之幸。”——《皇明奇事述》】
【“又有都督同知马良者,少以姿见幸于上,与同卧起驯至极品。”——《万历野获编》】
不是,果真极品吗?
顺天府。
朱祁钰出宫,他来到京师内的军器局。
明朝中央直属的兵器制造机构,一共有两个,分别是兵仗局和军器局。
兵仗局,主要负责制造盔甲、弓箭、长枪等冷兵器,军器局则是专门制造火器,两者均隶属于工部管理,分工十分明确。
朱祁钰自然清楚,现阶段的火炮和火铳,存在大量缺陷。
前世当过兵的他,也掌握了现代军械的制造原理。
只是时间太短,想要让火器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极难实现。
即便知晓原理,要想在古代复刻也不容易,必须要解决以下几大难题。
1首先,现代枪械多使用高强度合金钢、铝合金、复合材料等材质制造,而古代冶金技术有限。
朱祁钰只是明白枪械原理,又不是材料科学专家,这个学科有点套娃。
众所周知,冶金无非是熔炼金属,但是,你知道在熔炼期间,必须加入溶剂和精炼剂吗?这些特殊的化学成分,又涉及到另一种学科。
2好,假设已经解决了材料问题,又会面临第二大难题,精密加工技术。
既要枪械的材质具备高硬度、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那就不可能用人工锻造打磨。
现代枪械都是用高精度机床进行加工,零件尺寸精确到微米级别,一微米等于百万分之一米。
3第三大难题,无烟火药和黑火药的巨大差距。
古代黑火药燃烧效率低、威力小、残留多,且容易受潮,难以提供足够的推进力。
这就导致明初火铳的杀伤距离实际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远,仅有四五十步。
而且,每次射击之后,还要将拿根棍子在枪管里捅啊捅,弹药装填速度太慢。
好消息是,朱祁钰知道无烟火药的制作原理。
4尽管古代缺乏流体力学、弹道学、材料力学等科学理论,且依赖手工制作,难以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
震惊,一个穿越者,居然在古代将现代军械手搓出来?
嘶——莫非您是钱老?
以朱祁钰的知识储备,哪怕不能完美复刻现代枪械的威力,遥遥领先当代,还是能够轻松做到的。
明初火器确实世界领先水平,只是从中后期开始,渐渐落后于西方。
好在明朝没有闭关锁国,汉人热衷于学习。
耳熟能详的鸟铳、红夷大炮,皆是引进于西方技术,先采购,再仿制,更是改造出一系列脑洞大开且实用型强的火器。
纵观世界火器发展史。
全世界第一种能发射子弹的枪械,是宋朝发明的,用竹筒制作,射程5-10米,一次性物品,用完就丢。
元朝中期,将竹筒改进为金属,创造出火铳,可以重复使用,射程增加到50-100米。
接下来是火门枪→火绳枪→燧发枪→针发枪,沿用至今。
由于无烟火药和金属弹壳,朱祁钰还没有动手研发,所以他最多只能将撞击式燧发枪(黑火药)捣鼓出来。
即便如此,射击效率相比火铳,已经提高了500。
制作图纸已经给到军器局,今天就是去检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