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04章 制片厂改剧本【1 / 1】

阿斗啊啊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大成第二天早上八点骑着自行车来到了京城电影制片厂,周良世正在单位门口等着他。

“大成来了,走,我带你去办公室”周良世和张大成放好自行车,一起来到了编剧部门,他今天的任务是讨论《闪闪的红星》中的几个细节。

“大成,这个地方,你看看,我们是不是这么说比较好?”张大成和几个编剧简单的认识了一下,便快速的进入了工作状态。

“王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张大成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进行了沟通,然后几人讨论了一下,最后达成了共识。

“大成,这个地方我总感觉不太顺口,你看,我易中湖又回来了,是不是不太好?总感觉有些拗口”另一个编剧沈老师提出了疑问。

“沈老师,确实有一点不好,不如这样,我们改成我易老三又回来了?你看怎么样?”张大成说道,他刚开始写的时候其实考虑到这个问题了,我易中湖回来了,怎么都比不上我胡汉三回来了霸气。

“我易老三又回来了?不错,的确是顺口了很多,但他的易老三,谁是易老大、易老二?”沈老师又问道。

“沈老师,姓易的坏蛋这么多,不用具体写名字。我们在前面给这个易中湖加一句,这个易中湖说,我的哥哥们早年前都出去闯荡了,易家人能力强,在其他地方混的都很好,这样大家就好理解了”张大成说道。

“这个说法不错,这个易中湖和那个易中江,还有明年我们计划拍的那个易中河可以遥相呼应,更能增加大家对姓易的几个坏人的印象”沈老师明白了张大成的想法。

“老师们果然想的全面,让沈老师这么一说,我感觉真不错”张大成笑着说道。

“大成,我感觉不对呀,江河湖海,差一个呀,你下一个作品的大反派是不是叫易中海?”沈老师问道。

“沈老师,不能叫这个名字,因为我的邻居就叫易中海”张大成说道。

“你邻居叫易中海?我操,看来这里面有故事呀?”沈老师笑了,其他几个编剧也笑了起来,这个张大成有点意思,看来他的邻居易中海应该和他有仇,并且仇还挺大,这个几个作品一出,大家可以相像,和大反派名字这么接近的易中海绝对得好好的喝上几壶。

“有故事,这个易中海是我们院里的管事大爷,平日里经常欺负我们,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给寡妇家送温暖,给寡妇捐款、给寡妇送粮食,帮助寡妇的儿子等等,对院里其他 住户则是进行打压,我母亲年前生病去世了。

我当时只有感觉天都塌了,想让他帮我一下,把母亲葬了,结果人家易中海忙着给寡妇家办年货,这种事情根本不管,还是供销社和街道办帮我葬了母亲的,然后……”张大成把易中海在95大号院里的所做所为,稍微进行了一下艺术加工,对大家讲了一下。

“这是新时代的恶霸呀?怎么还能有这种人?欺压良善,打击异己,感觉他就和旧社会的土皇帝一样”一个年轻的李老师说道。

“政府的政策是好的,都让这么王八蛋给歪曲了”王老师说道。

“解放的时间太短,这些从旧社会里走出来的人,还没有改造好思想,这个易中海最需要改造一下”沈老师说道。

编剧老师们听了张大成的讲述后,对易中海的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并强烈要求张大成用文字的形式,进行艺术加工,把易中海的恶劣行径进行揭发。

“老师们,我文笔还略显稚嫩,这种写实的作品还驾驭不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张大成对编剧老师们说道。

“大成,我们给你留意着,以后我们遇到这样的剧本,我们好好的加工一下”王老师说道。

“太谢谢各位老师了,谢谢了”张大成对着大家拱了拱手。

中午的时候在制片厂吃的饭,三毛钱的标准,标准很高,伙食质量很不错,周良世还给张大成找了个宿舍让他中午的时候能休息一会儿。

一天的时间,《闪闪的红星》剧本改完了,这个剧本已经立项了,导演也有了,不过没在家,听说是挑选演员去了,因为电影的主角张冬子是个孩子,现在能演电影的孩子不多,需要好好的找一下。

今天任务完成了,张大成和编剧老师告辞,提前离开了制片厂,电影制片厂位于北三环,这个地方是张大成第一次来,这里离颐和园挺近的,在后世、今生都听别人说这里特别的好,景色多么美,张大成想过去看看。

颐和园是著名的皇家园林,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园中分布着点景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二十余处,古建筑三千余间,面积近7万平方米。古树名木一千六百余株。

张大成来到了景区门口,现在门票的价格是两毛钱,比中山公园贵的多了 ,那里的门票价格是五分钱,不过应该会物有所值,这个地方就比别的地方大,现在这个时间也有些晚了,而且天气很热,今天的游人并不多。

景区的景色真的很好,还有很多历史的痕迹,一路走,一路看,张大成来来到了乾隆皇帝题诗 的地方,乾隆爷诗的质量真的很一般,一个一生要强的人,写了将一万首诗,结果没有一首像样的。张大成明白了一个道理,爱好不等于擅长,数量和质量没有一点关系。

“哎呀”有一个女孩子在前面不远处摔倒了,痛的她叫了一声,旁边的中年妇女应该是她的妈妈,赶紧蹲下了。

“怎么了?哪里疼?”母亲问那个女孩子。

“可能扭到脚了”女孩子看起来很痛苦。

“我扶你到台阶上坐一下吧,脱下鞋子来看看”母亲扶着女孩子来到了路边的石头上坐下了,脱下鞋袜,脚腕处已经肿了。

“能走不?在这里也没有医生呀,那怎么办?要不我出去把赵师傅喊进来?”母亲有些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