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元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洗净晾干的羊毛经过筛选,分成细毛、粗毛。
前者就是羊绒,占比极低,约莫五六十斤羊毛才能出一斤,更适合织作贴身保暖衣帽;后者再经铁梳拉细,可以纺成线团或布料,用途更多,有衣物、被褥、毡毯等。
辽州苦寒,为了不被这里的寒冬冻死,姜鱼早就想捣鼓羊毛了,可惜之前本钱不够,也缺人手。这次借水泥粉跟元老将军搭上线,算是意外之喜。即便没有,她也会通过其他途径采购羊毛。
何岁带回羊毛一万三千斤,刨去里头夹杂的各种小垃圾杂质,最后约莫能梳出六七千斤羊毛线,羊绒只一百斤出头。
姜鱼算了笔账。
这批羊毛的原材料成本一百五十两,加上人工成本撑死二百两。
而羊绒素来有“软黄金”之称,一百斤羊绒稍作加工,就能参考江南某些高端绸缎的市价,当奢侈品卖,卖个千八百两毫无问题。若遇上钱多人傻的冤大头,还能翻上几倍。
即便羊毛线全卖不出去,留下自用也能省下一笔冬装置办费用呢。
总之,这笔交易妥妥能回本,更能长期搞下去。
当务之急是把羊毛纺纱机弄出来。
羊毛可以用普通纺轮简单绕成毛线,三岁小孩都能干这活,但,羊绒不能用这么粗糙的法子,得纺织成轻软薄的布料,才能更好地割韭菜。
姜鱼游戏币亏空,也不记得羊绒纺纱机器的构造原理,只能在现实中砸银子,重金收购改良版纺纱机。
大多数时候,钞能力都很管用,这次也不例外。
消息刚放出去,于高动了心思,赶紧托人捎信回家,没几天他娘子和丈人、丈母娘就带着孩子卷包袱过来投奔了。
他找上何岁:“何哥,我丈人家是南边来的织户,纺车织机他都会修,我丈母娘纺纱织布手艺还不错。你看,主家要的那啥子纺纱机,现在也没人捣鼓出来,能不能让他们试试?”
何岁将人带到姜鱼面前。
见这对老夫妇和于高娘子眉眼确实秀气,像南方人,姜鱼不禁心生期待,道出当前的技术难题。
“羊毛太粗,用普通纺车很容易卡住,即便换了硬木做的粗梳齿,锭子也做成铁包木的,用着还是不顺手,纺出来的线容易断。你们觉得,怎么改更好呢?”
老夫妇来了三天,亲自上手试过已初步改良过的纺车、织机,最后提议。
在纺锤与纱管之间加一小块羊皮,梳箱上再加个小油盒,前者能给纺车减减压,后者则起到润滑作用,同样都可以降低断线率。
织机改良也是差不多的思路。
老妇人还从织娘角度提议,减少上浆量,浆水配方也可以再调整,多加点茶油。
姜鱼很高兴,当即将早前许诺的五十两赏金给老两口,还夸了于高一通,点名让他去找木匠,负责羊毛纺车、织机的大批生产。
回到于高给家里人赁的屋子,老两口摸了又摸包袱里的银锭子,一脸不敢置信。
“这么多钱,真就这么给咱们了?三天,五十两!我的个老天爷,过去你娘织布,我给人修机子,一年也就挣个零头。”
于高:“要不咋人家是东家呢?没这魄力,你们女婿也不能死心塌地跟着她干活,还把你们接过来呀。给了你们就拿着,回头有好房子就买下来,比租划算。等这纺车织机造出来,你们也就不愁没活干了。这之前,你们要愿意,也可以去领羊毛回来纺,一斤30文,东家按40文的价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