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的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大喜是通州人。
通州隶属京城,是大明的漕运和仓储重地,宫里的用度基本都是从这里运来的。
在通州之下有三河、宝坻、武清、漷县四个县。
自打从南京迁都到京城以后。
这四个县,在京城周围的二十四个州县,是能排在前十的富饶县。
哪怕到现在这四个县也是富饶县。
但这四个富饶县已经没有百姓的土地了,土地全部集中在那一小部分的人手里。
第一部分就是太监。
因为离京城比较近,很多从宫里出来的太监就会选择在这里买地养老。
幻想着有一天宫里突然传来消息再度复出,听诏待用。
第二部分是官员的。
第三部分就是读书人的。
自从明太祖朱元璋说:若贤人君子既贵其身,而复役其家,则君子、野人无所分别,非劝士待贤之道
自那以后,秀才,举人这样的读书人就不用交税。
秀才享有四十亩免税赋,而举人享有四百亩免税赋。
明太祖朱元璋的本意其实是好的。
让读书人更好的读书,国家有更多的人才可以用。
结果被下面的人玩坏了。
村里出来了个举人,大家都不想缴税。
于是乎大家都把自己家的地以“学田”得名义赠给村里的举人。
等收成以后给点好处皆大欢喜。
虽然成了佃户,但不用交税了,种多少收多少就是自己的。
而且这举人还是自己村里的,算是知根知底。
俗称挂靠。
所以,到最后一个村的田都在一个人名下。
所有人都是举人的佃户,田税是免了,可人心也易变。
陈大喜家原来就有十亩土地,挂在自己村里的一个老举人的名下。
可随着近几年天灾不断,粮食减产……
老举人忽然就不认账了。
这些自愿捐献土地的百姓突然就没了土地。
就算有青天大老爷给你做主,白纸黑字加画押。
包拯来了都要说句抱歉。
陈大喜他爹不服,以死来要挟,想要回自己的土地。
结果他是死了,土地依旧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听陈大喜讲完他为什么成为流民,余令长吐一口气。
听陈大喜讲,余令觉得比看范进中举还刺激。
“老举人不是不认账吧!”
陈大喜点了点头,继续道:“他种不了这么多地。
所以,他就把这些地卖给了那些宫里出来养老的太监,还有官员,半卖半送,给他的儿子买官!”
“好好活着!”
“我会好好地活着,等我长大,我一定会去杀了他!”
余令想些说什么安慰他,可发现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
仇恨的种子已经埋下,一旦有人振臂一呼……
月光下,两个人坐在门槛上。
个子矮的想着这世道怎么这么难,个子高的想着快些长大,回去给父亲报仇。
家里多了两口人,突然就热闹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