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贱下天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630年12月1日,上午九时,一年一度的穿越众全体大会如期召开了。
除了远在广州的孟胜新、钟明辉和北海道的齐永泽、卫仲龙等四人无法赶回参加外,留在北美的穿越众皆到场参会。
分州堡负责人郑跃新和金川堡负责人赵展鹏也在十天前陆续乘坐拉运煤炭和黄金的运输船返回了主基地,与穿越众同伴共同讨论来年的发展大计,以及就部分战略规划的调整做集体审议和讨论。
第一个议题就是,有关决策委员会的人选换届和增补事务。
有鉴于第一届委员会的工作开展成果还算优异,诸委员皆通过全员信任投票,并在下一届继续留任。
同时,增设财政委员、公共安全委员、农田水利发展委员、交通建设委员,人选皆由原学员兵担任。
军事委员会下正式成立海军部、内卫部(主要是岸防炮台、内卫警察以及民兵武装)和陆军部。
第二个议题则是定居点的扩建和新设,以妥善分配和安置今年到来的两千七百余新到移民。
去年所做的安置计划,基本上都是以新增移民1400-1500人规模来制定的,包括房屋的新建、生活物资的提供、粮食的储备,以及各个拓殖点人员的大致分配人数。
却未曾料到,葡萄牙人竟然如此“热情”,直接出动五艘商船参与今年的移民行动,使得最终抵达启明岛的大明移民人数超过两千七百人,几乎比原先预估的数字增加了近一倍。
若非“破浪号”提前返回,告知了这个信息,那么穿越众必然会被这么多人口的突然涌入,而被打得措手不及,使得整个接收安置工作立时陷入到巨大的秩序混乱当中。
即便有所准备,但要应对多出来的一千余计划外移民,还是让始兴堡及各个屯殖点承受了不少的压力。
原先预备的安置房屋本该计划每间容纳4-6人,结果最后却塞入了8-10人。
而且,在秋收繁忙之际,还不得不动员众多妇人在做完了白天的活计后,拿着一匹匹棉布和麻布,点着油灯和蜡烛,为新到移民紧急裁剪加工一千多套衣物。
人口的大量增加,让几座粮库积存的数百余吨粮食似乎也难以支撑到明年的夏粮收获时节了,必须要组织人员在冬时期间加大捕鱼和狩猎的规模了。
另外,随着屯殖点的扩展,可堪使用的基层管理人员也不够了,这使得决策委员会不得不考虑让部分在读的学生提前毕业,或者利用冬闲期间办理一期“干部速成培训班”,以充实各级管理岗位。
总之,未来一年,诸多琐碎事情千头万绪,如何治理和驯化这么多的新增人口,着实要考验穿越众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根据前期一番细致的地质勘察,委员会拟定于来年四月春暖时节,在后世维多利亚市东部小镇橡树湾再筑一堡,以作为始兴堡的东侧屏翼,防止有敌人(西班牙人)于此登陆,对主基地发起军事突袭。
除此之外,位于北方的分州堡将获得两百五十人的配额,以进一步加强当地的农业生产,以及提升煤炭产量。
而金川堡和金沙滩(今奇利瓦克市)则分别得到了一百人和七十人的人力补充,除了要竭力提高黄金采掘力度,而且还要积极促进当地农副产品的有限供给,从而逐步减少物资输入的数量和频率。
这万一西班牙人打上门来,保不齐就被对方给彻底封锁了。
届时,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物资肯定无法再从始兴堡转运至上述两个据点,在保有一定的储备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自给程度。
第三个议题就是,关于建立并着重打造北海道前沿基地的事项。
在魏应滨将临海堡负责人齐、卫二人的发展设想和规划宣读与在场的穿越众后,立时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
占据北海道,不仅能有效提升移民效率,还能在未来经略日、朝,窥视库页岛和外东北,继而择时干涉或影响辽东战局,对于穿越众发展大计而言,极具战略意义。
这个必须要支持!
据有了北海道,以后能不能影响大明局势尚未可知,但此举却绝对能左右将来日本的局势。
最起码能从这个讨厌的国家手里硬生生地“抠”下一块偌大的地盘,想想就会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畅爽。
若是以后能以此为基,时不时地南下揍它几下,不停地打断日本崛起的进程,那是最美妙不过的事情了。
于是,这项议程几乎获得了全体穿越众代表的一致通过,并准备在每年度执行移民和贸易事务过程中,予以全力配合实施,以期在四到五年内,将北海道前沿基地打造完成。
接下来的一个议题就比较敏感,而且争议颇多。
那就是,是否要给予被归化的印第安人“正常身份”,以及他们能否享受大明移民的同等待遇。
即,要不要同化印第安人。
此前,穿越众的基本盘很小,人口也不占绝对优势,甚至在早些时候,印第安人的数量还远远多于穿越众。
在那种情势下,穿越众对他们的态度多是笼络和联合,以自身强大的武力和较为丰裕的物质文明将其吸附于身边,倚为臂助,从而加快原始积累的速度。
待随着部分西班牙人的加入和第一批大明移民的到来,穿越众具有了一定的实力后,遂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不仅将周边数个印第安部落强行纳入始兴堡的统治范围内,还通过武力和经济渗透的方式,聚合了百里范围内十余个大大小小的印第安部落,从而获得大量人力资源和皮毛资源。
现如今,穿越众拥有近六千人口,别说在启明岛,就是在整个北美西海岸地区,那也是一股颇为强大的力量,可以轻轻松松地碾压任何一个印第安部落或者部落联盟。
那么,对于治下的数百印第安人,穿越众将持何种政策呢?
部分激进的穿越众代表认为,印第安人文明程度低下,生活方式极端落后,仍需要进一步的“改造”和“驯化”,暂时不予“国民待遇”。
但也有部分代表则表示,可以有限度的接受印第安人,只要能熟练习说汉话,改变愚昧的印第安传统,倾心归附华夏文明,便可将之纳入正常的“国民群体”,并对他们施以持续的教化,以华夏文明的包容性和先进性,彻底将印第安人同化。
就像华夏历史上,一个又一个异族或者主动,或者被动,皆融化于中华民族之列。
昔年,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诸多蛮夷今何在?
最后不都融入了我煌煌华夏民族!
“其实,民族认同,或者说是国家认同感,是可以被人为制造和渲染出来的。”李显清看着在座的与会穿越众,缓缓说道:“任何想象中的共同体,在某种特定的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完全可以被构建出来,并不断强化、不断赋予其新的涵义。”
“同样的,族群的共性,也是可以通过持续不断地教育和宣传被构建和不断强化的;而人群的差异,也一样可以被构建和不断强化。”
“不论是一个团体,还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可能会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更有可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如果想要民族融合,或者说要同化,要归一,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同,构筑一个共同的利益点。”
“所有不同地方、不同族群的人在一起多寻找彼此的共性,多构建和强化彼此的共性,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文化观,乃至共同的利益,久而久之,一个共同的群体、共同的民族便会自然而形成。”
“而如果不想融合,不想同化,不想成为一个共同的民族,最好的办法则是求异。不断地告诉你,你跟我是不一样的,包括你的肤色、你的语言,你的文化,你的传统,还有你的信仰,统统跟我们不一样。”
“甚至,你不想让自己‘异’,我也要给你找出‘异’的方面。异的身份、异的政策、异的待遇、异的语言,始终伴你一生。即使你想要主动融合,想要主动归附同一,我也不让你融合,将你排除在外。”
“所以,融合,最好的办法是‘求同’,而分化,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异’。那么,在我们目前人口不丰、实力不彰的情势下,该如何选择,该如何施行,还是请在座的代表们考虑周详后再做相应决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