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啊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石幽照深吸一口道:“纯阳大教在松散了上千年之后出现的第一任教主就出自于丹青门,我如何不知?”
赵以孚点点头道:“原来如此,看起来万寿门那边和寥国朝廷之间的联系还没断,回头是该注意一下了。”
石幽照头皮发麻,赵以孚说起这话的时候一副自然而然的样子,显然他在丹青门的地位不低。
不过他并未在这上面多说,而是换了个角度道:“我丹青门前辈百年前就因为一些原因无奈卷入了王朝争霸,上次我们失败了,差点满门覆灭。”
“是先人独自承担了那份因果,背负骂名与业障孤独离去,这才让本门得以保全。”
“但其实一切因果已经种下,故而本门参与王朝争端也是有理有据的。”
石幽照似乎想到了什么,闻言点点头道:“原来如此……但是,你们就不怕王权与神权的矛盾吗?”
赵以孚闻言一愣,随后哑然失笑道:“原来你的大军中没有巫师坐镇竟然是因为这个!大廖这百年占据了北方中原膏腴之地看起来是过的太舒服了,不但贵族腐朽,就连内部也滋生出了矛盾……妙,真是太妙了。”
周肃闻言也是捻须颔首道:“然也,按照史书记载,历代侥幸谋得中原的少数族群都会在数十年乃至数年间就飞快腐化堕落,联系今时今日的情形,以史为鉴诚不欺我。”
石幽照闻言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他这是真的怀着探讨问题的心的。
他思考了一下问:“那,我寥族难道就没有入主中原的办法吗?”
周肃道:“自然是有的。”
石幽照双眼一亮问:“是何办法?”
周肃道:“学我汉家文化,承我汉家法统。”
石幽照惊愕地说:“如此这般,我寥族还是寥族吗?”
赵以孚闻言反问:“寥族又该是什么样的呢?”
石幽照看过来,不知他是什么意思。
赵以孚道:“寥族渔猎起家,以部族的形式源于辽东,最初的事迹便记载于汉家史书中。部族原本没有文字,只有古老的先祖、图腾崇拜,直至在中原王朝多次衰弱中不断吞并辽东各部发展壮大。”
“但直至百年前南下之后才创造出了自己的文字,只是我想问问,你们寥胡贵族中又有多少人是能读写这些文字的?”
“廖国文字只有贵族有资格习写,可你能指望这些贵族能用简陋的寥文写出什么样的文献记载?”
“历史,依然是汉家学者在记载,故而或许千百年后无论大廖或者大徐都已经不在,后人所知大廖也只是中华文化圈的一个分支而已。”
“所以,你希望寥族能是什么样子的呢?”
石幽照一下茫然不知所措。
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自己是被赵以孚给绕进去了,他连忙说:“可这世间又有几人能有你们师徒的这份认知?”
的确,这个年代可没什么‘民族自信’一说,大致上还是‘有奶就是娘’的状态。
赵以孚是觉得,自己上辈子若非有那些先辈重铸中华,恐怕还真没那么多人可以觉醒。
他笑了笑没有多说,因为他知道这种事情多说下去也没有意义。
他只是说:“至少当下寥族面对的就是这个问题,整个民族在一时强盛后却没有相应的文化底蕴来支撑,以至于快速衰落下去。”
“当然,这只是我一家之言,多说无益。”
石幽照点点头,寥族在得到北方膏腴之地后的快速堕落的确是这方面的原因,这是他自己也必须承认的……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并不认同赵以孚的说法,他觉得或许只要在当年强盛时能够再咬一咬牙一鼓作气拿下大徐全境,再杀他个几百万人,那情况或许就完全不同了。
赵以孚知道这老头脑子里或许在转着恶毒的念头,但他无所谓,毕竟现在是成者王败者寇。
他说:“接下来的第三点其实最关键。”
石幽照连忙追问:“那是什么?”
赵以孚道:“我研究过北方萨满教的教义,其实这是个很好的教派,贴近自然,有种我道门师法自然的意境。”
“可是那灵感派却不对劲,他们的所作所为其实一直是在钻空子。”
“近来这空子被堵上了,那么原本他们钻空子的行为就成了罪大恶极之事,因此牵连了已经与灵感派萨满绑定颇深的廖国。”
“寥国的气运,大约是被腰斩了吧?”
“不,腰斩都不止。”
“我去寥国游历过,那里家家户户都祭祀先祖,故而小到一家一族,大到整个国家的大半气运都在这些享受香火血食的先祖上。”
“而如今天庭新谕,凡间亡魂只得三代祭祀,若世间无三代中人祭祀,则必须归于地府重入轮回。”
“前阵子,应该已经有许多这样的祖灵被送入轮回了。”
石幽照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道:“原来如此,难怪那些巫师都表现得那般急切,甚至会不惜冒险对大徐皇帝出手。”
“不瞒你们说,我这支南征大军也是在这种局面下被强行聚起,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仓促南下……焉有不败之理?”
周肃听了则是表情凝重地说:“其实你们差点就成功了,如果不是陛下及时被救回,你们的确可以做到长驱直入……至少可以将整个京西南拿下,然后从中将大徐的国土一分为二。”
那样的场景可就太可怕了,到时就算大徐能够立刻稳定局势,但最好的打算也就是稳住东南一隅的国土……如此,就真的是北伐无望了。
石幽照闻言仿佛是卸下了自己所有的心事,长长叹了一口气道:“是啊,只差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