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匹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吴江、湖州两战全胜?歼敌三万斩首八千?斩杀敌军两路主将?!嘶……其中湖州这一路的贼军主将,还是赵子称身先士卒、亲自当着两军将士的面、在万众之中斩杀?”
童贯看了苏州和湖州两地报上来的战报后,直接就深深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特么要是放在魔兽世界里,绝对比奥妮克希亚那一口都吸得深。
童贯先是揉了揉眼睛,又仔细看了一下战报的用印和落款。
没错,偏偏这两份战报,没一份是赵子称自己写的。苏州那份,是苏州知州赵霖送来的,湖州那份,是湖州知州魏宪送来的。所以内容真实性非常可靠,不可能出现两个州的知州都包庇赵子称的情况。尤其他们文中还各自提到,已经把首级处理好了,只等朝廷验收。
按他们的说法,赵子称作为临时的苏州通判,只是按朝廷法度激励士气、带着本州厢军的几个指挥使防守反击、并且在反击得手时追敌出境,一路掩杀,从吴江砍到湖州。
事实上,当然有所出入,但战报必须稍加粉饰,这也是很合理的,赵霖和魏宪在这个细节上都不约而同采取了这种写法。
两个人都没商量过,便主动这般措辞,实在是因为他们对大宋的祖制、对《宋刑统》都太了解了,所以下意识就为赵子称塑造了一个“正当防卫后持续追击、不曾中断”的形象,免得被咬文嚼字抠字眼的人说成“防卫已经中断了,再继续追就算越权了,是防卫过当/故意伤害”。
这种善意的谎言,毫无疑问也多少误导了童贯,让童贯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酣战数日,追杀百里,当者披靡”的少年枭雄形象。
“当今天下,还有人能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还是个太学生出身的文官?莫非武艺也有天授的?如此人物,鲁莽冲动,不计后果,倒是很有可能了……他对外宣称朱勔是罪有应得,擅作主张,应该并非是归恶于君上而自邀美名,可能就是没想那么多吧。”
童贯这人虽然后来也名列六贼,是大奸臣,但他相比于其他五贼,在“尚武”方面确实要好一些。可能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太监,对真正豪气干云的英雄豪杰,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钦佩。
看完赵子称最近的战绩事迹,他潜意识里已经有所折服,只等正式确认过战果后,如果一切皆如战报,那他大不了就动用皇帝给他的便宜行事之权,再拉赵子称一把,帮他说说好话。
想到这儿,童贯喊来左右,随即就吩咐了几件事情。
“方腊围攻杭州甚急,杭州存亡不知,等不得后续步军全部取齐了,传我将令,调两营随行的西军骑兵,再加上镇江府本地的江防厢军,凑出五千人,尽快南下至湖州、秀州一带,协助当地驻军救援杭州。
贼军兵力甚众,这支援军未必是方腊对手,所以让他们务求稳妥,步步为营即可。只求分方腊兵势,让杭州能多坚守一段时间就好。”
历史上,童贯在方腊起兵后三个月才赶到江南。而如今距离方腊起兵才一个半月。不过,现在童贯赶来的,也只是先锋轻骑兵,如果等步兵主力都取齐,那也相当于方腊起兵后两个多月了,这个时间还是合理的。
只是军队的装备准备情况没历史同期那么好,很多部队装备都还不齐全,平时和平久了,武库亏空很严重。很多仅存在于账目上的装备,真到了拿出来用的时候,发现不是莫名其妙不知所踪了,就是年久失修生锈朽烂。
而且原本历史上,方腊之乱之所以三个月后才有西军来平叛,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上报迟缓、蔡京把持的中书省一开始觉得事情不大,反复拖延,想把事情捂盖子捂住,所以第一个月几乎没有做出有效反映。
这一世,赵子称在方腊造反之前,就反复上书请废花石纲,事情闹得很大,还预言了不废花石纲迟早必生变故。
舆论已经预热了好久,又有陈东等太学生一直关注,加上赵子称的人和魏宪第一时间帮忙把事情捅上去。
所以蔡京的人在收到江南剧变的消息时,第一天就捂不住盖子了。这里节省下了个把月,童贯来得快也就很正常了。
……
童贯让镇江本地的厢军南下增援湖、秀,大军开拔需要筹备一两日,沿着江南运河进入太湖,又需要行军至少两日,渡过太湖在湖、秀等地登陆,重新扎营,又要两日。
算起来,至少要到十月上旬将尽时,部队才能重新在前线展开,并且再次投入战斗状态。
这五六天的时间,也足够六百里加急的信使,把江南的最新情况,传递到汴京了。
湖州、苏州上报的捷报,也被童贯二次处理,附上他自己的总结,然后送到汴京赵佶面前。
童贯也非常需要一桩胜利来稳住人心,稳住皇帝对他的信心。
原本历史上,童贯刚赶到江南,就遇上了秀州统军使王子武在秀州防守反击、击退方腊的捷报,所以对王子武等人大加重赏,第一时间报到汴京,作为平叛的正面典型,也将秀州之战宣传成了“平叛的转折点”。
这一世,等于是赵子称的战功,赶上了原本时空王子武那些功绩,然后被树立成了正面典型。
汴京这边,赵佶收到的江南来的前后两个消息,时间差比童贯要大得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