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72章 只要方腊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2 / 3】

浙东匹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子称来到堂上,很快就有一个貌似慕容妍的美貌少女出来迎接,还一叠声吩咐下人送来宵夜、备上沐浴解乏的汤桶等物。

赵子称瞥了一眼对方,觉得稍稍有些别扭,但又说不出来,也就没往心里去。

他自从去年冬天,跟段语嫣把话说开,答应将来离任苏州、再择机娶慕容妍为妻后,两人见面的机会反而少了,慕容妍也有些怕害羞。后来赵子称公务繁忙,尤其是最近县丞、知县工作交接,更是有一个月以上一面都没见到了。

赵子称不由自主回忆起一年多前、两人初识时的情景。当时慕容妍扮作男儿身,那真是一点破绽都没有,十五岁的小姑娘,又刚好体质发育迟缓,除了让人觉得身材娇小一些,过于秀气,别的并不突兀。

但过了一年多,少女的变化实在是很大,现在再让慕容妍去装男人,怕是难如登天了。

最近一次,仅仅一个多月没见,就好像又累积了一些肉眼可见的变化。

“妍儿,没耽误你休息吧。”赵子称坐下,喝了一口对方递来的粥水,叹息着关心了一句。

“哥哥日理万机,为一县百姓操心,都不曾休息,奴晚睡些算什么。”慕容妍声线还是那般柔糯,又比平时更多了几分温婉的气息。

赵子称点点头,双目茫然地看着前方,又下意识喝了一口粥,却觉得只解饿不解压,随口问道:“怎得没有酒?”

慕容妍微微一讶,连忙吩咐婢女送酒,还特地悄悄叮嘱了两句,不一会儿婢女就端了酒来,她亲手为赵子称斟上,赵子称一喝,才发现酒性很绵柔,完全没有平时的烈度,却有点温补的药材气息。

赵子称心中一动,他对慕容妍太了解,她素来爽快豁达,若是饮酒,也断不会喝这种软绵绵的东西。

所以这口酒下肚,再结合之前观察到的种种细微差别,饶是对方形貌再相像,赵子称也已经看出,对面这少女并不是慕容妍,而是她孪生姐姐慕容秋。

不过,对方不想点破,自己也就不点破,只当是闲聊了。因为刚才短短几句话,他就发现,慕容秋的心思比慕容妍更加细腻,慕容妍风风火火的,很多东西都注意不到。

慕容秋看他喝完之后,眼神中还有不甘之色,主动温言为他排遣:“哥哥可是在县中遇到了不顺心之事?才要借酒浇愁,若是实在觉得不痛快,奴再换烈酒便是。”

赵子称一摆手:“那倒不必,其实也没什么。唉,我本意是尽快跟李知县交割,以便大展拳脚。但县中小吏,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揣测我是为了尽快大权独揽、好多捞些好处。这种事情,解释不清的,时间久了,清者自清。”

赵子称本来没想过跟女人聊这种话题,古代的女人,大多读书机会很少,也就无从学习政治见识。

这一次,赵子称实在是因为文官小吏集团里暂时不能拉拢心腹团队,只能自己憋着,实在难受,才随口说说。

他也没指望对方能给自己支招,只当是随口倾诉换点情绪价值罢了。

慕容秋静静听他说完,并没有马上接话,而是认真思索了一会儿,才温言道:“哥哥行事与常人不同,不能被凡夫俗子理解,也不意外。奴也好奇,哥哥为何这么在县中掌权、行事又急于大刀阔斧呢?就是因为……之前说的,担心朱勔横征暴敛,导致江南不稳么?所以要提前有所提防?”

“担心江南有人会被朱勔的横征暴敛逼反”这个观点,赵子称是跟身边的绝对心腹们,小范围说过的,包括慕容妍也知道,她应该是私下里跟亲姐姐说了,但没跟外人说。

赵子称身边那些武夫里,杨志、林冲、鲁达、李俊四人,也都是知道的,再外围就没人知道了。

此刻慕容秋又提起这茬,赵子称也不点破,只是顺势承认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去年淮西便稍有贼情,堵了汴河、汝水与淮河的要冲。今年山东贼情也多有变化,而河北因为辽国与金国开战,辽人溃兵多有入境劫掠,或与我宋境内原本的山贼合流。值此多事之秋,便说江南剧变就在今年,也未可知。”

赵子称之前铺垫过这个话题,但没有今晚说得那么清楚,今晚是他第一次在人前点破:方腊造反,很有可能就在今年。就差直接报方腊的名字了。

作为穿越者,很多事情没法提前布局,或者提前布局了又容易被旁人不理解,就算理解了也不知道其真正的紧迫性,这是很痛苦的。

也就夜深人静,对方绝对是自己的心腹之人,才能倾诉一下压力。

慕容秋听了,神色也终于凝重起来。

江南今年便会有人造反?她虽不曾出远门,但也知道本地民情,心中便有些不信,于是宽慰道:

“会不会是多虑了?或许不用把自己逼得那么急,朱勔虽残暴,但苏杭百姓至少还活得下去……”

赵子称又闷了一盏药酒,摆手道:“当然不会在苏杭这等富庶之地开始了,但若是浙西穷山恶水之地呢?朱勔以花石纲搜刮江南各州府,并没有因为某些州府穷困就放过,你没出过远门,不了解各地民情,因此不知浙西山区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慕容秋听后,若有所思,也就不再反驳,只是认认真真试图理解赵子称的分析。

良久之后,她自觉已经理会,才继续温言劝慰:“那如今最让哥哥棘手的难处,又是什么?”

赵子称:“事已至此,我也不瞒你。我估计今年浙西某些被逼迫尤甚之地,便会有民变,我想趁着民变之前,仗义执言,为民请命,找机会上书废除花石纲。

此事若成,则将来纵然民变扩大,我也可保苏州、秀州无虞,因为我可以借此大大收拢附近州府的民心,赢得巨大声望。

到时候我振臂一呼,抗击乱贼,再加上只要汴梁那位官家不至于昏庸至极,在危急关头肯下诏废除应奉局,表现出悔改之意。我再把陛下的罪己悔过之心上传下达,以我届时的名声,必然能让附近州府百姓相信。如此一来,苏、秀等地也就保住了。

但要做成此事,风险也极大,关键就是不能提前太久上书。一旦提前太久,民变没有发生,朱勔却疯狂反扑,以我刚升任七品知县的区区微末名位,必然惨遭其报复、荼毒,到时候还何谈报国救民?

更麻烦的是,如果陛下从谏如流,真的在民变发生前废除了应奉局,这对于家国天下固然是大喜事,我凭良心讲也该乐见其成。但对我个人前途而言,这却不是好事,因为到时候民变并未发生,陛下对朱勔的恨意也就不会太重,风头过后朱勔起复的机会也会很大,甚至陛下废除应奉局时,都不会褫夺朱勔的官职、只是将其平调。

这样一来,朱勔权势仍在,而我必将遭其残酷报复。虽然为了家国天下,我应该期待这种情况的发生才对,那不过是以我一人的荣辱,换来江南百姓的安稳。

但如若官家没有因此吸取教训,并不改正,到时候不过是拖延数年、便会再故态复萌。而我的前途若是已经毁了,到时候还有谁来匡正天下?”

赵子称说这番话时,心态着实有些绕,他也不好说得太大逆不道。

因为站在大公无私的角度来说,如果可以让方腊之患扼杀于无形,让江南完全不用经历战火和杀戮就把朱勔搞掉,那他赵子称确实是应该支持那么做的。哪怕他个人前途会受损。

谁让上医治未病,所以无赫赫之功呢。没有方腊造反的话,就没人能理解阻止了方腊造反的人,到底付出了多大、又做成了多大的事儿。

不过他也知道,这种事情实际上不可能,最多只存在理论可能性。到了今天这一步,方腊是必反无疑的,就剩不到半年了。

慕容秋静静听他分析完,也大致理解了其中个人利益和家国天下利益的矛盾纠葛。

她从小相对文弱,又不曾被家里要求习武顶门立户。所以相比于孪生妹妹,她基本没有武功,心思都花在读书上了,继承了母亲博学多闻的一面。

此刻她难得有机会一展所长,便结合平生所学经史,以古为鉴,反复盘算,居然也被她想到了一些鬼点子。

不过她终究不曾有机会给人出谋划策,这还是第一次尝试,多少有些紧张,因此措辞很谨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