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匹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赵佶聊到兴起,出于客气喊赵子称过会儿一起喝一杯,但这话也就是随口一说,并不着急。
赵佶今天是带李师师来游园的,哪有跟偶遇之人聊几句、便撂下佳人和游园,直接去喝酒的道理。
好在赵子称和贾谠也本来就有事情要做,赵佶走远之后,他们就自顾自继续鼓捣奇花异树和水泥浇筑仿石。
等赵佶和李师师玩够了,临走的时候,自然会来喊他。赵子称也就能避免全程当电灯泡,不至于被记恨上。
刚才赵佶和其他男子闲聊的时候,李师师一直戴着帷帽在远处独自赏玩,避免被外人看见自己的容貌。
自从被赵佶盯上之后,李师师很注重这些细节,唯恐惹皇帝不快。所以她也没能听到赵佶和赵子称的对话。
赵佶回到车上,跟她一起游园,说到一会儿要去喝一杯,微服看看民情,李师师才好奇起来:
“陛下何故看重将作监一小吏?就算要聚饮,在这园中也可以,也能避人耳目。”
赵佶摆摆手,貌似很有主见地说:“这并非寻常小吏,倒是个有点本事的,还是我大宋旁支宗室。刚才跟他聊完后,朕又去问了师成,听说此人还有点功绩,文武都有些许建树,如今在吏部候缺。”
李师师顺着他道:“原来如此,陛下真是礼贤下士,提携宗室后进。”
赵佶得意笑道:“到底是妇道人家,能看出什么来?朕也不全是提携晚辈,他毕竟是宗室,朕也想知道此人究竟有何志向。
看他所作所为,无论是钻研仿石,还是以人力塑造奇花异树。虽然他自己并未说是为了什么,朕却可以看出,他肯定很厌恶朱勔在江南征收花石——他种种创举,都是为了降低朝廷对花石的依赖。一个宗室,却如此心念百姓,到底在图些什么?”
李师师心中暗惊,她没想到皇帝居然连这种事情都好奇,这是生出忌惮之心了么?这话茬她不敢接,只能含糊其辞道:
“原来陛下还有这层高瞻远瞩,奴却不曾想到。”
赵佶是昏庸不假,但他的政治斗争权术还是非常强的,对群臣的派系制衡也玩得非常熟稔。
不然蔡京这样的奸相也不至于三度罢相,又三度起复了。
赵佶本质上不信任任何文武臣僚,他也不介意手下发生党争,只要自己的君权绝对稳固就好。
不光不信任手下群臣,他连自己的亲儿子都同样不信任。太子赵桓和皇三子、郓王赵楷,就被他用制衡权术玩弄了多年,互相争宠。
后来都禅让给太子赵桓,他自己当太上皇逃去江南了,发现金兵退了之后又反复无常,想回来夺儿子的权,这才导致靖康之耻时父子一起被抓走。
但凡这家伙稍微肯信任一点自己的儿子,任由赵桓在汴京施为,他自己逃到江南后就安心不回来了,下场都不会这么惨。
所以赵佶就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
这样一个垃圾,连亲儿子都不信任了,又怎么可能信任赵子称这样一个隔了五六代的远房侄儿?
从赵子称流露出爱民之心的那一刻起,赵佶内心就生出很迫切的需求,想旁敲侧击探明这个远房侄儿的真实动机,到底是真爱民,还是邀名养望。
但凡被他发现一点不对劲,那就是“此子断不可重用”了。
可如果暗中观察之后,发现全无问题,自然也可以充分任由他外放做官。
赵佶也不希望所有的宗室都被看得很死,大宋自古以来没有严格限制宗室的传统,能稍微立几个能放心的正面典型点缀一下,也好显得当今天子没那么刻薄寡恩。
与其对不了解的人展示天恩,那还不如对摸清了底细的人展示天恩。
尤其赵子称终究辈分隔得很远,在所有宗室里,是理论威胁度最低的。
……
李师师全程不敢多话,伴君如伴虎地陪着赵佶游园了半日,眼看已经过了晌午,两人都稍稍有些饥饿了,赵佶才收起游性,准备让人驱车去樊楼饮宴——
直接在艮岳里设宴的话,自己的身份就穿帮了,赵子称一眼能看出他是皇帝。因为其他“濮王之后”的宗室近支,是不可能有资格要求在艮岳内临时设宴的。
好在去樊楼也没什么风险,樊楼一共三层,赵佶要去,让人提前掩饰打点,直接去三楼便是。那里非最顶级的达官显贵不能至,也不会被闲杂人等打扰,不至于暴露行踪。
离开艮岳时,赵佶便喊上了赵子称一起,不过没喊贾谠,贾谠也不以为意,并不敢高攀濮王一脉的公侯,直接跟赵子称道别。
赵子称依然不露声色,只当是普通叔侄之间的叙礼,一起出了艮岳。
来到门外,赵佶和李师师自上一车,旁边另备了一辆寻常小车,应该就是临时为赵子称准备的,赵子称就打算上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