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匹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制使有紧急差事在身,跟杨志简单闲聊几句后,就匆匆道别去办正事儿了。
两人的闲聊,赵子称在旁边全程都听见了,心中微微有些惊讶,但表面上完全没有流露出任何声色。
他在心中稍稍梳理了一下时间线,很快就释然了。
按说杨志失落了花石纲后,本该流落江湖小半年,听说皇帝大赦才敢回东京交差、试图上下打点蒙混过关。回东京之前,他路过梁山泊,跟被逼纳投名状的林冲打了一场。
但原本的杨志回到东京之后,因为刚赶上高衙内被一群混混骟了,高俅心情极度不好,所以不肯放过他。同事王制使把杨志的钱财花光了,才上下打点捞他出来,然后他不得不去卖刀,杀了牛二惹出后面一堆事情。
按照这个时间线,赵子称为杨志洗刷冤屈的时候,距离林冲上梁山应该还有小半年。
考虑到林冲是冬天风雪山神庙杀陆谦、被嫁祸烧了沧州大军草料场。而赵子称是三月初救下的杨志,所以当时林冲应该已经杀完陆谦逃回柴进庄子上了。
林冲应该能在柴进那儿躲很久,因为高俅一开始应该没有非把林冲赶尽杀绝不可。
因为陆谦和富安这种小喽啰的死,高俅肯定是不放在心上的。但后来高衙内被骟了,才导致高俅怒火进一步升级、勒令沧州不惜一切代价追杀,柴进才藏不住了。
至于高衙内被骟的因果逻辑,其实也很明白:高衙内第一次对付林冲被鲁智深破坏了,押送林冲的衙役回来没法交差,供出了鲁智深。高家就先派人去大相国寺、把鲁智深逼走、再伺机捉拿他。
但鲁智深得了泼皮通风报信逃脱了,林家也彻底失去了关照和保护,林娘子随后悬梁自尽。那泼皮为了给鲁智深出气、也是为了给林娘子报仇,骟了高衙内。
矛盾和报复进一步升级、连锁反应,林冲不得不上梁山,杨志随后因为高俅心情不好被追究前罪。
如今因为赵子称的蝴蝶效应,杨志这条线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林冲鲁智深那条线却还没怎么改变。
按照这个逻辑,赵子称心中很快得出结论:
眼下这个节骨眼,应该是鲁智深即将被逼走的前夜。而鲁智深还没走,林家就还没被逼迫到绝境,林娘子或许还没自尽,高衙内也还没被骟。林冲现在应该还躲在柴进庄上,但也快了,只要这边加大对他的追杀力度,林冲就会随时被迫上梁山。
水浒里原本好像是说,林冲在梁山上被王伦排挤、熬了很久,等到火并了王伦、拥立了晁盖后,才敢考虑派人去东京接家眷,但小喽啰打探回来后,说林娘子“受人逼迫,不得已自尽,身故已有半年”。
如今林冲连梁山都还没上,还在柴进那里,就算上了梁山,到最后晁盖也上山、火并王伦,可不得半年以上了?这样一算,时间线非常吻合。
……
赵子称不想暴露自己的想法,所以直到王制使走远之前,他什么都没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但他内心早就盘算着如何笼络鲁智深等人为自己所用。
赵子称前世熟读历史,所以看问题没那么粗暴,水浒里有一部分所谓的好汉,在他看来更像是暴徒,但鲁智深算是水浒里难得没有什么人品黑点的了。
林冲,武松也都不负仗义之名,其中林冲最无辜。而武松主要是后来杀张都监、张团练那一战,过于滥杀无辜了,连完全不认识的婢女奴仆都不放过,其他方面武松倒是没什么残害无辜的黑点。
扯得有些远,林冲鲁智深这些人的人品,赵子称现在也不敢断定,肯定要亲自见过观察过之后,才好确认。但眼下他肯定要想办法先把人笼络过来,前提是不能影响自己的布局,不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等王制使走远后,赵子称斟酌了一下措辞,故作漫不经心地问杨志:“刚才那位王兄提到的林冲,也在殿帅府底下勾当?杨兄可熟么?他怎得就这般恶了高太尉,闹出如此大案?”
杨志并不知道赵子称真意,只当他是好奇,便随口分说:“我也不知内情,林冲之名我早有耳闻,却一直不曾有机缘结交。
我是年初才调来东京、直属于殿帅府的,去年还在西军。调到殿帅府之后,也一直在为花石纲奔走,少有时间闲住,京中好手也就没空结交。
只是听说那林冲枪法颇是不凡,我也一直想用家传的杨家枪法跟他切磋一番,没想到他竟犯下了那么多大事。”
赵子称点点头,心中暗忖难怪原本那个杨志、几个月后在梁山脚下遇到林冲,打了一架后才认识。
按说两人都在东京的话,又都是禁军好手,本该早就认识才对。原来是因为杨志之前一直在西军,刚调来不久,这就都说得通了。
既然杨志对林冲没什么印象,赵子称也不好直接激起他的仗义之心,只能耐着性子,假装自己好奇,想带着杨志去打听一下情况。
至于鲁智深的安危,赵子称倒是不太担心,也不用太着急,因为以鲁智深的武艺,肯定是跑得掉的,没那么紧急。
而且殿帅府也稍微讲点脸面,并不敢直接动手,还要先让住持把不法的假和尚驱逐出寺,这样赵子称也有充足的时间差布局了。
由此也能侧面看出:北宋末年,大相国寺在汴京城的势力有多大。以堂堂殿帅府的势力,想要抓一个和尚,都得先走程序,等他没有大相国寺庇护了再下手。
大相国寺不愧是公元十一世纪地球上最大的金融机构。最近这些年赵佶已经够崇道抑佛了,早些年没有抑佛的时候,还不知嚣张到什么程度呢。
也难怪鲁智深上任看菜园子,第一天就觉得“泼皮们来偷点菜是应该的,洒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好了”,因为这寺实在是太有钱有势了。
杨志虽然奇怪赵公子怎么突然对一位普通禁军教头的命运这么关心了,
但赵公子有恩于他,而且人家这么做肯定有其道理,杨志也就懒得多想了。
他先让自己手下一个机灵的士兵,去偷偷问明林家的住处所在、家中还有什么人口——赵子称很谨慎,他没有亲自去打听,甚至都没有让杨志打听,就是怕被问的人记住提问者的外貌,将来落下破绽。
赵子称是因为过于英俊挺拔帅气,杨志则是脸上一大块青黑色的胎记,他俩的外貌特征显著程度也算是不相伯仲了。
消息很快就打听到了,林家住在州桥附近的一条巷子里,林家一开始被安排的罪名,也很容易打听到。
“原来林冲仅仅是因为误买了一把宝刀,高俅借故要看,他拿着利刃误入节堂,就被判了脊杖、刺字、流放沧州,太卑鄙了!
不管后来杀陆谦、烧草料场是怎么回事,单看第一次的罪名,摆明了是被高俅陷害么!坊间都说是高衙内看上了他娘子,故而陷害,绝对错不了了!”
赵子称也不好表现得太先知先觉,所以跟杨志评价案情时,措辞还比较“理中客”,也不铁口直断说林冲完全无辜。
沧州大军草料场是谁烧的,目前明面上确实证据不足,说多了容易穿帮。
杨志也是直肠直肚的习武好武之人,对于林冲的际遇当然也是深为同情。不过他也有胆小怕事的一面,眼下这不平事,又不知如何去踩。
“那公子觉得,我们该如何处置呢?毕竟是别人家的事儿。”
这事儿赵子称没法自己做,因为他刚刚已经想到一计,自己要想捞人,必须让杨志配合——他很有可能需要用到杨志手上那几张殿帅府刚给的空白告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