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荆州制建康之上流,襄阳制荆州之上流。故武侯隆中之对,甚重荆襄!向北则连汉水、淯水以争形势。关羽自襄阳攻樊城,曹操失措,以襄阳之地,北接宛洛,可自此以溃中原腹心,虽魏武之善用兵,亦有不能抗者”
“山东、荆襄,犹江南两翼!据山东可固淮泗上游,据荆襄可固长江上游。两翼张,则江南之势张!譬如徐达北伐——”
“谁北伐???”
王扬一时失言,竟把元明之际的例子都举了出来,马上改口道:
“呃徐许是将来有一天,欲达北伐之全功。可从淮水出,先取山东,再略河洛”
————————
注:1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开篇便说东汉以后常分南北,三代及三代以前,分东西。不管结论正确与否,此等见识,甚见气魄。有的东西看着或许觉得简单,但就这一层窗户纸,可能上千年都没被有捅破。所谓人人意中有,人人口中无,就是指这种情况。
我们现在说地籍经常说你是南方人,我是北方人,以南北为要点作区分,但不是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两汉时说“山东出相,山西出将。”函谷关、崤山至重,所以介绍地籍,常说关东关西,山东山西,东汉末年开始就逐渐演变成南北。东西魏的后三国时代,延伸至隋唐,都还存有这种东西划分之余风。
2清谈与政治党争之关系,可参陈寅恪先生《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与唐长孺先生《魏晋才性论的政治意义》。
宴罢人散,明月侵廊。
庾易负手立于窗前,王扬酒宴上的话,句句回响在耳畔:
“巴蜀据长江上游,下临吴楚,其势足以夺长江之险。无建康,则江南无头;无巴蜀,则江南断臂。故秦先并蜀,然后吞楚。晋欲灭吴,亦先灭蜀。以蜀为长江上游,顺流东下,可分江南形势也。”
“欲固江南者,必争于蜀;欲窥中原者,亦须据蜀。祖逖北伐,无巴蜀之援而终不能成。桓温取蜀,故能入洛。刘裕收蜀,乃克长安。荆、蜀俱全,首尾相连,方能合东西之势,以抗北朝。此孔明汲汲以倡吴、蜀联合之故也!”
“退守江左,襄阳不如建康;进图中原,建康不如襄阳。经营荆襄,调动三吴之财,蓄养巴蜀之力,外以淮水为屏,如是,江南方足自守,经营大业,莫过于此!自守有余,乃可兴北伐。时机不至,徒逞热血以倾大军,误国坏事,莫此为甚!”
“父亲。”庾黔娄送客回来,打断了庾易的思绪。
“王扬说什么?”庾易当头问道。
庾黔娄没想到父亲会专门问起王扬,迟疑了一下,答道:“他打听小弟的事,话里话外为小弟求情,想让小弟回郡学”
“你现在去撤掉竹舍外的人手,告诉阿介,他可以回郡学了。”
庾黔娄很是吃惊:“父亲,您不担心小弟又搅到”
“去吧。把今晚的情形,尤其王扬的话,完完整整地告诉你小弟。还有,明日你去仔细查一下王扬的户籍,记住,不可声张。”
庾黔娄愣了一下,随即弯腰拱手道:“是。”
庾黔娄退出房间后,庾易又在窗前站了一会儿,然后走在书案前坐下,凝神提笔,开始写信。
信的第一句是:“沧溟幽人谨拜宣龙居士”
“父亲!”
“进来。”
庾于陵走了进来,步履轻盈,面带喜色,又叫了一声:“父亲!”
“有话就说。”庾易停笔,盖住信纸,看向小儿子。
庾于陵兴奋说道:“父亲!我早就说过吧,王兄学识精深,绝对不是一般人!只是我没想到,他连玄学都这么厉害,更没想到他还有这样的韬略!我看就是和王融比也未必能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