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145章:寿礼【2 / 2】

喾虾一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来才以后有出息呀!”旁边的村妇跟黄兰说道。

“是呀!以后能跟全师傅学厨,在城里工作也是板上钉钉的事。”黄兰心里也很高兴,但嘴上还是保持着谦逊。

这就跟大秋有点相似,大秋也是拜了城里的人为师,现在基本上就住在城里。

听说,陈大夫还帮他拿下了钢铁厂医务室临时工的岗位。

要是干得好,转正还不是自然而然的事吗?到时候,大秋也是钢铁厂的人了,而且还不用去车间,不用那么辛苦。

这就是有师父的好处啊,可以领入行。

如今,来才的情况也差不多是这样。这让村里的那些青年有点汗颜,自己还不如一个几岁大的孩子呢!找谁说理去?

但黄兰并没有飘飘然,而是庆幸地说:“全靠他大哥辰溪。”

这话,大家都没反驳。毕竟,辰溪在村里的名声和实力摆在那里,大家心里都有数。

若非辰溪的关系,来才就算真有这份天赋,人家全师傅也不一定非得要收徒。毕竟,这世界上有天赋的人多了去了。大家心里都明白,纷纷投去羡慕的眼光,暗自嘀咕自己的儿子怎么就没有那样的大哥呢?这得少奋斗多少年啊!

寿包捏出来后,看上去虽有些营养不良,但全师傅并不着急。

他知道,等蒸的时候,包子自然会膨胀,变得跟大桃子一样。

此时,李辰溪来到了张叔家。张叔一家也已经准备妥当,尤其是张燕,还特意换上了一身新衣服,这是她娘特意让她穿的。

毕竟,李辰溪的爹娘都不在,去见爷爷奶奶就相当于见家长,必须正式一些。

此外,他们还给李辰溪的奶奶准备了一份贺寿的礼物,哪有空手去祝寿的道理呢?

张建设自己就有一辆自行车,他又跟科室内的同志借了一辆。

那些同事得知张建设是去给老李的老母亲祝寿,都纷纷托他带上他们的一份小心意。

他们送的礼物都是很常见的生活用品,没有特别珍贵。

在这个大环境下,送那种金银珠宝、古董字画之类的,也不怎么合适。

就连张建设的妻子给老太太准备的寿礼,也仅仅是一套“的确良”面料的衣服。

我们都知道,“的确良”是化纤的一种,50年代在国际上开始流行。

这种面料最初在广东按音译被唤作“的确靓”,传至北方后变为“的确凉”,后来大家发现穿起“的确凉”并不凉快,才改成了“的确良”。

尽管它不吸汗、不透气,但它挺括滑爽、易洗快干,还比棉布结实耐用。

在当时的中国,市面上的“的确良”很少,因为国内还没有从石油到化纤的生产能力,只能靠进口涤纶纤维来开发“的确良”。

李辰溪如果没记错的话,过一两年,“的确良”才开始在京津沪等地小批量试制。

即便我们靠进口聚酯切片来制造涤纶纤维,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也都尽量用于出口创汇。

只有少量在大城市上市或出口转内销的“的确良”料子、成衣,才是人们排队抢购的紧俏货。直到70年代,国家决心大力发展化纤工业全产业链,魔都金山石化等大厂陆续建成,高档商品的“的确良”才逐渐普及开来。

而李辰溪给奶奶准备的礼物则很简单,是一双布鞋。

这是之前他让阿婶帮忙做的,阿婶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精心制作了两双布鞋,品质自然是没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