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到这事儿,她也觉得有点奇怪,婚姻大事,向来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双方说好就行,哪还用询问当事人的意见,只需要他们听家里安排就是了,现在倒好,因为孩子没在家,父母做不了主的样子,还得等人回来,回头商量好了再与她细说。
“现在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主意,花婆婆也别急,回头他们还得找你。”
花媒婆帮人说亲,口碑还算不错,所以愿意找她帮忙说亲的人也不少,村里大多数人都信任她,回头要说亲时,必然还得找上门的。
“这倒也是,我这人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从来不搞那些虚的,成亲过日子,往后的日子长着呢,弄虚作假的,人家回头不得怨上我不是。”
杜青娘点了点头,很多媒婆做事就不地道,为了拿到媒人钱,缺点全都给人隐瞒着,只拿优点来说事,成亲之后的各种问题就出来了,那日子自然过得不太安生。
“你做事地道,所以大家伙都喜欢找你说亲。”
花媒婆就掩着嘴笑了一下,开口问道:“你就这么着,真不打算再走一遭了啊,我跟你说,女人家还是得有个男人依靠才好,之前你那是遇人不淑,这事儿交给我,我保管给你说个好人家,以后只管享福,再不吃半点苦。”
这大饼画得。
杜青娘笑得直摇头:“我这事就算了,吃过苦头的人,哪还想再往里面跳,又不是日子过不下去,再则又有几个孩子,还是那话,不管去谁家,几个孩子都难免要受委屈,又何必呢,这话以后就别提了。”
她现在这样,累是累了些,但自己过得自在舒坦啊,没人对着她指手画脚,赚到手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管嫁去谁家,都没有这份自在。
“行吧,那我以后就不提了,只是觉得怪可惜,你这样通透的人,应该过上更好的日子才对。”
虽然现在她这日子过得也挺好,但女人家没有男人,日子再好,也差了些。
“这样就已经很好了,做人得惜福,不能太贪心。”男人嘛,可有可无。
“还是你看得明白。”花媒婆朝她竖了个大拇指。
随即与她说起八卦来。
“就在刚才,我来你家之前,那个宋秋花找到我,跟我打听哪儿有教书先生,想送她那女儿去读书识字呢!”
杜青娘听得眉头微挑,她与宋秋花没有来往,不过村里人时不时会在她面前说上几句,多少还是知道些对方的境况,宋婆子的亲侄女,待遇自是比她这个前儿媳妇好的,当然,她也不在意这些,大家各过各的日子,井水不犯河水最好。
“她倒是个有见识的啊,知道好生培养孩子。”村里其他人可做不到这一点,别说是女孩子,就是家里的男孩儿,也没有送去学堂的,除了村长家里,他们家日子宽裕,自然有钱送孩子去学堂,但别的家可拿不出这钱。
不过现在村里人家日子好过了,手里有钱后,也未必不会想到把孩子送去学堂,就说赵氏吧,她就在攒钱,想送孩子去读书,今年已经快过完,明年开春后,应该就会去学堂了。
花媒婆就摆了摆手,道:“你是高看她了,她也就是问一问,一听我说一年要十两银子的学费,她就没再往下问了,她手时是有些钱,但钱不是这么花,家里人估计也不会同意。”
若是男孩子,还是江家的种,砸锅卖铁估计都愿意送去学堂,但是个女孩儿,还不是江家的血脉,宋婆子他们哪可能同意这事,自己亲孙女都能不要,更别提这外面来的,看着宋秋花的面子,能好生养着就不错,又哪可能给她花这许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