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6章 黄佐断臂【5 / 6】

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岳飞悲恸万分,连哭三天,口不进一滴水。刘夫人遇事不惊,一边指挥将婆婆入敛,一边劝解丈夫节哀进食。

三天之后,岳飞和儿子岳云跣足扶榇至江州庐山守制。在动身守制前,岳飞一面命牛皋节制军队,代理宣抚司职责;一面上报丁忧,且乞终丧。

高宗闻讯,遣使前来慰问岳飞父子。但对岳飞奏请丧假却犹豫不答。

左相赵鼎向来对岳飞友善,便奏道:

“岳飞自幼失怙,全赖其母抚养教诲,方得成人。姚氏性极严肃,教子有方,尝以忠义海勖岳飞,且把岳飞背上刺着&39;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后来岳飞出外投军,留妻养母。不久河北汤阴沦陷,全家人失散。岳飞访求数年,未能寻获。绍兴二年,有人从姚氏处来,传语于飞,但说语五郎(岳飞乳名),勉事圣天子,无以老妪为念。如此大贤大德之母,实为世上罕见,堪称天下为母者之楷模。现在她不幸逝世,理应准岳飞奏请,以示皇上以孝治天下。“

张浚本人也是孝子,自然赞成岳飞乞丧,道:

”岳飞忠孝两全,难能可贵。如今母逝,是应该成全他对亡母的一片孝心。臣知皇上担忧岳飞告假,金齐趁机入侵。这自然是皇上英明之处。我朝还有韩世忠、张浚、杨沂中等大将可调遭迎敌。臣星不才,愿视师江上,总督诸路兵马,抗击胆敢来侵的金齐兵。望皇上勿忧。“

高宗认为赵、张二相说得有理,方准岳飞乞假终丧。

6

七月七日上午,汴京大齐皇宫的大殿里,一场御前将相会议,正在热烈举行。会议的中心内容是讨论趁岳飞乞假终丧之机,出兵攻宋。

刘豫得到姚太夫人逝世、岳飞乞假终丧的情报,是昨天上午。他刚听到消息时似有怀疑,但到了昨天下午又连连收到几份相同的情报,才使他完全相信。

于是,他昨夜由相信而兴奋,由兴奋而一夜睡不觉。尽管有贤后钱星娘和美妃完颜柳分上下两半夜轮流侍寝,哄他入睡,而他却依然兴奋得一夜没有合眼。

今日起床后,他虽然有些头昏脑胀,仍亲自主持御前会议,讨论进攻南宋的大计。

诸将相闻岳飞乞假终丧,也都欣喜若狂,无不在御前各抒己见,一致认为当前出兵攻宋是最佳时机。一旦岳飞丧假期满复出,那再出兵南侵就难了。

但也有一位大将军自始至终守口如瓶,一声不响。这位大将军就是左路军元帅李成。

他不吭声,也不是不赞成大家的意见,而是因为自己在襄阳等六郡得而复失之后,曾向刘豫提出灭宋三策,结果策策落空。

特别是第三策,向岳飞施行“美人计”,李成花了刘豫的五千两黄金,收买他的雄州同乡大美人李美娘,通过吴阶如夫人的关节,派往襄阳献给岳飞,希冀岳飞中计收留后,让她在枕边刺杀他。

谁知岳飞不被绝色美女所惑,却把李美娘转送给牛皋。这无意之间,中了岳飞的偷梁换柱之计。

而这位李美娘,当上牛都统制的正室夫人之后,得到丈夫的宠爱,又享有优渥的待遇,为自身前途计,便过河拆桥,完全放弃了刺杀岳飞的念头,使刘豫白白损失了五千两黄金。

前些时,刘豫获悉后,心疼黄金,把出馊主意的李成狠狠地训了一顿。他骂李成是周瑜嫁孙氏--------赔了夫了又折兵,警告李成今后不许自作聪明,胡乱出谋献策。

然而,刘豫却忘记了前天自己是怎么警告李成的。见李成一直不吭声,便问道:

“李元帅,你以为如何呢?&34;

”皇上英明,愿听圣断。“李成心不在焉地拜揖道。”好吧,朕说说吧!“刘豫高声道:”今年初,张浚在长江会聚各宋将,张榜攻击我刘豫之所为,当时我就想进兵征伐。只是碍着岳飞的蛮勇,所以未便贸然出兵。如今天助我刘豫成就大事,岳飞守丧解甲弃兵,正是我刘豫进兵东南的最佳时机。不过,我们既然是大金的藩辅国,还要发挥我们的优势,立即向金朝告急,请大金皇帝出兵援助,以便包打包胜,一举歼灭南宋赵构小王朝。“

”如果大金皇帝不愿出兵助我怎么办?“李成似乎不相信这回金朝会出兵。

”我大齐有三十万精兵,比金、宋两国都多。金出兵也罢,不出兵也罢,在这个大好形势面前,我们这回是非出兵不可的。我大齐的成败兴衰,实际上就在此一举!“刘麟果断地道。

”说得好。“刘豫点头赞成儿子的主张。接着,他下旨道:”刘麟明日就起程到燕京元帅府去!&34;

“儿臣遵旨!”刘麟跪拜。

7

又逢一年一度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十八岁的金主熙宗从金都会宁驾幸行都燕京,与金、汉百姓同乐,欢度汉人传统的中秋佳节。

夜晚赏月之后,熙宗在行宫大殿召集各将领开会,商议派兵援齐侵宋事。

熙宗自幼喜读《尚书》、《论语》,尊崇孔子,连服袭也仿照宋帝。此时,他黄袍加身,正端坐在龙椅上,接受众臣山呼万岁。然后,他不紧不慢地道:

“上月底,刘豫就命其子刘麟前来奏请我朝出兵,援助大齐讨伐南宋。说是岳飞乞假奔丧,宋室无强将防御,只要金齐联手,势必马到成功。朕特请诸将商议。望众爱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9;。“

尚书左丞高庆裔首先出班奏道:

”金齐两国,原是一家。子国有求,父国理当答应。岳飞智勇双绝,委实厉害,我军与之交战,无不败绩。如今他乞假服丧,岳家军群龙无首,正是我大金灭宋的天赐良机。巨以为,我朝应派出十万精兵,同大齐的三十万兵马会师江北,一举消灭杭州的赵构王朝,完成我先帝未竟的一统天下遗愿。我临离开京都时,曾面示太保粘没喝,他也有此意。望圣上明断。“

”不可,不可。先帝之所以册立刘豫,无非是想开辟疆土,保守边境,使我们自己可以安民息兵。现在刘豫进不能攻取,退不能守卫,兵祸连结,愈发没有休止之日。听从他的请求,胜利则刘豫坐享其利,兵败则我们大金承受疲弊。况且前年刘豫出师侵宋,我朝也遣将派兵援助,已遭挫损,曾牺牲五员战将。莫非我们现在还不吸取教训,去满足刘豫的请求么?“说话的是金太师蒲卢虎。

蒲卢虎,大名完颜宗盘,是太宗的长子。太宗临死前,蒲卢虎曾拉拢左监军挞懒和东京留守完颜宗隽谱,活动立他为帝。但权重势大的元帅粘没喝和副元帅讹里朵、副宰相干布,一致请求立太祖之孙完颜宝,所以他败了下来。金熙宗完颜即位,拜他为太师,封宋国三,和太保粘没喝、太傅干布同为三公国相,皆领三省事。

蒲卢虎此番的言论,倒是为金国利益着想。但是,他痛恨反对他为帝的粘没喝及其心腹高庆裔。所以高庆裔一说,他便据理驳斥。

蒲卢虎讲完,把眼睛向坐在一旁的左监军挞懒瞪去,并对他微微点一下头,示意他出班发言。

挞懒自然会意,但他没有马上表态。他曾经得到刘豫的许多好处,立刘豫也是他极力活动粘没喝、高庆裔支持才成功的。此时他本应主张出兵支持刘豫伐宋。可是,现在情况变了。在金廷内部的微妙斗争中,他已经坐上蒲卢虎的船。现在如果支持刘豫,势必得罪自己的小集团头头。所以,他感到左右为难,不好表态,一直低头沉思。

大殿里沉寂许久,年轻的金熙宗有些不耐烦,便对挞懒喊道:&34;左监军,你对刘豫的情况最熟,以你之见呢?&34;

熙宗已经指名要挞懒发言,如果再沉默不语,便有欺君之罪。在焦急之中,他终于下了决心道:

“刘豫有大军三十万,足以打败宋室的二十万兵马,我赞同太师的奏议,我朝不必出兵援齐伐宋。”

熙宗听完点点头。接着,他微笑道:

“现在该请右监军讲话了。”

右监军兀术向来知无不言,言必抢先。对于刘豫请求出兵援齐伐宋事,他早已成竹在胸。因为他曾同他的参谋黄佐商讨过此事。黄佐对他出了一个“隔岸观火”之策,他十分满意。然而他今天却一反常态,迟迟不肯发言。

自从太宗逝世,熙宗即位之后,金朝内部开始发生矛盾、分裂,出现了两个互相排斥的小集团。一个是太保粘没喝、尚书左丞高庆裔、转运使刘思;一个是太师蒲卢虎、左监军挞懒、东京留守完颜宗隽。这两个小集团不但互相攻击,而且都有叛变朝廷的可能。于是,他心中不免产生隐隐的担忧。他深怕自己的发言被他们利用,所以不愿先讲。现在见大家都说了,而旦皇上又点了他的名,这才把想好的计策全盘端了出来

“刘豫原是宋室的叛臣,为人奸诈,心机叵测,我本无好感。最近,受岳飞迫害的断臂黄佐来降,又对我说了许多刘豫的事,这使我意识到刘豫对我金朝是一个可怕的危险人物,迟早会成为祸害。东汉末年,曹操曾说过吕布是一只鹰,饿了便来找你,饱了便扬长而去。吾观刘豫,正是-一个反复无常、轻于去就的吕布式人物。他如今管辖中原陕西--大片土地,手中又有三十万精兵,已是一位兵广粮足的大国之主,一旦他翅膀再硬一些,反戈一击,北伐大金,试问我国怎样制服他?但是,宋室有岳飞、韩世忠、赵鼎、张浚等---大批坚持与我为敌的将相,至今不肯向我议和归顺,我们又打不赢他们,更是我大金的一大祸害,正好借刘豫之三十万大军去征服他们。而刘豫的三十万大军,也要借宋兵去消耗他。于是,我主张我朝出兵,但不是出兵打仗,而是出兵观战。这就是&39;坐山观虎斗&39;,也是&39;隔岸观火“,以坐收渔翁之利。皇上天资聪慧,英明果断,定会做出有利我大金发展的决策。”

熙宗对兀术的陈述十分欣赏,连连点头赞许。但高庆裔不服,又奏道:

“刘豫即大齐皇帝位以来,兢兢业业治理中原,对我朝并无失礼。我们千万别中岳飞的间计,对刘豫横加指责。那位黄佐虽然断了一只臂,但他处处倒霉刘豫,谁能保证他不是岳飞派来的间谍?&34;

”我,我能保证他不是岳飞派来的间谍。我对黄佐的信任,是经过反复调查考核的。几个月来,他对我之所言,无不有利于我大金。如不信,可把他交给尚书左丞审讯。“金兀术理直气壮,为黄佐辩解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