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6章 重耳至齐【4 / 6】

小说故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负责替叔姜养蚕的侍女奚娟正穿过了一片密密的桑林,来到浓荫掩映的桑树间。

奚娟十七岁,个性活泼,喜欢吃桑椹。她背上背了个竹篓,找了

一株很大的桑树,一步步地爬到树上。她看了一枝粗大的三叉树干,便爬上去坐着。树枝颤悠悠的,她却一点也不害怕。坐下来后,奚娟惊喜地发现树上有好多桑椹都已熟透了。那深紫色的光泽,让她几乎流出口水来。她一边采桑叶,一边摘着桑椹吃,简直惬意极了。

春风一阵一阵地吹来,树枝一低复一昂,奚娟嘴里咬着酸酸甜甜的桑椹,眼睛还往其它的树枝探寻着。突然,她听到有人走近桑树林,便停止了动作,不敢出声。

奚娟低头一看,来到树下的人是重耳的五名随臣。奚娟大为不解,这里极为偏僻,除了养蚕的侍女,一般人不会来这里,况且,这里是密林深处,这些大夫既不是来踏青,也不是来采桑叶,他们来干什么?奚娟满腹疑问,便张大了眼睛专注地看,拉长了耳朵仔细地听。

站在树下的几位谋臣是狐偃、赵衰、介子推、颠颉和魏武子等

五人。

狐偃来到齐国虽然换上了光鲜的服饰,但经过多年的颠沛流离,他不但容颜衰老,而且头发全白,眉宇间透露着一股深重的隐忧。他开口对众人说:

“公子到齐国之后,安于齐国的富足生活,依子犯看,公子是不想回晋国了。”

这句话像火似的烫着了大家的心,众人为之焦灼不安起来。“子余,”狐偃问赵衰:“你认为子犯说得对吗”

赵衰抬起他那聪敏的、善于洞察事物的眼睛,环视着众人,无奈地点了点头,不得不同意狐偃说的乃是严酷的事实:

“子犯说得对,公子在齐国过得很安逸,看来,真的不想走了。”魏武子急躁的脾气倏地爆发,大喊道:

“你们二位,一位是公子的舅舅,一位是被公子当作师傅看待的长辈,难道就听凭公子老死在齐国吗咱们跟着公子十七年了,要回到晋国的愿望,难道就这么作罢了不成!”

这句话颇具威力,引起众人一阵骚动,狐偃抬起手来,示意大家稍安勿躁。

“子犯就是因为不能就这么作罢,咱们也不能散了回国,所以才请诸位大夫来共议良策。当前晋国主政者腐败贪污,晋国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失所,老天把晋国留给公子回去治理,天意安排公子是要当国君的!”

魏武子对狐偃拱手道:

“请恕魏武子鲁莽,错怪了子犯先生。如此说来,是该筹谋良策。子余先生,你有什么办法”

赵衰低头想了很久,才说:

“大家随公子投奔齐侯,原想齐侯乃天下霸主,可以号令渚侯,护送公子返国。但如今看来,齐国也无能为力了。”

“唉!”介子推叹气道:“真是天不佑我晋国。”

“齐国新君在丧乱中继位,各诸侯盟国纷纷离弃齐国,像郑国、卫国、鲁国都投奔楚国去了,齐国的盟主地位已经一落千丈。子余说得对,齐国已无能力护送公子返国,依我看,齐国新君不太可能会派人护送公子回国了。”狐偃的语气中,透着些许的失望。

“为什么?”魏武子一脸疑惑,问道:“照二位说来,难道公子真的要老死齐国”

“齐国新君不会让公子回国,因为他没有威望,不能折服公子,他担心公子回到晋国,会成为齐国的对手。”介子推回答了魏武子的疑问。

“那不是太教人失望了吗”颠颉说:“怎么会这样呢”先轸摇头说:“不会吧!”狐偃沉思了一会儿,这才说道:

“不让公子老死在齐国的唯一方法,还是‘走为上’计。”“子余也认为‘走为上’计,是最好的对策。然而,就怕公子不肯走,这一次‘走为上’计的难处不是因为在外环境,而在公子自身。”赵衰说道:

“是啊!”介子推说:“公子是君,我等是臣,公子不走,我等就束手无策了。”

赵衰坚决地对狐偃说:

“公子不走也得走,这是‘走为上’计兆示的天意,咱们要顺天行事,能不能说服公子,就看子犯先生的谋略了。”

“子犯也许劝得动公子,也许劝不动。咱们前后经历了好多次失败,公子是不是还肯听我的话,子犯实在没有太大的把握。”狐偃说道:

“如果要走,要到哪个国家去?要投奔谁才能成功呢?这些目前都很难预料,所以子余认为要说服公子实在有困难。”赵衰又不禁担心起来:“何况,叔姜公主才貌双全,世上难寻,公子舍不得离开她的。”

颠颉跳了起来,说道:

“什么美貌不美貌让颠颉进宫一刀把她杀了,就没有什么舍得不舍得了!”

狐偃正在思量赵衰所说的话,听到颠颉口无遮拦,立刻严厉制止道:

“颠颉,不可无礼!叔姜公主深明大义,并非贪恋情爱之人。”颠颉不以为然,却也不敢反驳狐偃。狐偃挺起胸膛,郑重地说:

“子余说得对,但以我之见,不如先劝公子离开齐国,转而奔楚;即使公子不允,咱们无论如何也要想法子让公子离开齐国。”“那还不简单”颠颉笑道:“只要把公子请上轻车,让我和魏武子驶出齐都,不就成了?”

“那是异想天开,”介子推笑道:“公子在车上发现车子驶出齐都,他会不跳下车来那时,你拦得住你又不能把他绑在车上。”“怎么不能”颠颉反问道:

“什么?”介子推张大了嘴巴,斥责道:“你敢绑公子?这怎么可以!”

赵衰试着打圆场,便对众人说:

“我看诸位都同意子犯先生的高见,离开齐国,投奔楚国,是吗?”

众人齐声答应。赵衰又对狐偃说:

“颠颉的说法固然不妥,却也有可取之处。以我之见,可先由子犯先生劝公子走,如果公子不走,咱们也只有无礼了!”

“子余说得对,”狐偃肯定地说:“此事不可泄漏出去,尤其不能让齐国人知道,否则就走不成了。现在诸位开始着手准备,咱们三天之内,一起离开齐国。”

五位随臣逐一击掌立誓,便各自离开了。

躲在树上的奚娟看众人走远了,这才知道这一群人是重耳的随臣,想叫重耳离开齐国。

奚娟急忙从树干上溜下来,她要赶快回去,将这个消息,告诉叔姜公主。

6

在叔姜房里,奚娟把她在桑树林中听到的话,一句不漏地说了出来。

叔姜听了,心里思量着,君父齐桓公生前乃一代霸主,他厚待重耳,想送重耳回到晋国,是为了结纳晋国,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么一来,在齐、楚对抗中,齐国有晋国为后盾,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将更加巩固。然而,君父去世,齐国国力一落千丈,新君不希望重耳回国,转而想把重耳留在齐国,这就等于软禁了他,也少了一个可以与齐国分庭抗礼的诸侯国。所以,重耳要投奔楚国,肯定会受到新君阻挠。

奚娟看着叔姜陷入沉思,她从没看过叔姜神色如此深沉、凝重,心里不禁有些害怕,后悔自己多嘴。她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叔姜,脑海里却不知为何浮现齐桓公尸体生蛆的景象。齐桓公死后,五个儿子为了君位,手足相残,放任齐桓公的尸体生了蛆,也无人闻问。奚娟觉得宫廷里的人,实在有些残忍。

叔姜望着奚娟,心想奚娟什么事都知道了,要是让她传出去,这还得了!她温柔地对奚娟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