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感觉膝盖中了一箭。
冯清岁宽慰:“二爷不必如此苛求自己,只参一本就想废后,哪有那么容易,陛下立后可是花了大笔银子的。”
纪长卿:“……”
是银子的事吗?
好吧,以陛下只进不出的貔貅性子来看,没准真是懒得再办一次封后大典,才不肯废后——才怪。
“你说得对,只参一本不够。”他沉声道,“起码得参个二三十本,让陛下看到我的决心。”
冯清岁:“……”
她弱弱道:“这样陛下会不会觉得你不务正业?”
皇后娘家早就被抄完了。
他就是参倒皇后,也没得抄家。
纪长卿淡淡道:“中宫失德,上犯天和,下倾山河,匡扶天下乃人臣职责所在,如何不务正业?”
冯清岁:“……”
不愧是当丞相的,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
她“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夸道:“二爷一片赤诚,实乃国士担当。”
这就过了。
纪长卿俊脸一红。
心道难怪陛下爱听好话,好话它确实好听。
尤其是从某些人口中说出来的好话。
回沧海轩后,他奋笔直书,写起了第二封要求废后的折子。
翌日皇帝如何头疼暂且按下不表,且说冯清岁用过早膳,在慈安堂和戚氏闲聊时,户部尚书夫人突然登门拜访。
戚氏只当她是来贺自己被封诰的,便请了人进院。
这位谭夫人确实送了礼给她,但道完贺后,却问冯清岁:“家母近日反复起疹,问医无效,听说纪大夫人医术超群,不知是否愿意随我去国公府为母亲诊治?”
冯清岁微微挑眉。
“夫人从何处听说我医术超群?”
谭夫人回道:“先前便有耳闻,只是不曾来往,不好相请,昨日我去国公府看完母亲回来,和长嫂聊起母亲的不适,长嫂提起你治好瑄公子一事,建议我来请你,我才厚着脸皮登门。”
“不知纪大夫人可否方便?”
冯清岁点头:“我眼下有点事,须得下午才有空,夫人若是等得及,下午再来接我过去。”
谭夫人面露喜色:“好,我下午来接你。”
她坐了一会便走了。
戚氏笑道:“我怎不知你眼下有事?”
冯清岁眨了眨眼:“自然有事,我一不认识这位谭夫人,二和庆国公府没打过叫道,贸然上门还不知要惹下什么祸事,须得向您打听清楚才行。”
戚氏夸道:“去这些人家府里确实要小心一些。”
随后便大致说了下谭夫人的事迹。
“她是庆国公老夫人的嫡二女儿,千娇百宠长大的,准备议亲之时,去白云寺参加佛诞节,放生乌龟时,被人挤下放生池,差点溺水身亡。”
“一个太常寺典簿将她救起,众目睽睽之下,两人有了肌肤之亲,庆国公府便将她嫁给了那个典簿。”
“那典簿便是如今的户部尚书谭青舟。”
“两人婚后多年不育,谭青舟的寡嫂有两个儿子,便过继了一个,让她养在膝下,如今这孩子应该也及冠了,尚未婚配。”
冯清岁挑眉:“这位谭尚书是寒门出身吧?”
戚氏点头:“他是离州人,据说自幼家贫,靠族人周济,才考上进士,因二甲名次不高,又没有家世背景,所以被分到了太常寺当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