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254章 不晚【1 / 1】

叫我阿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祈安眼中闪过一抹笑意,很快就被隐去,只是看着陈四根的眼神越发亲密。

很快,他就跟想起什么似的,有些手忙脚乱的从腰间的袋子里拿出一些鸟蛋,递了过去,“四根,狗蛋狗剩。这是我昨天晚上煮好的鸟蛋,很香,给你们吃。”

陈四根已经把祈安当成自己人了。毕竟这娃是他姐亲口说让他多照顾一下的,姐的话不能不听啊。

自己人,那是用不着客气的。他一点都不扭捏的把鸟蛋接过来了,自己挑了两个大的,小的分给狗蛋狗剩。

一剥开,吃得香喷喷的,说道,“还是鸟蛋好吃。但是我娘因为担心我,一直不肯让我去掏鸟窝。”

“姐姐也跟我说爬树很危险,所以这些鸟蛋是我让别人帮忙掏的。”祁安一脸认真的道,“你掏鸟窝肯定很厉害,鸟蛋也好吃。但是大娘还是不让你去掏鸟窝,说明和吃鸟蛋相比,她还是更加担心你。”

这话听得陈四根美滋滋的。

吃完鸟蛋,又没地儿让他们帮忙,他们便一起到后院玩去了。小孩的友谊总是来的很快,没过多久,四个人就好的跟穿一条裤子似的。

陈四根来的时候没吃饭,两个鸟蛋也不抵饿,这个时候肚子咕咕叫了起来。

他摸着肚皮,眼珠子咕噜一转,干脆拉着祁安和两个侄子偷摸的溜到做菜那儿,准备给他们一人偷一个肉圆吃,用来垫垫肚子。

然后,黑手还没伸出去,就被钱金英给发现了。

钱金英到现在就没歇下来过,加上闺女不在身边,脸拉得老长。

面对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的小儿子也没什么好脸色,“你想干啥?”

陈四根心虚的垂下头,面对亲娘‘洞悉一切’的眼神,压根不敢撒谎,“娘,我肚子饿了,想拿几个肉圆吃。”

瞧他四根多义气,自己一个人就承担了所有,他们就偷着乐吧。

狗蛋狗剩心里的确十分感动,他们不想让小叔自己挨骂,就想站出去一起替小叔承担。

只是

看着奶奶的黑脸,他们还是十分从心的没有动弹,怂怂的缩着脖子。

小叔,奶奶的威力太大,这次就算了,下次,下次我们肯定跟你一起挨骂!

祁安向前一步,有些忐忑不安的道,“大娘,四根是怕我们饿了,所以才想来给我们拿肉圆的”

陈四根虽然已经决定了独自挨骂,但是看祁安站出来替他说话的时候,还是十分受用的。

真不愧是他的好弟弟啊!

不像那两个小兔崽子,就眼睁睁看着他挨骂!

陈四根直接狠狠的瞪过去。

狗蛋狗剩:“”

忙得团团转,钱金英现在还是头一回看见祁安,注意力也没在那异于常人的长相上,就觉得这娃长得还怪好看。

加上闺女之前跟她说过,这娃据说还帮了她闺女一个大忙。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大忙,但是事关闺女,她也乐意给这娃一个好脸色。当即便用大勺子挖了一碗满当当的肉圆放到一边,没好气的道,“饿了,直接说不就得了。非得偷偷摸摸的,那么贵的私塾都给你们上了,老娘是能少你一口吃的咋滴?”

这肉圆本来就是要给外人吃的,与其这样,倒不如自家人多吃点,反正也回不了本。

想到这里,她立马又往里面多加了一大勺肉圆。

陈四根不知道这些啊,他就看见祁安替他说话,然后他娘不仅不骂他了,还给他打了老大一碗肉圆。

他啥时候有过这种待遇啊?

端着碗,愣了半晌。忽的,一脸惊喜的望向祁安。

他知道了,这是因为祁安旺他啊!要不怎么解释得通呢?

自以为想到了正确答案,陈四根看祈安的眼神顿时就不一样了。如果说一开始他还是看在姐姐的面子上把祈安当成小弟,那现在,就完全是自己的想法了。

他一把挤开两个支支吾吾想要解释的“叛徒”,哥俩好的把手搭在祁安肩上,特和善的道,“你看,我就说我娘很疼我的吧。就算被发现了也没事儿呢。”

“走,咱到后院吃肉圆去。再过一会儿,我姐跟三哥他们也该回来了。到时候咱就大吃特吃!”

祈安笑着点头,“好。”

没人知道他暗自舒了一口气。

之前是他多虑了,姐姐的家人果然跟她一样,都很好相处。

钱金英忙活着弄菜,收贺礼这事,居然是由喻疏影负责的。

她的想法也很简单,她们家可是给了喻先生银子的,只是今天这日子又不能让几个丫头继续学。本来四根他们回来就已经亏了不少了,喻先生这边总不能再亏。

她刚好识字,让她给家里记贺礼简直是再好不过,这银子也不算白花了。

村里人很多人还是头一回看见喻疏影,不说别的,光是那气质就不一样。

好些个半大的小子,光是看着她就脸红。特别是她一开口,那副温和的样子,更是让人不敢看她的眼睛。

那扭扭捏捏的样子,惹得不少丫头嘲笑。

还没笑出声呢,外头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往外一瞧,原来是一辆外表十分低调的马车缓缓赶来。

可再怎么低调,那也是马车啊!比牛车要贵上几倍不止!对于村里边的人来说,冲击力简直比现代人看见豪车还大。

哟,这马车怎么停在老陈家门口了?难不成也是来老陈家吃酒的?

在一众好奇的目光下,马车的帘子被小厮拉开,两个光是看着就十分贵气的公子哥一前一后的从上边走了下来。

“这便是陈家了吧。”

顾继云拿着折扇,含笑道,“真是好生热闹,江兄,看来我们来得还是有些晚了。”

江墨执以前也曾参加过农户人家的婚礼,闻言摇了摇头,用同样的语气道,“不晚。新郎不在,显然是还没迎亲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