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恩生是父祖以身殉国,故蒙恩入监者。
简而言之,就是烈士的子孙后代。
举监主要是来京城参加会试,却没有考上进士的举人。
贡监是地方府州县学向国子监贡送的生员,也称“贡生”。
例监是指以纳马、纳粟、纳银等方式入学的生员,说白了,就是花钱买进来的。
这其中,举监人数最多。
其次便是贡监。
再其次则是荫监。
例监在后世曾经泛滥成灾,但在洪武年间,仍少之又少。
这有两个原因。
一是老朱并没有完全放开买名额入学的口子,通过例监进来的人虽然存在,但往往都有特殊原因。
比如说,某地遭灾了,朝廷救灾的粮食一时还没有运过去。
当地的某个大户拿出自家粮仓的全部粮食,捐给官府救灾,然后才能得一个例监的名额。
反之,金陵城里的大户,就算愿意拿出再多的钱粮,也买不到入学资格。
第二个原因是,到老朱的手底下做官,妥妥的苦差事啊。
弄不好就要被杀头,甚至牵连全家乃至九族,大户们也不傻,不会自己花钱往火坑里面跳。
如此一来,例监自然就少了。
朱允熥一路走进一旁的诚心堂,便听到一名白花苍苍的教习正在教导学生。
“陛下早有明旨,国子监诸生不得议政,有违令者,轻而杖责二十,重则发配云南。”
“《大明日报》上面所刊载之事,多涉及本朝国政。”
“尔等身为国子监生员,若随意翻阅《大明日报》,难免触犯议政之罪。”
“故祭酒大人三令五申,不许尔等看《大明日报》。”
“可如今竟有人视祭酒大人的严令于无物,私下擅自偷看,若不严惩,日后如何得了。”
他在堂上走来走去,面色严厉,身前跪着约莫二十余名学生,一个个皆是垂着头。
教习大声喝道:“来人,将他们拉下去,每人重打二十大板!将所犯之事,记录在册。若有再犯,逐出国子监,发配云南!”
立时便有壮汉上前,要将人拉下去打板子。
老朱对国子监的管束非常严厉。
国子监不仅有教习,还有专门对生员行刑执法的差役。
监生们稍有令教习师长不如意的地方,便会下令对其处以重刑。
连每天的功课,要背多少书,都有硬性规定。
如果完不成功课,背不出来,则杖十下!
国子监虽然是大明的最高学府,其内部管理,实则与监狱无异。
甚至还要更严。
这个时代对学生的管教都是相对严格的。
老师拿戒尺打学生的手板,也是家常便饭。
无论哪里的学堂,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大家并不会认为老师打学生有任何问题。
但明初的国子监,却是严厉到让大明的许多教书先生,都觉得太过分了。
学生们更是闻之色变,听到自己要被送去国子监读书,便吓得魂不守舍。
“住手!”朱允熥喊了一声,跨步走入学堂。
“《大明日报》所载乃本朝要事。”
“国子监诸生,将来都是要踏入仕途,协助君王治理天下的。”
“若是连朝廷大事都一概不知,又如何处理政务?”
“诸生翻阅《大明日报》,熟悉国事,何罪之有?”
那名教习没料到国子监里面,竟然还有人敢闯入学堂,反驳自己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