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个人上郑家【2 / 2】

醉酒望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咋滴,有意见?”瞥了一眼看门的,楚天将嘴里的牙签吐掉,“愣着干什么,带路。”

“有请。”

一路走来,楚天已经感觉到了,周围藏了很多人,只怕不比丰城市,北天王想杀他的时候安排的人少。

果然是鸿门宴啊。

哼,想搞死老子,没有那么容易。

跟着看门的一路到了一个宽敞的房间里,这里聚集了很多人,楚天差不多的都认得,从李俊凯调查的资料上,都见过。

和李俊凯预料的如出一辙,郑家要他来,该来的都来了,因为这样才更有说服力。

郑家老爷子郑玉天坐在上座,郑玉林坐在左侧,郑万海,郑万全,郑万里等人都坐在右侧,郑家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

楚天眯了一下眼,都来了,看来郑万海是做了十足的准备,也有那个信心今晚将自己留在这里,不让不会这么毫无顾忌。

除了郑家的人,楚天还在旁边发现了两个盯着棋盘的老家伙,正是黑白二老,郑家的两个玄罡境强者,不过白老没有回头,倒是那个穿着黑衣的黑老瞥了他一眼,跟着又继续盯着棋盘。

“人这么多啊,准备吃火锅吗?”楚天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拉过了一张凳子坐下,将右脚放在左腿上,一闪一闪的。

郑万海皱眉,眼神中满是冷意,但他没说话,郑万里也不动声色,再看郑玉林吧,也没有说话的打算。

郑玉天笑了笑,“楚小兄弟果然一表人才。”

“你有孙女儿吗”一句话,让郑玉天笑容戛然而止,干咳起来,楚天嘿嘿笑起来,“郑老爷子,我还以为你有什么漂亮的孙女儿要介绍给我做老婆呢,整得我白高兴一场。”

恢复常色之后,郑玉林淡笑,“楚小兄弟真是一个风趣的人,孙女儿我倒是有,只怕入不了你的法眼。”

“那倒是,本大爷喜欢美女,要不是美女,我才不干呢,你长得这么丑,孙女儿估计也不会好看。”说着,楚天眯着眼睛,“郑老爷子,既然我人都来了,咱们就划过个道道出来吧,废话就甭说了。”

这么着急,小青年就是小青年。

在郑玉天眼里,楚天还是过于急躁了,但是郑玉林和郑万里心里,却不这么认为,楚天今晚敢一个人来,岂会没有一点准备。

他们两人在之前也只将楚天当做一个莽撞的小青年,可事实证明,楚天超过了他们的预想,精着呢。

“楚天,奉劝你一句,做人做事得有一个度。”终于,郑万海插了一句。

“什么?”楚天装着没听清。

郑万海咬牙,哼了一声。

“郑老爷子,大家都是明白人,你说呢?”没有理会郑万海,楚天脸上挂上了笑容。

郑玉天也是一脸微笑,“楚小兄弟所言极是,有句古话说得好,冤家宜解不宜结,我郑家之前和你有误会,我想通过今晚,说开了,就没事了,小兄弟觉得可否?”

“这样啊。”楚天歪着脑袋,伸出手指在太阳穴位置抓了抓,“我当然同意,老爷子说得对,打来打去是挺累的,还不如坐一起吹吹牛笔,泡泡妹纸,是吧,不过……”

前面半句楚天还一脸笑意,在说到‘不过’两个字的时候,脸上的笑容不见了,眼中多了一份犀利,“老爷子,其实我和你郑家真没必要发展到现在这地步,谁让你那傻哔孙子太过分了呢。”

“你说谁是傻哔!”郑万海当即就站了起来,满脸愤怒,儿子已经死了,仇报不了,还在这种场合被骂,加上他本身就隐忍着一股怒气,哪里听得这话。

挑眉看向郑万海,楚天眯眼,“我说郑超就是一个傻哔,怎么了,你咬我啊。”

“你……好,好得很。”郑万海眼中闪过了寒光,可还没说下一句就被郑老爷子给喝住了,“万海,坐下。”

“爸!”

“坐下!”

郑万海气呼呼的坐下,怨恨的看了楚天一眼,心中暗道,老子看你嚣张,等不了多久你就嚣张不起来了。

“我可以继续了吗?”摸了摸鼻头,楚天故意询问。

郑玉天伸手,“既然是解决问题的,楚小兄弟有话请讲。”

换了一个姿势,楚天咳了一声,然后将一口唾沫吐在地上,“那啥,不好意思,有点小感冒,不介意吧。”

“不介意。”

“老郑啊,你说说吧,你那傻哔孙子本来和我是同学,一个学校的吧,抬头不见低头见,就算有些小矛盾,是不是很正常。”

郑玉天点头,“对,都是年轻人嘛。”

“本大爷喜欢美女,我大师傅告诉我,要给他多找一些徒弟媳妇回去,这叫什么,师命难为啊,本大爷是有那么一点嚣张,可我很孝顺啊,他老人家的话,不敢不听,所以呢,我有一个很远大的目标,就是多找一些媳妇。”

这话看起来说得轻飘飘,其实是楚天故意,故意制造这种模糊感,果然,当搬出了大师傅,盯着棋盘的黑白二老都将目光看了过来。

大师傅,难道他不止一个师傅,而且这小子就这么难缠,他的师傅又是哪个层面的强者,不得不让人多想,尤其是黑白二老。

“郑超喜欢舒筱,那是他的权力,尽管本大爷很不爽,但无权干涩,对吧。”

“对!”

楚天放下了翘着的腿,身躯微微前倾,“可他打算用手段逼迫舒筱,这事儿就做得不对了吧。”

“年轻气盛,考虑的确不周。”

“那我打了他,有错吗?”

这次,郑玉天没有顺着说,“他不对,你也不算有错,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