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共和国的崛起(五)【2 / 2】

大罗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作为开封府张家将门的一员,张克相当然是人在武营心在赵的。武好古的幽州共和政权,在他看来不过是乱臣贼子!既然是乱臣贼子,当然是人人得以诛之的。“百万契丹”要攻打旅顺,哪怕打胜了也是杀乱臣贼子,又有什么打紧?

左右为难的张克相回家后,正在厅堂里等着开饭的时候,就看见自己的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六郎张仲舒和八郎张仲宁一脸亢奋的在角落里聊着什么。就唤他们上前,又忽然想起武好古在元老院说的话,于是就问了起来。

这事儿吧,往重了说可是背叛了!

那么张克公就希望张克相可以退而求其次,帮助河北宣抚司在天津市雇佣壮士。燕地的壮士是有限的,朝廷雇走一人,武好古可以雇到的人手就少了一个。

“你们,你们才多大?怎么能从军?”张克相指着俩儿子,“而且幽州是武家的,用得着你们去保?”

也正因为几个大的都没出息,张克相也想开了,让两个小的去学新学,以后考不上进士还可以接了自己的买卖。

所以他几个年长的儿子都留在开封府的张氏家塾中读书,可惜天赋有限,连发解试都过不了。现在都年纪一大把了,还在家啃老苦读。

财帛动人心啊!

“明心居士。”智深和尚唤着张克相的雅号,低声道,“你们张家有二十几房……你那点家业给他们一分,还剩多少?要不也到大相国寺来待几日?”

张克相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道:“这事儿不在老翁,而在少年啊!我家的两个犬子都嚷嚷着要从军杀虏……就不知道整个幽州有多少这样的少年了?”

在幽州,这些财产全都登记在张克相名下的!而在开封府的张家看来,张克相的财产是族产。

“怎样?你家的几个小郎君是不是也嚷嚷着从军报国?”大和尚接过张家仆役递上来的茶盏,抿了一口香茶,笑吟吟地问。

什么?

在天津市,张克相当然不怕张家将门来争产了。他是元老,还是元老院中一个名叫相国寺派的党派首领——这个党派的成员都不相信天理教,而是传统的佛教徒,常常在天津大相国寺聚会,因而被称为相国寺派。

他的心事和逼近旅顺府的“百万契丹”关系不大,而是和他的堂弟,现任的河北转运使张克功寄来的一封密信有关。

可要是去了开封府,张克相算老几?不过就是有个九品武官的官身(是他自己运动来的),凭什么坐拥千万的家产?

而支持的向家两兄弟又在大观年间相继去世,一帮向家子孙也就想要分配向宝经营的产业了,要求向宝变卖产业,把钱带回开封府去。可是向宝的几个儿子偏偏不肯答应,想要吞了这几百万家产。

“十万?怎么可能?”

“你们……”看着两个不省心的儿子,张克相被气得都不知说什么好了。在他看来,武夫终是下品,东华门外唱名才是好男儿。

“这事儿出家能管用?”张克相吸了口气,“我看还得望着辽东啊!辽东是立国之战,如果胜了,我和向老就是共和国元老……”

有吗?张克相细细一想,好像还真有……

智深和尚现在上了点年纪,胡子花白,体魄也没过去那么胖大,不过嗓音还是如以往一样宏亮。

他们不仅有财帛,还是共和元老院元老……虽然和武好古有政见分歧,但是他们在天津市经营多年,也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而且早先的界河商市,现在的幽州,其政治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天下为公原则,以元老院表决和社会舆论(主要是报纸)为手段,司法和军队从没有介入过内部斗争。而且元老院并不以剥夺对手的生命和发言权为目的。哪怕被压制的大相国寺派,也都照样当着元老,自己的财产和荣誉也是极有保证的。

谁知道这业创得大发了!几百万缗都有了,自己还成了幽州共和元老院元老。

张克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还在琢磨着要在天津招募一点壮士,好挖武好古的墙角。回家一看自己的儿子要去当兵保卫武好古了……

“唉。”智深大和尚连连摇头,“两个孙子从军事小,大名向家争产事大。”

来访的也是大相国派的元老,天津大相国寺方丈智深大师,就是鲁智深。大相国寺也是界河商市的发起人之一,而且大相国寺银行(原来的界河大相国寺长生库)还是幽州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智深大师凭着大相国寺银行的纳税成了幽州元老院的元老。

说起来,这事儿也是武好古在使坏。在界河商市发展的过程中,他搞过几次产权登记。以方便收税为借口,鼓励张克相、向宝这样的代理人“代持”。

有钱的和尚来了,张克相也没功夫训儿子了。连忙让人准备斋饭,还亲自出迎,将大和尚请进了内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