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之宜也奇怪,问:“这样如何?”
左元良说:“容臣再看一会。”他蹲了下去,扒了扒犁过的地方,更加惊讶,“新犁犁得更深,并且明显更快,还更简便。”为了确认,他追上去观察,李之宜也跟着,听他继续说,“犁身可以摆动,如殿下所说,可以掉头转弯。刚才这小太监学用此犁,臣亲眼目睹全部过程,可以确认此犁很容易上手。比平常之犁好太多……”
他像一只猴子,上蹿下跳地评论,字字句句都如同拍马。
不一会儿,新犁耕到了头,老牛一转弯,新犁一抬,便倒转回去。
左元良更要惊叹,“好,若换上此物,效率可倍增。天下之粮至少能提升五成。殿下,咱们快去回报皇上,此乃天大之幸事。”
李之宜才松了一大口气,问:“这么说,本宫没看错。”
左元良说:“殿下,此物若能传遍天下,将会为大昌增添数百万顷良田,足以再造半个大昌。此乃盛世之兆,殿下之名,必定流传千古。”
这话说得太好听了,李之宜小心脏扑通扑通,心想,他果然向着我的。
于是她自信地与左元良一道去汇报。
发言者,左元良也,他一进门,便激动地五体投地,大声说:“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竟得此神器。臣亲眼所见,用此器,一人一牛,比原来一人二牛耕田更快,更深,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若臣未老眼昏花,公主殿下也看得没错的话,此器足以使大昌多耕良田数百万顷。臣请陛下移步,亲眼验证。”
李之宜也说:“请父皇移步。”
昌灵君反而更不敢信了,说:“有这么离谱?那朕就去看看。”
皇上移驾,就算在皇宫里,也是前呼后拥。
来到那田间。两个小太监耕种未停。他终于亲眼看到:一个耕了一大片,另一个只耕了前者一半多一点。那两个小太监的表现也不同,前者很轻松的样子,后者则因为努力调转犁耙,气喘吁吁。但他还是不大敢信。
他阻止两个太监下跪,说:“继续耕,朕要看个究竟。”
左元良和李之宜跟在后面,昌灵君一边看,一边发问,两人随时作答。
昌灵君是耕过田的,还曾思索过耕田之道,新犁的出现超出他的认知。就算左元良拿脑袋担保去安利,他也不能尽信。
终于,他说道:“朕亲自试试。”
小太监退到一边,昌灵君接着耕。
昌灵君耕过田,又观察许久,上手极快,跟着走几步,便用得像模像样。
越用新犁,他越诧异,这世上真的有此物,竟如此简便。
他说:“好犁,小七,你今天给了朕一个天大的惊喜。这犁可是袁天青所制?”
李之宜回道:“是。儿臣借来用,发现甚好,拿来先给父皇。”
昌灵君喜不自禁,说:“好,你立此大功,朕一定要赏你。此赏一定要厚重,且要昭告天下。左卿,你说朕该怎么赏乐安公主?”
左元良也暗自高兴。固然,在新犁上他没什么功劳,但是新犁的出现对他有大利。他可是户部尚书,掌管天下钱粮,若是在他的任期上,天下的粮食暴增,就算他是尸位素餐之辈,也将名垂千古。这可是无形之中的大好处。
他有预感,他的官位还能再进一步。
这一切都是谁带给他的?是乐安。
他心中感恩,说道:“此功甚大,陛下无论怎么赏都不为过,故而一时间难定。不如明日早朝,请朝臣们讨论出一个结果?”
当众封赏,哪怕少一点,也更风光。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昌灵君说:“有道理,就这么办。小七,你通知袁天青,明天也来上朝。”
李之宜试探,“儿臣也去吗?”
“当然要去,朕要封赏你们。”
李之宜于是很高兴,“儿臣遵旨。”
她有点迷糊地回去。
离了皇宫大门,已经天黑,她的腿脚和身子却都有点飘。她可是公主,但从前她从来没有今天这感觉,让她去上朝,去领赏。
她本来以为,这只是一件小事。
本来以为,这只是一个犁……
府邸就在皇宫不远处,转个弯就到,马车停在门口,她跳下来,雀跃地进去。
夏川正在里面,跟袁天青讨论明天卖纸的事。
李之宜进去,都照常向她行礼。
她上下挥动双手,说道:“免礼,都坐下,本宫来是找驸马。”
袁天青笑说:“看来不是什么坏事。”
“好事,大好事。”李之宜说,“父皇说,明天你跟本宫去上早朝,领赏。”
这在袁天青意料之外。
他挠挠头说:“那得几点起?”
“难得让你早起一回,别偷懒。等领赏回来,你再睡回笼觉。”
夏琼问:“是因为那新犁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