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尤其夏川学会分工,妙用分工,一日生产七万多犁。干吏也难做到。两个半月无休,生产永安犁532万多把,早够数了。
已是十一月下旬。天气寒冷。
夏川带回一个消息——
刚开始说不上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他花了很多钱,52万7100多两,这是实打实的用度,没水分,没盈利。用这么多钱,制造这么多工具,按理不是坏事。
只是茶山押五十多万在手里,没有分给晋王和齐王,他们的手下都有意见。
而按照晋王和齐王两方的意见,花这些钱,是袁天青要给夏川立功。那就不能用属于他们的分成,必须用自己的钱。
就算造永安犁是国政,是昌灵君要做的事,也不同意。
这倒也不算什么。晋王和齐王按分成要钱,从规则上看很合理。
而袁天青这边,只要能在交货时把钱要来,也没问题。
但是后来就有点奇怪——货被接收,钱没收到——两位王爷不同意的原因有了。
袁天青听到这消息都惊呆了,难以相信——他真被刷新了三观。
以前他知道皇宫里和百官的暗流中有一些不堪入目的事,起码得有信誉吧。
这回明显不打算给钱……
而且还是以政府的名义……
如果这是打仗,如果是在商战,如果是敌人干出了这事,他会笑死的。
近五十三万两银子压在茶山上,夏川一个孩子怎么撑得住,这不来求助了。认错的态度很好,诚恳地检讨,并表达对朝廷的不解。
张华清叹息道:“夏川其实没错,他还是个孩子,负责组织打造永安犁的人手,已经很不容易,驸马,官场本该由我张氏负责,出了差错自然该罚我。不过我查过了,此事有太傅大人幕后插手。驸马,如果你去找皇上,皇上会告诉你,这笔钱将由户部拨还给你,这是真的。但是你到户部,绝对要不来钱……”
袁天青听明白了,“太傅不许?”
牵扯到此人,就有点针对性了。
张华清说:“不错。我还打听到,户部并不打算赖齐王和晋王的账。”
“这么说,只赖我的十万两?”
“也不尽然,皇上那边或许也没有……”
“或许?——就像一片孤叶,不会未经整个大树的默许就枯黄。作恶者胡作非为的背后,并非没有我们大家隐匿的允诺。”袁天青难免叹息,转过头,打量今日没有出现在这里的两个人的座椅,“如此作为,真让人失望。”
区区十万两,值得拿信誉出来卖?
他想,这就跟明明有钱,却为了一两银子卖身子的姑娘一样,不值。
“驸马,你是在埋怨皇上吗?”
“不是,你听错了。”袁天青转过身。
他现在就像一只小蜜蜂,像那首诗写的那样。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辛辛苦苦劳作半天,结果却为别人做了嫁衣。
此等事,当然很憋屈。
但她提醒的对,埋怨是没用的。
对权贵埋怨,解决不了问题。
所以,他把不自觉握紧的拳松开。
必须松开。这不是个公平的世界。
不过在心里,他已经从昌灵君的祖宗十九代开始骂,完全不在乎骂到自己头上。
大爷的,一点理不讲,一点脸不要,看我抓住机会炫不炫你们?
张华清顿了顿,劝道:“其实你不该埋怨,你得罪的人多,迎的明枪暗箭也就多。尤其上次你卖纸,把朝中最有权势的人全都得罪了。唉!其实也不是不给钱,你若非得要,皇上不能赖账,但夏川的官途可能就因此没有了。”
“更难理解了,近乎卖官鬻爵!”袁天青不是不理解明枪暗箭,他只是不理解这策略。那么多干净的钱等不及赚,非要往大粪里掏。
夏川一本正色,虽不甘,但决然道:“此为川之过,川愿意承担……”
“去,你一边待着去。”
钱的事可以用别的方法解决。
夏川的前途不能在这丢了。
张华清说:“只对你一个人的。十万两,人家哪有这钱?也是皇上对你的敲打,你太能赚了,而你手里握着这么多钱,不太让人放心。”
总而言之,他太有本事了。而身世,又扑朔迷离的样子。更进一步剖析,他做生意合规,但不忠诚于某个人。尤其不是那种愚忠之人。在这个时代,这样的人不会成为别人的心腹——既然不是心腹,对付他,谁也不会手软。
“你好像在劝我放手——是吗?”
“是。你一直很有分寸,没把钱赚干净,也懂得进退……”有的没的说一堆。
“别甩锅了,我没打算怨你。”袁天青打断她的话,“这次是我的错。十万两我出得起,该给父皇的二十万两,我也拉过去,他想要多少,就拿多少。明明他能直接拿的钱,非要搞一套说辞,真是麻烦,我可是驸马呢!”
这个驸马怎么来的?
就是冲着钱——再被抢一次何妨?
摆烂了,躺平了,看你们还要脸不?
张华清提醒道:“是21万840两。”
既然给,就绝不能缺斤少两。
“对。”他笑说,“加上本月分成,我一块拨付。户部欠的,我一个字都不催。他们给,就算户部还有聪明人,不给,就当捐给天下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